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显的功与过(陈丕显简介)

陈丕显,又名阿丕,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官余人。民国5年(1916年)3月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6岁随父下地劳动,8岁随堂叔念私塾,早晚兼顾放牛、干活。不久,转入南阳龙田书院旁听读书。在校期间,在进步教师引导下,阅读《向导》、《新青年》、《岩声》报等书刊。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陈丕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3岁就参加红军,是当年中央苏区著名的红小鬼。

民国18年7月,13岁的陈丕显参加罗化成领导的南阳暴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当选为少共南阳区儿童团总团长。民国2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被选为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执行委员。民国21年6月,被选为少共福建省委常委,后任少共福建省儿童局书记。被人爱称红小鬼。民国22年初,调瑞金少共苏区中央局工作。5月,任少共闽赣省委儿童局书记。7月,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6次常委会任命为教育委员会委员。

民国23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儿童局书记,坚持敌后斗争。不久,任少共赣南省委书记。国民24年4月初,和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领最后突围的赣南军区部队80余人,到达油山与先行到达的中共中央分局领导项英、陈毅汇合。后被确定为赣粤边特委领导。从此,和项英、陈毅等一起在同党中央暂时失去联系并被敌人-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无数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民国25年初,陈丕显率工作团在大余县彭坑一带,先后组织贫农团,并建立党团组织,把游击区从山里伸向山外,向池江平原发展,逐步与油山游击区连成一片。他还根据项英、陈毅的指示,在赤白交界地区发展黄色村庄,建立两面政权,让国民党区区长为红军游击队采购物资,保释被捕人员,传递军事情报,掩护地下联络站开展工作。这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一个大胆尝试,对游击队的生存、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到瑞金、信丰等地寻找红军游击队,为赣南(赣粤边)游击队出山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后调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工作,任青委书记、青年部部长,动员和组织广大革命青年参加新四军。随后从苏南渡江北上,随军东进,创建了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中共苏中区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根据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深入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促进生产,保障供给,为建立根据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参加了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车桥战役,给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领导苏中军民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清乡,为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政委,华中分局委员,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中工委书记,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民国35年6月,参加了粟裕直接指挥的苏中战斗,担负繁重的支前任务,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同年9月,受华中分局委派留守领导华中地区的敌后斗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仅保存了共产党的骨干力量,而且善于捕捉战机,主动出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民国36年夏,全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华中内线的兵力已发展到三个纵队,与山东兵团相呼应,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形成两只拳头左右夹击,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的外线作战。嗣后,随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身为华中工委书记的陈丕显,亲自领导华中支前司令部,共动员民工107万人,其中随军民工22.5万人,担架1.5万多副,小推车8万辆,供应粮食5.5万吨,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民国38年4月渡江南下后,任中共苏南区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为建立新解放区人民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繁荣经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区粮、棉年产量均已超过抗战前的最高年产量,工业生产大部分产品的产量成倍增长。由于出色地完成了土改和镇反的任务,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1952年2月,调上海工作。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局委员、上海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繁重任务面前,协助陈毅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为镇反、肃毒、禁娼、禁, 、荡涤旧上海的污泥浊水,维护社会安定,平抑市场物价,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作为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上海工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支援全国重点建设和边疆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党中央批准上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方针后,与市委其他同志一道,充分利用上海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广大工人、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促使工业得到合理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革期间,受到林彪、--集团的残酷破孩,被关押长达10年之久。其亲属也受到株连。面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诬陷和胁迫,毫不妥协,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保护了一批受破孩的干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1977年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同年7月,调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8年8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武汉军区政委。其间,坚定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发展经济。同时十分重视农业、林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为湖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10月,调中央工作,历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同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并积极建议建立浦东经济开发区。在协助彭真分管政法工作期间,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为创建武装 部队,加强政法干警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中,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陈丕显时刻不忘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对老革命根据地的家乡人民生活,十分惦念。1960年春,他回到阔别28年的闽西老家,发现乡亲因受当年浮夸风影响,生活困难,食不果腹时,立即找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把真实情况报告中共福建省委,回上海后还向周恩来总理报告,采取措施,解决了龙岩地区的实际困难。

