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怎么样的(2)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哪些懂事我们是能够知道,能够了解,并通过自身弄清楚他的原理。关于这个问题,康德给出的解答是,我们所能了解的东西就是自然科学能够让我们认识的东西,当人哲学只能作为帮助我们学习知识,并使之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实践理性批判》则是《纯粹理性批判》所阐述的哲学的结果及目的。通常所说的“实践理性”,也就是认为实践主体存在的自我意识,对于其理性的“批判”,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遵循的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以及所遵循的原则。这本书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个部分。其存在的最主要异议就是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同时还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达出了强烈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所在。

《判断力批判》则回答了我们最想要了解的东西,也就是什么是我们可以抱有希望的?对此他给出的解释是道德如果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需要假定上帝的真实存在,同时认为生命结束并不是一切事物的终结。

这三个方面的提出,以及相应给出的回答,就是康德哲学的最主要贡献。

康德哲学的局限性

康德的哲学思想并非是最完美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在他的哲学主张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康德哲学的局限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康德图片

康德图片

康德哲学的局限性首先就是形而上学,而他思想上所导致的的形而上学的原因是他为了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和经验主义的怀疑论进行调和,从而把认识的终极对象解释为一种不可知的“物自体”,这样就导致了一种“不可知论”,而这恰恰就是其局限性,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主流的思想是“可知论”,他的思想是与之相悖的。

另一个方面是对认知的一个“范畴”的鉴定分析,他把认识当成了一个完全静态的结构,从而忽略了认识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世界是动态的,存在的只是相对的静止。在看的看来,则是完全的静止。对于他本人来说,并不认为自己的思想有什么局限性,他曾经在提到自己的思想时说过,“我的哲学所阐述的是纯理想的一个有机的结构体,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着与之对应的功能,当你要调离这个职位,让其去扮演其他角色,就打破了世界的平衡状态。”

对于这一方面的探讨,恰恰是之后的哲学家们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后世对哲学,对世界认知的另一个全新的方面,从而也就证明了这两点就是康德哲学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