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李敏两姐妹的名字大有深意,毛主席在革命期间,为了隐藏身份,给自己起名李德胜,寓意革命全面胜利。
虽然后来国家太平了,但毛主席不想儿女因为他的缘故受到优待,就一直让两个女儿姓李。
而讷、敏两个字的取自《论语》中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虽非一母所生,可李讷和姐姐关系极好,两姐妹亲密无间,在毛主席逝世后相互扶持,关爱彼此。
李讷育有一子,和小徐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在此期间,姐姐帮了她不少忙。
李敏育有一子一女,和丈夫相濡以沫,并把孩子教育得极好,李讷晚年谈到姐姐赞不绝口,直夸姐姐有本事,很厉害,把两个孩子培养的很出息。
李敏的两个孩子现状如何?李讷的孩子情况怎么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敏回国与毛主席一起生活
1947年,毛主席的娇娇终于回国了,娇娇是李敏的小名,这个小名还是邓颖超为她取的。
贺子珍在苏联学习工作,毛主席便把李敏送到苏联与贺子珍一起生活,希望在异国他乡的贺子珍能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不至于太过孤单。
毛岸英、毛岸青也在苏联与贺子珍一起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
虽然李敏很早就与父亲分开,也不清楚父亲到底是谁,但母亲和哥哥的陪伴让她感受到浓浓爱意。
她也曾问过母亲父亲到底在哪里?母亲缄口不言。
苏联的日子不好过,贺子珍要通过干活、织毛衣贴补家用,她不对女儿说出实情,也是怕女儿会被有心之人伤害。
第一次了解到父亲,还是岸青哥哥指着礼堂里的毛主席画像,小声在她耳边说道:妹妹,这就是我们的爸爸。
李敏认识毛主席,苏联老师上课讲过,他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人,李敏不相信伟人居然是自己的父亲,对着哥哥的耳朵小声说道:哥哥,那是毛主席,怎么可能是爸爸。
当时李敏的年龄很小,一转身就忘了这件事。
李讷和李敏不同,她从小在毛主席身边长大,切身感受过父爱,毛主席一有空就会抱着她玩耍。
她和父亲关系好极了,两人在称呼上十分有趣,李讷叫毛主席小爸爸,毛主席喊她大娃娃。
李讷很爱缠着父亲,可是国事繁忙,毛主席抽不出太多的时间陪她,她也不敢打扰父亲,只在父亲有空的时候,才拉着父亲的手在花园散散步。
毛主席忙工作时,总会忘了吃饭时间,这时候警卫员就会找来李讷,交代李讷提醒毛主席按时吃饭。
毛主席一看大娃娃来了,先把女儿抱起来亲一亲,再跟着女儿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毛主席又投入到工作中。
李敏真正意义上和父亲相处是在她回国后住在中南海那段欢快的时光,毛主席见到她,一把抱住了她,笑得看不见眼睛。
李敏见到父亲也不陌生,叫了好几声爸爸。
在苏联长大的李敏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能歌善舞,父女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交流毫无障碍。
女儿的到来给毛主席带来了不少欢乐,毛主席逢人就夸:我家有个可爱的洋宝贝。
李讷听说姐姐要到北京一起生活后,一直期待姐姐的到来,李敏刚到时,李讷刚好跟着母亲在外地看病。
她一回家,见得不是父亲,而是素未谋面的姐姐。
毛主席原本还担心两个女儿需要磨合一段时间,担心李讷排斥李敏,也担心李敏适应不了突然多了一个妹妹。
两人会排斥对方吗?
亲密的两姐妹
看到李讷面对姐姐时那股好奇劲,毛主席放心了。
李敏很喜欢妹妹,可是两人都听不懂对方说的话,于是毛主席交给小女儿一个任务:大娃娃,娇娇刚回国,还不会说普通话,你要好好教教她。
李讷站直身体,拍了拍胸脯,大声回道:爸爸,你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讷不仅带着姐姐练习普通话,还教姐姐写汉字,同时拉着姐姐背古诗,和姐姐一起询问父亲古诗的意思。
每天早上起床,李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姐姐房间,看看姐姐有没有起床,要是姐姐起床了,她会和姐姐一起刷牙洗脸,一起吃早餐。
姐妹俩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找父亲评理。
那次,两人聊到了蒋介石是不是中国人这个话题,冷静理智的李敏告诉妹妹:虽然蒋介石做了很多坏事,但他是中国人。
义愤填膺的李讷和姐姐意见不一,出口反驳:蒋介石是一个恶人,根本不是中国人。
两人争的面红耳赤,带着个人意见找到了父亲,毛主席听完后,做出了回应:蒋介石是国家的叛徒,但他也是中国人。
李讷一听父亲这么说,小脑袋垂了下去,李敏看出妹妹不开心,拉着妹妹的手说道:我们出去玩吧。
李讷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两人手拉着手,一溜烟跑没见了,毛主席看着她们可爱的模样,哈哈大笑。
李敏是一位优秀姐姐,自从知道有李讷后,她就表现出姐姐该有的气度,只要发现妹妹心情不好,立马就会开导妹妹。
李讷也爱着姐姐,知道姐姐以前在外吃了不少苦,有好吃的好玩的,全部分享给姐姐。
李敏一直爱唱歌爱跳舞,毛主席尊重女儿的兴趣,鼓励女儿跳舞,弹钢琴。
李讷觉得姐姐厉害极了,即可以站在台上翩翩起舞,也可以随手弹出优美的曲子,姐姐表演时,她会指着台上的姐姐对旁边人说:快看,那是我姐姐,她比我有才华,看着她表演,我特别自豪。
跳舞过程中难免受伤,那次李敏摔伤了,她非常颓废,觉得自己以后和跳舞无缘了是妹妹一边给她上药,一边安慰她:姐姐,你很厉害的,这只是小伤,你养好了还可以跳舞的,快点好起来吧。
李讷多次在采访中称赞姐姐,她告诉记者,姐姐十分重视家庭亲情,身上反映出许多传统美德,姐姐肯定会有大成就。
晚年间,接受采访的李讷提到姐姐的两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
李敏两个孩子现状如何?