生他养他的红色故土和父老乡亲,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老曾三次回乡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访贫问苦,排忧解难。他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身正气的崇高品德,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求实的作风和赤子的情怀,一直深受家乡人民的景仰与怀念。

大家不要怕讲真话

陈老第一次回乡是在1960年4月下旬,他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阔别家乡已整整28年。出发前,他给自己定下了三条纪律:一是轻车简从,不准贴标语,不准敲锣打鼓迎送;二是不准铺张浪费,只吃稀饭、青菜,不准吃干饭和鱼肉;三是不准妨碍春耕生产。

入闽后,陈老与老战友、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在邵武县(今邵武市)会了面,就驱车经三明、永安,回龙岩。每到一地,陈老除了简要听取沿途县乡汇报外,都要亲自去看看公社的食堂,到农民家里揭揭锅盖,看他们吃些什么。当时,正值三年困难(下转第4页)(上接第1页)时期,全国很多地方在闹饥荒。陈老看到不少群众喝的稀饭稀得可以当镜子,许多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靠野菜充饥时,心情异常沉重。

5月2日,陈老回上杭南阳。由于从南阳到他家官余村官连坑是乡间小道,不能行车,到南阳之后他便和随行的同志改为徒步前行。一路上,他主动向正在田间地头劳动的群众问好,不时停下脚步询问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在与亲人团聚之后,陈老便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当看到离别近30年的家乡面貌仍然没有多大变化,群众吃糠咽菜,有的面黄肌瘦,有的叫苦哀求,陈老原先那份重返故乡的兴致早已荡然无存,内心充满了痛楚和内疚:我们真是愧对革命老区,愧对先烈啊!

快到吃晚饭时,公社领导特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陈老一看就火冒三丈,沉下脸,说:群众吃糠咽菜,你却叫我吃肉喝酒,我能吃得下去吗?请你们立即把酒菜撤下去。陈老接着重申:从明天开始只能上稀饭和青菜,谁再摆酒肉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陈老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来看他,很快就聚集上百人。陈老当即把原定第二天召开的群众见面会提前举行,直接听取大家的意见。

一位名叫陈从明的村民激动地喊陈老的乳名,他大声说道: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就不晓得该不该讲真话?

看到乡亲激动的模样,陈老深知他有许多话要说,便大声说道:你有话就尽管讲。

我讲了真话,你走后会不会有人把我打成反革命呀?陈从明忧心忡忡。

陈老看了看在场的陪同领导,坚定地说:你反映真实情况,怎么会成反革命呢?不要怕讲真话,你大胆讲出来!

这时,陈从明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五一十地诉说生活的困难:去年发大水又下了冰雹,粮食减产,可是公社却向上级浮夸说粮食跨过《纲要》,现在征购任务是按照跨《纲要》的指标来下的,我们完成征购后,家里就没有多少余粮了。饭吃不饱,靠挖野菜充饥不是几户几十户,很多人得了浮肿病,有的地方还饿死人。有的头头只顾扛红旗争先进,不顾群众肚皮,不管群众死活,这是天灾人祸啊!

接着,一位头发花白、瘦骨嶙峋的老大娘站起来拉着陈老的手哭诉说:从来都没有饿得这样透(厉害)呀!我一家饿得不行,上山采山苍子树叶碓糠吃,头都被碓打破流血呀!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你要救我们呀!

老大娘的哭诉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群众,会场上哭泣声一片。面对此情此景,陈老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辛酸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第二天,陈老告别乡亲来到南阳公社,参加公社召开的烈军属代表和基层干部会议。到会的有100多人,把会议室挤得满满的。

会议一开始,有位代表就抢先发言:我们公社在‘三面红旗’照耀下,形势一片大好,粮食亩产800斤,跨了《纲要》,群众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陈老一听,马上打断他的发言:不是有很多群众在饿肚子吗?你还空谈形势大好?接着提高嗓门说:本人最厌恶的就是弄虚作假,我坚决反对浮夸,希望大家讲真话!

