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历史与内涵 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导读:研究中国古代节日的学者们也说过不少中秋节的相关内容,其中最开始要讨论的是中秋节的历史和由来,只有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才对中秋节经过哪些朝代和演变有一定概念。那么,中秋的历史与内涵是什么呢?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中秋的历史与内涵 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中秋的历史与内涵

如果把元宵节当作春节的延伸,那么中秋节无疑就是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别的且不说,单从吃的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一般来说,在我们的节日生活中,过某个节吃的顿数(指节令特色饮食)多,这个节就是过得隆重;吃的顿数少,吃得简单,这个节就是小节。春节大,吃的顿数也多,从腊八粥开始,到正月十五吃元宵,都要数不清吃了多少顿好吃的了。中秋节要过一天,吃三顿过节饭,而且提前好些天就开始买月饼、准备过节食品。所以单从吃的方面说,中秋节就是个大节。若全面地衡量,把它当作大节的理由就更充分:它有以团圆安定、天人合一、欢庆丰收为内涵的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并有着以数量众多、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为文化根基的浪漫艺术氛围,其节庆传统深受国人看重与珍爱。中秋节文化在历史上还流传到周边的东亚国家,至今在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地还是很兴盛的节日。甚至在有的国家,人家过起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中秋节,比我们自己这里过得还热闹,比如新加坡的中秋节,前后要热闹一个月左右呢。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笔文化遗产,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想想在今天怎样把它过得有声有色,至少也别让它在新兴的若干洋节面前黯然失色。我们得把这个原本浪漫抒情而又狂放欢快的节日过得生机勃勃、让人喜爱。

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说起中秋,我们对它的历史知道多少呢?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样产生的?您能说得出来吗?说不出来也不奇怪。其实,这个问题在专家们那里也争论不休呢。我们这里认真考量各家的看法,加上仔细考证,将给出一个让您信服的说法。

关于中秋的起源,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三种说法只是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用来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因为这三种活动在上古时期就有了,而中秋节在唐代以前的记载中还没有出现。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全面记载当时社会习俗的书,其中就没有提到中秋。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中秋的直接源头不是上古时期就有的上述三种活动。如果说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话、秋季祭社等跟中秋有一定渊源,它们也是在中秋产生之后才对该节日的习俗构成发生影响的。

直到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才明确地提到中秋。宋代文献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的隆重热闹景象。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都设“中秋”条,做了较细致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宋代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中秋假期。这些记载说明宋代中秋已经成为一个大节。因此中秋最初形成的时间还要往前追溯。根据我们的研究,唐代是中秋的初步形成期。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秋的历史与内涵,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