出色的毛家第三代
1959年,李敏和孔令华喜结连理。
婚后第三年,李敏生了一个男孩,毛主席给小外孙起名为孔继宁。
毛主席非常喜爱小外孙,一有时间就到李敏家吃饭,抱着小外孙不撒手,李讷也很喜欢小侄儿,爱给侄儿买一些小玩具。
虎头虎脑的小继宁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笑声,乖巧的他不爱哭闹,笑起来尤其可爱。
6个月大时,孔继宁被送到上海与外婆贺子珍一起生活,贺子珍一个人在上海,太孤单了,李敏和父亲、丈夫商量后才把孩子送走。
贺子珍很喜欢小家伙,像所有老人一样爱和继宁一起玩,在和继宁的合照中,贺子珍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个小孩和孔继宁差不多大,贺子珍经常让外孙和这个小孩比体重,如果继宁的体重轻一点,她就会让继宁好好吃饭,直到继宁的体重追上她才会稍稍放心。
懂事后的继宁看出姥姥身体不好,经常想办法逗姥姥笑,他就是贺子珍的开心果。
出生在军人世家的孔继宁梦想穿上军装,而他也一直为了这个梦想努力,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主攻英语。
毕业后,他在解放军参谋部工作。
表现出色的他被组织重用,先后在我国驻巴基斯但使馆和英国使馆工作。
孔继宁非常孝顺,父亲长期在外奔波,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了部队生活,1997年转业回到北京。
低调的他很少在媒体面前露脸,吃穿用度非常简朴。
照顾母亲期间,孔继宁开始经商,将赚的钱用于宣传民族精神和公益基金中。
孔东梅是李敏第二个孩子,她比孔继宁小了10岁。
她是最像毛主席的毛家后人,也是最特殊的毛家后人。
毛主席看完外孙女的照片后,给孩子取名为东梅,东字取自毛主席的名字,梅花是毛主席最喜欢的花。
孔东梅4岁那年,外公离开了世界,她一直没有亲眼见过外公,但她和外公最像。
孔东梅下巴处有一颗痣,很多见过毛主席的老兵第一次见到孔东梅都不觉陌生,因为她那颗痣和毛主席那颗痣所长位置奇迹般一样。
孔东梅兴趣广泛,学习能力极强,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时尚,相比其他毛家人,爱时尚这一点,她最特殊。
李敏鼓励女儿过想要的日子,支持女儿穿得漂亮。
孔东梅在美国留学了一段时间,前半年,她在美国生活的很不开心,文化、语言的不同,加上生活、学习的压力,她感觉自己要被摧残的七零八落,是母亲的暖心鼓励帮助她度过难关。
每周,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和母亲通电话,在电话里,孔东梅绝口不提在美国的艰难生活,只给母亲讲一些见闻,母亲了解她,知道她独立要强,总是在电话里交代她照顾好自己。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国人大不相同,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孔东梅开始考虑人生意义。
她发现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追求的就是财富,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她不希望人生如此,刚好母亲给她寄了一本自己写的书《我的父亲毛泽东》。
孔东梅一看这本书就会哭,外公外婆当年太难了,她从中受到启发,打算发展红色文化。
回国后,她创立一家公司 专门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
李讷只有一个儿子,和小徐离婚后,李讷等了很多年才遇到爱人王景清,李敏一直心疼离婚独自带孩子的李讷,妹妹能够找到良人,李敏为妹妹感到高兴。
李讷儿子原本姓徐,是王景清用父爱感化了他,他自愿改名为王效芝。
王效芝毕业后开始下海经商,脚踏实地的他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的生活很简单,工作结束后就会回家,在家里种种花草、蔬菜、水果,陪伴妻女。
李讷晚年胃口不好,为此,王景清研究起了菜谱,做的菜色香味俱全。
王效芝在王景清的影响下,很爱做饭,下班早时他就会做好晚饭,有朋友到家中做客,他会摘下自己种的蔬菜,挽起袖子做上一桌美食。
李敏和李讷都是毛主席的好女儿,她们不仅自己优秀,还把后代培养的出色,毛家后人一直牢记那段峥嵘岁月,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