在陈老的鼓励下,黄启智老人发言了。他气愤地说:有人说我们公社的粮食亩产800斤,除非把田里的泥土挖出来凑数!这里的实际产量不过是二三百斤,领导不是不知道。现在群众吃不饱,要筛糠、摘树叶当饭吃。虚报浮夸害苦了我们老百姓。

5月4日上午,陈老提议把龙岩各县县委书记请来,听听情况。各县县委书记汇报了缺粮人数,浮肿、生病、饿死人的数字,情况相当严峻。

陈老彻夜难眠,把自己几天来的调研情况如实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作了通报,还提出有针对性的救灾意见。叶飞书记很快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拨粮1300万斤给龙岩地区,以解决燃眉之急。陈老被乡亲们称赞为救命恩人。陈老还将这次回乡所了解的情况书面向党中央作了报告,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肯定。

权力不能用来谋私利

陈老第二次回乡是在l986年5月,他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代表党中央出席在龙岩举行的全国武警部队警民共建法制文明城经验交流大会。

会后,陈老回到家乡上杭南阳给父亲扫墓。在他出生的老房子位三堂与早就等候在这里的亲人座谈,他的胞弟陈家齐为他一一介绍陈家后生。一时间,老屋传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伯公爷爷好!当家齐介绍到自己的孙子陈杭芹时,小伙子的文雅举止让陈老非常喜欢: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随后,他又鼓励说:学习要靠自己,要努力考上大学。

小伙子记住了伯公的教诲,勤奋好学,后来如愿以偿,考入厦门大学。陈老得知后高兴地说:佬弟家也出了大学生,真不容易。小伙子在大学期间积极上进,加入了党组织。为此,陈老专门委托身边工作人员给他写信:组织上入党未必算是个好党员,关键要在思想上入党,一生都践行好党的宗旨。

几年后,陈杭芹大学要毕业了,家齐向陈老说起孙子的事,希望他能帮忙找份工作。陈老严肃地说: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能用来谋私利,你们不要想沾光。家齐一时想不通,陈老又开导他说:你想想,如果我给你孙子找工作,群众会怎么看我?群众会指着我的脊梁骨骂啊,说我们搞封建社会‘封妻荫子’那一套。后来陈杭芹在伯公爷爷的严格要求下回到闽西工作。

权力不为私利谋,陈老对陈家人是这样的,对承载陈家记忆的老房子位三堂也是如此。陈老追退款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位三堂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木构建筑,是陈老的祖父所建,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陈老出生在这里,生活了13年。

1987年冬,老房子意外着火,大门被烧,厢房被毁。火灾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极为关心,按救灾的有关规定给了陈老胞弟3000元补助款,帮助修缮。陈老得知后立即给胞弟写信说,我们家有困难,国家也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很多,这钱你们不能收。兄弟们凑一点,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老房子修好。当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到官余村慰问革命烈属时,看到位三堂尚未修好,便要求民政部门帮助解决。

1988年6月,陈老听说福建省民政厅拟拨5000元救灾款给老家修缮位三堂,便亲自出面进行制止。他再次写信给胞弟,严肃地说:这事很不好,我已制止了。是不是你向民政厅申请的?千万不要去申请,千万不要给政府添麻烦。

7月,一位侄子从上杭来北京看望陈老。一见面,陈老就问:老家是不是向政府要了钱?侄子回答说:没有,是县里和镇里知道‘位三堂’遭火灾,按救灾补助的有关规定送来的。

陈老听后非常生气:我曾写信给家齐,叫你们千万不能接受政府的修房钱,你们怎么还没把钱退还给政府呀?接着陈老又说:现在,我们国家贫困面还很大,不少群众生活很困难。老家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县里补助的3000元应该给更困难的群众。你要负责把钱退还给政府。我要看到退款条。就这样,在陈老的催促下,家齐把3000元退还给了上杭县民政局。

