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赠裴十四,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的相关内容: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他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私德方面,李世民没有声色犬马之流的不良嗜好,胸襟博大,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待臣下不妄杀戮。在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他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私德方面,李世民没有声色犬马之流的不良嗜好,胸襟博大,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待臣下不妄杀戮。在个人才能方面,李世民更可称是天纵奇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理政,无论是处理敌国之间还是君臣关系,几乎都是尽善尽美,恰到好处。
隋末唐初之时,天下大势错综复杂。李渊李世民所面对的,主要有两大敌手。一是纵横中原、割据一方的起义军和军阀,即所谓的十八路反王。第二个对手更为强悍,是来自塞外的突厥部落,首领是始毕可汗、颉利可汗,其实力和战斗力极为雄厚,远超中原各派势力。当隋末天下大乱时,颉利可汗也虎视眈眈,觊觎中原天下,颇有分一杯羹之意。
面对这样的形势,李世民采取了先内后外的正确决策,集中力量剿灭内地的义军和军阀,而对难以匹敌的始毕可汗、颉利可汗,则采取了曲意逢迎、拉拢交好的对策。早在起兵之初,李渊李世民就对此达成共识,派遣大臣刘文静出使塞外,主动对始毕可汗称臣纳贡,如《旧唐书》记载,“厚赠金帛,前后无算”,送给对方大量金银财货,以获取其支持,避免与之为敌,解除后顾之忧。
李世民登基后,颉利可汗自恃实力强大,屡次兴兵南下进犯中原。李世民考虑国内久经战乱,士马疲惫国力虚弱,仍然采取了退避忍让的对策。甚至武德九年,颉利可汗大军直逼唐都长安,把大唐逼到生死存亡边缘。李世民依旧不急不恼,亲自出面与颉利可汗谈判,《隋唐嘉话》记载,唐朝“倾府库赂以求和”,几乎把国家府库出空,换来颉利可汗退兵。《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此时对大臣们说了八个字:“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八个字最早出自《老子》一书,却成了李世民的安国妙计。
八个字就是李世民面对强敌的基本策略,他正是靠这八个字,躲过了颉利可汗的致命打击。贞观三年,唐朝经过数年养精蓄锐,钱粮充裕,士马精强,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远征塞外,大破颉利可汗,威风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活捉。李世民的高明之处在于,实力不济时,不惜代价交好强敌,暗中积蓄力量,时机成熟再对敌手发起致命一击。
明朝末年的形势,与隋唐之际有很多相似之处。崇祯皇帝面临的局势,与李世民当年如出一辙。辽东关外有实力强大、凶悍勇猛的清朝,关内中原有李自成等义军力量,可称是内忧外患交织。可惜崇祯皇帝不会用李世民这一招,他死板而执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机械方针,对外与皇太极在辽东激战不休,对内与李自成等义军苦斗不已,选择了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战。
以当时明朝国力、明军战斗力,单独对抗李自成还能略占上风,单独对抗皇太极毫无胜算,处处挨打。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打,结果顾此失彼,耗尽国力,一个也搞不定。如果崇祯会用“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方针,在实力不济时,先对强悍难敌的清朝采取和谈交好之策,不妨效法李世民,厚赠金帛,换来与皇太极的几年休战时间,然后集中火力剿灭关内义军,待局面稳定,休养生息几年后,再集中力量对抗清朝,即使不能消灭之,保住大明毫无问题。
清朝立国之初,被限制在辽东一隅,粮食、食盐、铁器、布匹、金银都极为匮乏,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清朝屡次南下的直接目的,就是掳掠人口财货。早在袁崇焕主持辽东期间,皇太极就表达过和谈意愿,让明朝每年付出一批金银布匹,双方即可立即停战。后来清朝与杨嗣昌、陈新甲等明朝大臣,都多次表述类似和谈诉求,但最终都被崇祯皇帝拒绝,丧失了保住明朝的最后机会。
崇祯皇帝不可谓不勤政,不可谓不努力,但就是欠缺一点变通策略,如果他能像李世民一样灵活而现实,明朝局面会好得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赠裴十四,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