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家族墓(汉宣帝为何放过张安世)

汉武帝年间,匈奴人一如文景两朝前来求亲,张汤一声此愚儒无知!传遍了汉庭,也说进了刘彻的心中。汉武帝问了主张和亲的儒学博士狄山三个问题:我让你做郡守你能击退匈奴人吗?那让你做县令你能阻挡匈奴人吗?那让你管理一个烽火台的地方呢?口若悬河的狄山满头大汗,说了两次不能,最后硬着头皮说了个能。一个月后,匈奴人砍下了狄山的头颅扬长而去,汉庭再也无人敢提和亲了。

由此可见:学和用应当是存在相关性,而非必然性。在特定情况下,更博学的人是普遍好用的,而非必定好用的,这是由所处的实际环境所决定的。张汤的出现,无疑是汉武帝一朝的福音,他对豪强的打压是符合汉武帝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主张严刑峻法的张汤是一个酷吏,亦是一个廉吏,他权倾朝野,但死后家中却无产业,使得汉武帝感慨不已,最终提拔了他的儿子张安世,也为汉宣帝留下了一段善缘。

巫蛊之祸中,皇后卫子夫、戾太子刘据遇害,汉武帝驾崩后,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霍光成为了托孤重臣。汉昭帝聪慧伶俐,有明君之才智,但霍光成了他一生摆脱不了的阴影。12岁的汉昭帝被迫迎娶了,6岁的上官皇后,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虽然霍光本人是持反对意见的。之后霍光以保重龙体为由,禁止其她后宫佳丽接近汉昭帝,但不幸的是专宠的上官皇后并未诞下一儿半女。原因很简单,汉昭帝驾崩之时不过21岁,而那一年上官皇后才不满15岁。

昌邑王刘贺做了27天皇帝,就犯了1200多起罪行,霍光利用外孙女上官太后废黜了刘贺,而刘病已就是继任者。汉宣帝对于霍光的权势十分忌惮,隐忍就是刘病已最明智的选择,他理智的拒绝了霍光还政的请求,甚至忍受了杀妻之仇。

汉宣帝继位之前,张安世的哥哥张贺,为他迎娶了妻子许平君。当刘病已继位之后,大臣们纷纷谏言,让他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汉宣帝却说要寻找贫贱之时的一口旧剑,大臣们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许平君被立为了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但霍光的妻子霍显十分不满,她私下指示女医官毒死了怀孕的许平君,她的女儿霍成君如愿以偿的成了皇后。霍光压下了妻子霍显的罪行,汉宣帝毫不知情,之后反而专宠霍成君,直到霍光病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第九》

刚柔并济就是汉宣帝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最终能够在与霍光的对决中胜出的原因,张安世家族就是决胜的关键所在。汉宣帝对霍光本人的策略就是一个字——拖,也就是利用年龄优势熬死霍光,而这个过程对他自己也是煎熬。由故剑情深就可以看出,刘病已与许平君的患难之情有多深厚,可为了报仇,他却选择了专宠霍成君,这又是怎样的煎熬呢?他欢乐的度过了3年,连霍光都放松了警惕,这又需要怎样的演技呢?

霍光死后,汉宣帝对霍家发起了反击,张安世就是他拉拢的对象。霍光的儿子霍禹、哥哥霍云、弟弟霍山,以及两个女婿,统领皇宫禁军,对于汉宣帝威胁最大。汉宣帝让张安世接任霍光,成为了大将军,先是断绝了霍家专政的可能性。之后又任命张安世为卫将军,统领宫城禁军。最后,将霍光之子霍禹由右将军升任大司马,一招明升暗降,使得霍家丧失了对禁军的统治力。

2008年陕西出土了张安世家族墓,庞大的墓葬群见证了这个家族昔日的昌盛,其中张安世墓中有多枚印章,上面篆刻着卫将长史的字样。这些印章与张安世被任命为卫将军的记载相符,就是在霍光死后不久,汉宣帝将霍家人一步步挤出了禁军,而接任的是更为亲近、温和,而又十分有声望的张安世家族。

汉宣帝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提拔了岳父许广汉等死党,又将中立的张安世家族拉下了水,并一步步瓦解霍家的势力,一切有条不紊而又无懈可击。他对张安世家族,出手极为大方,大将军、卫将军等职位毫不吝啬,甚至还封赏霍禹为大司马,借机剥夺他的兵权,展现了极高的政治素养。

汉宣帝拉拢张安世家族有几点原因:其一,利用张安世的资历,出任大将军一职,营造一种霍家将要衰亡的气氛,瓦解其党羽部众;其二,可以在霍光家族倒台后,快速稳定政局,防止大动荡局面发生;其三,给数量最多的观望派或中立派吃定心丸,使他们有新的依附对象张安世,而不会受霍光余威影响倒向霍家;其四,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对汉宣帝有养育、资助之恩,甚至迎娶许平君都是张贺操劳的;其五,张安世本人勤勉谨慎,没什么野心,除掉霍家之后也可以轻易控制。

当汉宣帝一步步架空霍家之后,霍光妻子霍显当年毒杀皇后许平君的消息,又忽然流传了开来,这可是当初汉宣帝都毫不知情的事实啊!霍山、霍禹等人惶恐不安,决定发起叛乱,废黜汉宣帝。但他们尚未来得及发动叛乱,汉宣帝就捕获了霍山、霍禹、范明有、霍云等头目。霍禹处以腰斩极刑,与霍家相干的人都受到了牵连,数千人遇难,专宠的霍成君也被废黜了皇后之位,权倾天下的霍家不复存在。

每一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身边有忠臣,可更多的时候他们又未必听得进逆耳忠言,于是一个庸官群体就出现了,而且始终长盛不衰。这里的庸官不是指平庸、昏庸,而是指以一种相对柔和而又中庸的方式处理政事的官员群体,比如:曹参、张安世、胡宗宪等人,他们并不像一些个性鲜明的廉吏,那样为人们口口相传(比如:诸葛亮、魏征、海瑞),甚至还有一些缺陷,但他们却是每一个时期都必不可少的人物。他们就像中药中的甘草,调理阴阳用的,多了他们似乎也不多,少了他们似乎也不少,但甘草却总会成为中医的最爱,温和疗效以求养生之道而已。

参考资料:

《汉书.宣帝纪》、《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