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的历史演变 六朝时期的重阳节

导读:岁岁重阳,又到一年重阳时,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们每年都会隆重庆祝,重阳节可以登高、插茱萸,饮用菊花酒,这些都是古代重阳节的活动。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传承重阳节的习俗活动,那么重阳的历史演变你知道多少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对六朝时期的重阳节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吧。

六朝时期的重阳节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后世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已基本形成,如采摘菊花、登高宴饮等。这些典型的重阳节民俗事象我们留到后面《重阳的节令风物》一章中专门讲述,本章主要讲一些流行不是很广或不大为今人熟悉的习俗。

晋代江南一些地方重阳节时给妇女放假,这一天妇女们可以不干活。为什么妇女这一天要休息呢?晋代人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解释:

有个姓丁的女子十六岁就嫁到了淮南全椒县(安徽全椒)的谢家。她的婆婆经常折磨她,每天给她安排一大堆的活,如果干不完,就棍棒相加。由于不堪忍受婆婆的折磨,这位丁氏女便在九月九日上吊自杀了(这符合重阳日有灾厄的民俗观念)。死后她经常显灵于人间,借巫婆神汉之口告诫世人说:“各家女子一年四季干活太辛苦,让她们九月九日这一天不要做任何事情。”这事传开后,人们不敢得罪鬼神,便把九月九日作为女子的休息日。人们把丁氏女称为丁姑,到处都开始祭祀她。(《搜神记》卷五)

九月九日给妇女放假的习俗后来一直流传着,地域也不限于江南,人们也因此而把重阳节叫“女儿节”。已婚妇女一般要回娘家过节。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九月九日这一天,北京地区“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河北《张北县志》:“各家搬女归宁,因秋收完毕,休息之意。故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天津志略》:重阳节“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花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其出嫁之女同食之,故亦曰女儿节”。山西晋南地区也有这一习俗,重阳节妇女不干农活。看来重阳节确是我国古代的“妇女节”。

南北朝时期,还流行重阳节骑马射箭的游戏。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礼志上》:

九月九日马射。或说云秋金之节讲武习射,像汉立秋之礼。……宋武为宋公,在彭城,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旧准。

这是说南北朝的重阳骑射习俗沿袭了汉代的立秋之礼,也有人认为是从宋武帝刘裕开始的。立秋之礼应该在农历七月,重阳已近秋末,所以汉代的立秋礼跟南北朝的重阳骑射没有直接的关系,源于宋武帝九日骑射的说法比较可信。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秋季又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此时国与国之间容易发生抢夺粮食的战斗,所以出现了以习武为内容的重阳节俗。正因如此,这种习俗主要流行于官方,而非普通百姓。参加骑射活动的不仅是朝中官员,京畿周围的高官有时也应敕参加。《魏书·裴粲传》记载,裴粲曾得罪了高阳王元雍。后来朝廷在重阳节举行马射活动的时候,皇帝下诏京畿以内的太守都赴京参加。元雍当时是州牧,裴粲不得不按礼节前去拜见。元雍怒气冲冲地接见裴粲,想给裴粲一点颜色看看。但裴粲气定神闲、举止优雅,翩翩风度使高阳王折服,怒气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这则故事表明南北朝时期九日骑射的规模很大,是重阳节的重要内容。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重阳的历史演变,六朝时期的重阳节”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