伏尔泰机智脱险说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2)

后来,伏尔泰因为讽刺时政和法国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法国政府流放,接着又关入了巴士底监狱,在那里伏尔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伏尔泰也因此名声大震。之后由于受到诬陷,伏尔泰第二次被投入了巴士底监狱,关押了一年。

出狱后的伏尔泰开始进入大量创作的阶段,此间他结识了夏特莱侯爵夫人,两个人成为了情人。伏尔泰在夏特莱侯爵夫人的庄园里隐居了十多年。后来夏特莱侯爵夫人怀上了伏尔泰的孩子,但是由于难产,夏特莱侯爵夫人死于非命。

在夏特莱侯爵夫人去世后,伏尔泰继续他的创作,晚年时期回到巴黎,获得了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最终在法国居所内病逝。

从以上简介中,不难发现伏尔泰是男是女的问题,他有过女朋友,也有过情妇,甚至流连于女性之中,因此伏尔泰为男性无疑。

[!--empirenews.page--]

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

伏尔泰对中国情有独钟,也可以说伏尔泰有着强烈的“中国情结”,他赞美中国的优点,包括当其他人对中国进行批判时,他也会为中国进行辩护,那么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的?

伏尔泰所仰慕的中国皇帝乾隆

伏尔泰所仰慕的中国皇帝乾隆

伏尔泰赞美中国,首先要从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奉行的两家之言,就是道家和儒家。伏尔泰对儒家文化中的“仁义”和“宽容”更是推崇有加,他认为,西方文化中宽容的成分相对于东方文化来说,是少得可怜。西方人对异教徒的迫害,简直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屡次兴起战争,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埋骨异乡。而在中国,这种事情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中国本土的教义文化,有的只是融合,比如道教融合了佛教,对儒教也宽容有加。因此,事实上,伏尔泰赞美中国是为了和西方的教会进行斗争。

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的,首先要看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皇帝的。在伏尔泰时期,中国正值清朝乾隆皇帝,他将乾隆皇帝视为一个开明的君主的同时,还将他视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给瑞典国王的一封信中说道,他经常给中国皇帝写信,但中国皇帝却从来不给他回信。他在阅读了乾隆皇帝所写的《盛京赋》后,说,在乾隆皇帝的诗里,仁慈和柔和随处可见,却又觉得奇怪,像乾隆这样的皇帝,日理万机,却还能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实在令人景仰不已。他还赞美中国的皇帝从诗句中,都到处透露着谦虚,而这种品质,却是西方人所缺失的。

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伏尔泰的史学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倡文化史、反对神学历史观和提倡理性主义历史学观念。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伏尔泰的历史学观点,让他成为了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伏尔泰的历史作品《风俗论》

伏尔泰的历史作品《风俗论》

伏尔泰在撰写历史中发现,当人们打开历史文献的时候,大量充斥眼球的都是君王、将领和贵族们的事迹,所涉及到的方面也无外乎政治、战争、宗教等。因此伏尔泰认为,历史不光是包括以上这些方面,还应囊括文化史。他同时强调了人的精神和理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伏尔泰的作品《风俗论》打破了此前撰写历史的固定形式,成为了文化史写作的代表史。

反对神学历史观方面,伏尔泰首先反对的是天主教对人民的欺凌和迫害。他认为在西方的传统历史观念中,往往会向读者传递一个教权至上的观念,而事实上,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这样既有失历史的真实性,也无法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因此,伏尔泰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反对神论在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