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产业结构(华西第一村为何落败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夜暴富和一夜暴负对于商人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毕竟如果做生意投资,总是有看花眼的时候,但是要说一夜负债400亿可能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九十年代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就经历了这样离奇的事件,本来华西村可谓是大名鼎鼎,人均存款差不多都得几百万,最高的更是达到了500亿,属于模范村庄了。

当年华西村家家户户都有豪车,可以说完全实现了财富自由,就这样一个村落,甚至连私人飞机的停机坪都配备上了,这对于村子的定义来说,可能是有些超出规模了。

但是时代不只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机遇还有众多艰辛的挑战,万丈高楼一朝崩塌也并不是说说而已,那么华西村到底是如何走向暴富之路最后又陷入窘境的呢?

华西村村民致富开端

华西村的位置在江苏省的无锡市江阴县,是中国最富裕的村子,但是在六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却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别说收入几百万了,人均收入连几十都算得上挑战。

作为江苏省有名的贫困村,六十年代的华西村连解决温饱问题都感到有些吃力,不过吴仁宝的出现改变了华西村的局面,作为一名本地人,吴仁宝对此境况非常了解。

但是最重要的是吴仁宝有这个意识,他知道现在村民们需要一个领头人,改变以往的观念和做法,只知道唉声怨气是得不到什么成果的,得拿出实际行动才能改变现实。

我的目标就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为群众谋幸福。年少时吃苦的经历加上这些目标使得他对于村民的贫困深感焦急,年少时他就经常下地帮助其他人家干活,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因为自身勤劳正直的品性被推荐成村党支部书记后,吴仁宝就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做出点什么事情不辜负村民的期望。

而他更知道一切的理论都要在实践中产生才有采用的价值,于是吴仁宝当即就开始了实地考察,1961年,吴仁宝发现村子里最应该改善的就是排水系统。

每逢下雨天,村民们都因为村里的路变得泥泞而感到不方便,并且积水往往很多天都不会消失,这一情况深深困扰着吴仁宝,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光看着类型的人。

在工作中,吴仁宝重新拿起了书本,开始学习作物种植和排水方面的知识,说知识改变人生果真没错,在六十年代有知识的人凤毛棱角,更别说在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

吴仁宝深知贫困绝不是放弃知识的理由,成功的凭借学到的知识走出了一条新路,在全村人的努力下,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都十分敬重这位书记。

毕竟,在六十年代能够做到保证温饱的村落可没多少,更别说华西村甚至做到每年粮食有结余,剩的能够卖出去再赚一点钱的程度。

这也说明了知识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在当时六十年代普遍吃不饱、穿不暖、拿什么看书学习的氛围下,吴仁宝打破了这一认知,成功改变了现状。

但是吴仁宝可不满足于止步于此,乡亲们的期望和信任让他动力十足,发誓得做出更好的成绩,当然了,因为手上没有资金的缘故,吴仁宝还是陷入了困境。

这时候,吴仁宝展现了惊人的魄力——毕竟做生意如果不敢拼,那么就会平庸一辈子。吴仁宝将这个想法告知了村民,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反对。

这些钱都是好不容易赚的,万一赔了,那咱们不就得回去喝西北风的日子了吗?可不能这么冲动啊,村民们的声音让吴仁宝心里一疼。

他当然知道村民们是从什么情况变成如今吃饱穿暖的,所以不愿意冒风险也是应该的,但是吴仁宝还是不甘心,这样下去华西村只能停滞在这里。

于是吴仁宝接着言明自己的想法,认为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得敢拼,随后做出承诺大家伙不用担心,赚钱了大家一块分,要是赔了,那就算我吴仁宝一个人的。

村民们虽然顾虑不少,但是吴仁宝本身就是受他们敬重的人物,再加上书记都放下脸面去求人了,想着能参与就参与吧,于是吴仁宝很快获得了启动资金。

工业发展带动经济,旅游成就华西村

1969年,吴仁宝建立了一个五金厂,这个厂区的出现使得村中的男人们有了一个落脚的工作地方,很多人在种地外又有了其他的收入,还发展了村中的工业。

而对于村中的女人们,吴仁宝也建立了纺织厂,把两边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些行业在当年也正是跟着时代需要,所以很快就发展了起来。

短短10年,华西村的五金厂就有了30多万的收入。要知道当年的工资还是按块结算,几十万是难以想象的巨款,在整个中国都得称得上是数一数二了。

1985年,村里的企业发展正红火,吴仁宝告诉村民们可以拿出2000块钱,入股村里的企业,最后按照占比分红,这样的话每个村民都能吃到红利。

因为之前跟着吴仁宝投资的村民也都赚了不少,所以现在也很相信吴仁宝,这次没有过多的讨论就决定了相关事项,随后吴仁宝又拿到了扩大规模的资金。

吴仁宝将这些钱投入到了村子的工业发展上,在3年内,华西村的收入就突破了9位数,这种规模的金额在现在的村子里都属于稀少,更别说80、90年代了。

1992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国家开始重视发展市场经济,而吴仁宝精准的抓住了时机,他再一次来到了村民面前,甚至开车来到银行利用名下的产业贷款。

