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赶走的叛国者白彦虎竟在国外建立中国村坚持说汉语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左宗棠赶走的叛国者白彦虎竟在国外建立中国村坚持说汉语的相关内容:白彦虎(东干语Бай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他是大荔人)。是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乱的回民叛军首逆之一,曾在甘肃、陕西等地对

  白彦虎(东干语Бай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他是大荔人)。是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乱的回民叛军首逆之一,曾在甘肃、陕西等地对汉民进行大屠杀,并且意图毁坏黄帝陵。后在左宗棠打击下,白彦虎的叛乱势力撤出西北地区逃入新疆,并与俄国英国帝国主义支持的分裂分子阿古柏合流,彻底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最终被左宗棠击败。后来逃向西方……中亚作为东西方的交汇处,人种构成相当复杂,有彪形大汉的蒙古人,也有长着鹰钩鼻的白种人,但是大家绝对想不到,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还散落着一些坚持中国传统习俗,说着带有浓重西北口音汉语的中国村。

  他们被中亚人民称之为“东干人”,东干就是突厥语“甘回”的意思。顾名思义他们就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西北甘肃、陕西等地迁徙而来的回民。从中国西北到中亚地区需要穿戈壁、翻雪山,即使现在边境通了公路,来回一趟人都要累散架了,当年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要排除万难来到此地呢?

  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当年沿着丝绸之路去中亚淘金,然而事实却比这个悲惨一万倍,因为他们是去避难的。中亚的东干人来源分主要分为两批。第一批是十八世纪末期,中国人口暴增,乾隆皇帝为了巩固边防,将伊犁河谷附近的居民迁徙到中亚屯田戍边。不过东干人的主要构成是清朝同治年间逃难而来的陕甘回民。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左宗棠,左大帅。因为清廷执行错误的民族政策,陕甘地区为了防范太平天国的回勇营叛乱了。朝廷迅速组织力量围剿,“虎元帅”白彦虎不得已率众进入新疆,与分裂势力阿古柏结盟。白彦虎的起义军很快又被清军击溃,一路逃到新疆的喀什地区。为了斩草除根,清廷又派左宗棠前去消灭白彦虎。

  1878年初,清军攻至喀什,白彦虎奋力抵抗,仍不能低,只得选择突围,逃向沙俄控制下的布鲁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在逃亡过程中,白彦虎的兄长白彦龙被清军击毙,但白彦虎却以贿赂俄方守军的方式,顺利地逃到了出去。

  当清军追至边境地区时,却被俄方告知,前方为俄国境内,中国军队不得擅自进入!清军将领与俄方官员多次交涉无果后,遂放弃对白彦虎的追捕。

  没过多久,白彦虎就客死异乡,但是随他出逃的回民兄弟们却一直留在了中亚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中国人社区,俄国十月革命后,他们被正式承认为一个民族。

  虽然身处异国他乡,这些西北回民仍旧坚持说汉话,顽强地保持着自己原有的生活习俗。改革开放后,很多西北人来到中亚做生意,他们都惊讶地发现很多在内地早已失传的民俗文化,却在这里随处可见。东干人结婚时,新郎戴礼帽、穿马褂,胸前挂着十字交叉的大红花;新娘则是对襟绣花大红袄,就像今天戏剧里的扮相一样。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内地人可以轻易听懂东干人所说的陕甘方言,但他们却很难理解咱们。因为长时间的地理隔绝,汉语中涌现很多新词和新事物他们无法知晓。比如说内地人说饼干,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但他们说这个叫“甜馍馍”,咱们却能立刻知晓什么意思。

  因为继承了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勤劳的东干人从苏联时期开始,一直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但他们心里却一直想念祖国。对于这种地理隔绝而造成的语言隔绝现象,东干人也是很担心,一位东干老人曾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已经丢掉了文字,再丢掉汉语的话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为此他们每年都选派几十个学生到西安的高校学习汉语,而更多的东干人则投入到蓬勃的国际贸易中来,将中国商品带到中亚各地。他们已然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最大纽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左宗棠赶走的叛国者白彦虎竟在国外建立中国村坚持说汉语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