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与惠特曼因诗结缘成为好友(2)

惠特曼图片

惠特曼的诗也很上口,如同散文诗,没有一定的韵律也没有规矩刻板的格式。在惠特曼个人认为,写诗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并非为了形式去强加文字。惠特曼诗歌里面最突出的是他的人文思想,和对幸福与自由追求的美好愿望。惠特曼的诗歌特点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奔放无阻的气势。如同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风雨无阻地向前推进,这样的气势直接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其次是通过自然的意象来渲染出一系列的自然意境。利用这些自然的意象,来唤醒战争人民对生命的珍惜,也从原始的意象中唤醒人们自古就有的勃发的生命力。最后是惠特曼特有的“双性视角”来达到类似上帝视角来俯瞰整个诗歌河流的发展,从而给自己找到一个最好的定位。惠特曼诗歌特点不仅仅体现在他的风格手法上,诗人惠特曼当时生活的时代对他的诗歌特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惠特曼对民主是有一定的追求与渴望的,他的诗就像一条河流流经了这一区域,其作品《草叶集》中就体现了这一点,于是惠特曼的民主思想也就由此被后人所知。他的《自我之歌》中也强调了真实、自由、饱满的自我,强而有力的表现了类的力量与智慧,当然,更多的还是惠特曼追求的主题——自由!

对惠特曼的评价

关于对惠特曼的评价,人们总结了两点:自由与民主,也正是因为这两点,早在十九世纪的美国,他就被称作“诗歌之父”。而惠特曼之所以追求并呼吁自由的真正原因是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的。惠特曼出生于拥有九个孩子的贫困家庭,排名第二的他早早便辍了学,打各种小工来赚取津贴补贴家用。

惠特曼图片

惠特曼图片

所以对他而言,自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在后来的自学过程中,他发现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自由被限制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被局限了。在十九世纪,惠特曼历经了许多战争,曾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而即便是这种时期,他却依旧致力于对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济,这是他追逐于人道主义伦理素养自由的表现。

第二个便是民主。出身并不是上流贵族的惠特曼自小就是和车夫、码头工人这些底层民众一起生活的,而他也从小就辍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卖过报纸、做过学徒,深知社会的残酷性,也深知身份对于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历史,上流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而车夫的儿子也永远是车夫,世世代代无穷尽,这时就体现出了民主的重要性。

以一名普通民众的身份来呼吁民主,提出权利的平等,这本就是十分艰难的,但惠特曼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这件事。即便是在1873年,也就是惠特曼54岁时,依旧执着于他的民主思想,而在他的诗集《草叶集》中,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民主思想。很多人对惠特曼的评价都是从他诗歌出发的,从他的诗歌中可见其人、其性格,而在他的诗歌中基本就可以看到这两点:自由与民主。所以在后人眼中,惠特曼是一名对自由和民主不懈追求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