可以说,吴仁宝把一切都赌在了这股改革的春风之中,他提前购买了一批工业的原材料,很短的时间内,这批材料就倒卖赚了一个亿,吴仁宝抓住时机开始发展重工业。

1994年,华西村的重工业产业来到了几十家,可谓是变成了工业村,这时候吴仁宝又觉得这么下去不行,都是散兵游勇成不了大气候,得把资源统合起来一块出力。

吴仁宝深知自己的学识比起逐渐前进的时代显得略有不足,如果不继续前进肯定会落伍,于是成立了华西集团,1996年,华西集团上市。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村子。

而走在中国发展前端,甚至说是领头的模范,官方自然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于是当地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资金,也正是因为如此,华西村的村民人均收入来到了几百万。

这一情况其实已经达成了吴仁宝的夙愿——让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就像时代如同长河总是滚滚向前一般,吴仁宝身处在这条路上,就只想着做到更好。

随后,吴仁宝又发现旅游业的商机,因为国家大力扶持的缘故,华西村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村落,很多人回来学习一番,这也让吴仁宝有了其他的思考。

既然有很多人过来学习致富方法,那么也会吸引不少人过来看看热闹什么的,所以旅游业说不定可以定为接下来的发展 方向。事实证明吴仁宝的预测没有错误。

华西村本身气候就没有什么恶劣情况,只是缺少旅游设施才没有什么吸引力罢了,但是现在国家给打广告,自然就吸引了人气,吴仁宝当即抓住了机会,开始建设旅游设施。

最后旅游景点多达100多个,这些学习回去后的代表一经宣传,游客数量更是每日激增,一天200多万更是常态。2001年,华西村获得天下第一村的称号。

但是说起这个村子,其实定义已然很模糊,哪个村子会设置私人飞机的停机坪?对比其他村落,华西村周边遍布飞机场,村子中的直升机起飞场景更是司空见惯。

华西村为了旅游的吸引力拉满,还专门复刻众多经典场景,比如长城、缩小版白宫等等,可以说众多著名的景点都被华西村复刻到村子中,这样的情况也使得游客越来越多。

一看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居的需求自然也就产生了,吴仁宝看见很多人希望解决短暂的居住问题,于是一合计就建立了龙希国际酒店。

当时以华西村的收入,酒店自然不可能差劲,2011年,华西村耗资30亿,建立起了总高328米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内部包含购物、会议、餐厅、酒店多种场景,多位一体。

建造时依照的标准乃是超五星级的酒店,一楼开始的接待处就是用金漆铺的,60层的底板也都是真金,甚至会所的筷子都是黄金制作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财大气粗。

可能是当时穷的多的,现在让村民们出现了应激反应,使得酒店本身的风格奢华的过了头,但是这样的酒店仍然吸引了不少旅客居住打卡。

慢慢的,华西村成为了明星村落,这也让其他的村子羡慕不已,经常过去取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历过辉煌的华西村还是没有免去这个趋势。

华西村的衰落

华西村因为工业兴起,却也因为工业衰落,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对比科技乃至互联网已经没有丝毫的优势,而这次吴仁宝没有凭着自己的眼光做出改变。

再加上重工业本身的高污染性,并不符合时代环保主题,所以被一些新材料给取代掉了,可以说知识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不能做到不断学习改善,必然就会走向下坡路。

因为市场的巨大冲击,华西村的厂区走向倒闭的道路,而本身不景气的工业也使得游客开始减少,但是这些旅游业的投入却十分之多,没有资金周转也开始逐渐落寞。

并且华西村本身的占地并不算多,旅游业只能吃到短期红利,却没办法一直吸引人,多方因素下,旅游业和工业都遭受打击。

而最重要的是,华西村管理事务的人员90%属于吴家,至于华西集团,吴家更是占股达到了90%,说白了吴仁宝自己获利就占了大多数。

村民们其实对于这个状况心有不满,因为刚开始大家1块出钱,要说吴仁宝提出想法,理应多拿一点,但是一下子让自己家拿90%,分配明显不公平。

本来因为企业赚的钱多大家都默不作声,现在企业不景气,村民自然开始离开去往其他地区发展,资金本来就周转不灵,现在村民们又都选择离开,华西集团自然陷入困境。

2016年,华西村的天下第一村早就不复存在,而根据报道,华西村的资金已经来到负债400亿的程度,可是华西集团如今的账目上只有70亿,连还债都不够。

其实这一点村子里也早有预料,毕竟村子里不可能只有吴仁宝一个聪明人,吴协恩自吴仁宝之后上任,是华西村衰落的见证人,他也是吴仁宝的儿子。

这一情况被村民们多有诟病,因为华西村的产业大部分被吴家人把持,华西集团的重要职业自然也是如此,村子里的其他人没有话语权,正如前文所说,这一点使得村民们颇有微词。

当然了,吴仁宝带领村民们致富的功劳也使得吴协恩在短期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吴协恩上任后,华西集团给村民的分成变成了股票形式,只能在门店内消费。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也就是本来的钱变成了粮票,只能在华西集团内部消费,这样的做法使得村民们不看好吴协恩能够带领村民,并且吴仁宝也劝过他只是没有效果。

时间一长,吴协恩的个人能力根本不足以带领华西村,随着2013年吴仁宝一去世,这个情况越发严重,只能说华西在吴家手中成就,也在吴家手中没落。

华西村连两代都没能持续的致富路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在发展道路中,保持理智和克制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吴协恩被个人利益蒙蔽,却没有支配的能力,最终导致了祸端。

对于企业来说,调整和适应才是能在时代发展中立足的关键所在,如果华西村当时能够转变模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