没有人才,老区就发展不起来

陈老第三次回乡是在1989年12月,他是应邀专程来参加纪念古田会议召开60周年活动的。

会后,陈老就迫不及待地要回上杭南阳,去看一看他的母校——龙田中心小学(原龙田书院)。这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和光荣历史的学校,1930年6月,毛泽东主席曾在此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南阳会议。对母校,陈老怀有特殊的感情,他第一站就来到母校看望师生并与师生座谈。

在座谈会上,南阳镇镇长向陈老反映全镇人民希望龙田书院复办中学之事。陈老当即向身旁的省、地陪同领导说:这个要求不过分。没有人才,没有知识,老区怎么发展?老区要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才有希望。

这以后,复办龙田中学就成了陈老心中的夙愿,他经常过问筹建的进展情况。在他的关心下,1993年龙田书院复办了初级中学,当年设5个班,共招收学生280多名。陈老闻讯后十分高兴,还亲笔题写了校名。

不久,家乡群众又把创办高级中学的愿望报告了陈老,他亲自在有关报告上作了批示,并转给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希望国家教委给予政策支持。

1995年初,已是重病缠身的陈老依然挂念着龙田中学创办高中一事。4月初,他已处于病危之中,呼吸有时都很困难,但仍然在病床上给国家教委领导打电话,询问龙田中学创办高中的落实情况。

1995年8月,陈老因病与世长辞。在他病重和弥留之际,特地派二儿子陈东棋代表他专程回乡察看校舍建设情况,并把自己住院时老战友的孩子们凑来看望的1万元捐给龙田中学,还留下遗嘱,将生前的著作、藏书、题词以及收藏的名画、名帖全部捐赠给龙田中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陈老一生挂念龙田中学,此情此义,令人叹服!

除了关心老区教育事业,福建工业的艰难起步也与陈老的有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作为海防前线,国家没有投入建设大中型的工业项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工厂数量多,技术水平高,产品的质量也好。陈老长期在上海市担任主要领导,对福建的工业建设非常关心。一次,时任福建省副省长梁灵光见到陈老,希望上海里弄、街道的一些小工厂能够搬到福建来。陈老当即表示支持:要什么厂,任你们福建挑。只要符合福建的资源条件就行。福建最丰富的资源是森林,而木材加工业却很落后。所以,第一批迁来福建的工厂是闸北锯木厂和普陀锯木厂。

1959年秋,上海纺织工业局准备将正义兴、维大、鼎顺3个丝绸厂迁出去,陈老首先想到了福建。福建省政府立即发函给上海市计委,请求将这3个厂迁来福建。当年福州丝绸印染厂就是靠上海的技术力量筹建起来的。

1960年8月,上海市委和福建省委商定,从上海迁移30家工厂到福建。当时,先后迁入福州的有玻璃厂、搪瓷厂、开关厂等。迁入三明的有食品厂、糖果厂、毛巾厂、针织厂、汽灯厂、皮鞋厂等十余家。龙岩被单厂、邵武丝绸厂也是那个时候迁入的。上海迁来的这些工厂,对带动福建地方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次回乡后,由于身体原因,陈老再没有回福建了,但他对家乡的关心从未停止:1990年12月8日,他致信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建议对朱熹的历史文化地位加强研究,扩大福建的影响力;1991年,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建议批准宁化卷烟厂项目,同年4月22日,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希望解决宁化老区建设问题;1992年两次致信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请求支持福建宁德地区和龙岩地区公路建设问题……

情系桑梓,泽被八闽。陈老对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深深印刻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铭刻在一代又一代闽西儿女的心坎里,而他三次返乡的故事,将伴随着清澈流淌的汀江水,流经岁月,留芳人间。

离开一线领导工作岗位后,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且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成长。退出领导岗位后,仍担任全国老龄委名誉主任,为老龄事业付出了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