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北局选拔军级以上烈士子女及高级干部子女共21人前往苏联留学,火车离开哈尔滨,经过满洲里,转乘海参崴,路途迢迢,方才来到莫斯科。
中共中央称此次行动为4821,而在漫长的20世纪下半叶,四个数字,俨然成为了21人的代称。
4821集结东北,留学苏联
罗亦农烈士之子罗西北是4821的领队,在大家充满探究意味的眼神中,他解释道:因为我的俄语和中文都还不错。
1948年春节前后,我当时和高毅一起住在卢竟如家中,一天,卢竟如告诉我一个消息,东北局准备派一批同志去苏联学习。事情确定下来后,罗西北和高毅一起搬进了哈尔滨南岗的东北招待所。
那时,贺毅、杨廷藩、张代侠、江明、谢绍明等人已经牵着骡子,带着干粮,从延安赶往张家口,在张家口工业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张家口工业专科学校撤至哈尔滨,这一行人也顺利和高毅、罗西北等人会合。
在南岗,高毅和罗西北帮助贺毅等人补习俄语,尽管前方未测,但高毅还是很开心,一群年轻人在招待所学习畅谈,他说:很多都是延安保小的老同学,大家聊天,聊这些年的经历。
能够相聚于哈尔滨,理想抱负使然,但更多的,是一份恰好的机缘。
出发前夕,李硕勋之子李鹏仍担任哈尔滨油脂公司协理和党支部书记,他热爱着这份稳定的工作,当被推选进入4821计划时,他并未表现得多么欣喜,反而心存犹豫,他同母亲赵君陶说道:眼看着中国就要解放了,我盼这一天,盼了好久了。
在李硕勋的遗书中,特地给妻子留书:望善育吾儿。念及此处,赵君陶只是安抚着他:孩子,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出去学习知识,回来之后才能更好地建设工业。
另一头,叶剑英之女叶楚梅还是一名民主联军的战士,她接到选派通知后,开始准备动身。而在中共松江省宾县常安区,任区委书记的邹家华却还犹疑不定。
早年间,邹家华跟随父亲邹韬奋走南闯北,他上过战场,进过军校,下过基层,年纪轻轻,端的却是老成稳重的做派。
最终,在亲友和同事的劝说下,他选择和队友集结,也正是在这次选派留学中,他认识了未来的妻子叶楚梅,两人相识相恋。
而其余多数人,都是恰逢高中、大学毕业,有待分配工作,因此,接到通知后就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哈尔滨。
出发前,东北局给每人定做了一身西装,镜头定格下21张年轻的面庞,这21人中,有13人是烈士遗孤。
坎坷动荡:高毅不能走
李富春曾对出国留学的21人提出了三条纪律:第一,选择专业,要根据祖国建设的需要选择;第二,必须圆满完成学业;第三,不准谈恋爱。
当时,国内普遍认为,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多犯教条主义错误,因此,临走前,高岗嘱咐道:新中国成立,这是迟早的事情了,你们的父辈打了一辈子仗,接下来是建设的时期了,你们去苏联要多学技术,军事和政治这些东西,就不要在苏联学了。
任弼时更是直言:我不主张中国派人到苏联学习文科,我以为,应该学习工科,至于学习哪一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来选择。
高毅对于前往苏联留学,是向往且快活的,早在30年代,他就被送往苏联第二国际儿童院学习生活,直到1947年才回国,因此,他的中文不算好。
在4821中,他的俄语不及罗西北,中文交流更是艰涩,但父亲高岗时任国家副主席,是一行人中,父辈职位最高的。
第一年,因为我们的身份保密,因此,苏联不允许我们进入莫斯科的高等院校。就这样,高毅等人被安置在伊万诺沃市。
但便是这么一段尴尬的过渡期,他们依旧没有荒废,邹家华、林汉雄、李鹏等去电工学院学习,任湘、谢绍明、江明等人去了纺织大学,而4个女孩,则前往医院学习。
经过多方协调,在苏联红十字会的安排下,他们才来到了莫斯科,留学一事才得以正式敲定。
1949年,高毅进入莫斯科动力学院土木系学习建筑,一个学校的还有李鹏、罗西北、贺毅、崔军、萧永定、林汉雄。他们心知肚明,高毅对建筑不感兴趣。他想改学其他科目,但是被拒绝了。罗西北等人都知道此事。
1951年,高毅提前回国,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机械,他对此并无不可:都是父亲的安排。在这里,他认识了中苏混血的宋丽达。
后续,罗西北、李鹏、贺毅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动力学院的毕业证书,中国来的留学生,成绩都很不错。他们甚少提及高毅。
而高毅和宋丽达恋爱后没多久,两人就受到高岗事件的波及,因为受到我父亲的影响,我们没能毕业,直接被分配到了哈尔滨120工厂工作。
他喜欢和别人开玩笑,没过多久,就被扣了个自由主义的帽子,打成了右派。宋丽达陪着高毅度过了那段最灰暗的时光。
他被送往咸阳防治器械厂隔离审查,其中,很多人受我波及,有位高级工程师被调往水泥厂当了工人,还有个姓黄的师傅,去了苏州剪刀厂。提及故人,高毅显得怅然若失:我多想再见见他们。
审查人员拿高毅没办法,就开始逼问宋丽达,被苛待狠了,宋丽达也生气:我不干了,我们家人都在苏联,我要回家。
对面油盐不进:你可以走,高毅不能走,他哪里都不能去。
落幕时分:知足才能释怀
在陕西时,高毅和宋丽达受到当地工友的照顾,虽然日子清贫,但并未遭太大的罪,一次,夫妇二人正被关押,一位老师傅跑到宋丽达的窗子前小声道:丽达啊,你告诉高毅,要挺住,记住我们的话,大家都支持你们。
正是这一句句勉励,使得高毅和宋丽达撑了过来。1979年,经中共中央批示,高毅得以调回北京,在北京市科委电工研究所工作。
而此时,4812中,有人成为了部长、书记,有时被调侃几句,高毅也只是好脾气地笑笑,他提起了那些个回国无法适应新生活而早逝的同学,比起这些人,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他兢兢业业,最终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退休,定居于北京海淀区一处住宅区。
我和高毅从小在苏联长大,所以在家里,我们都用俄语交流。两人生儿育女,后代低调生活,甚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宋丽达也会抱怨:越老越啰嗦。说的正是高毅,大到工作婚姻,小到日常起居,面对儿女,高毅反而是那个絮絮叨叨的人。
可到了一些生客、记者面前,他总是摆摆手:我中文不好的。然后,闭门不见,拒绝采访。
宋丽达却知道:与其说中文不好,不如说不善于同人打交道。
有客登门,他显得格外拘谨,曾有人描述和高毅会面时的场景:你说一句,他答一句,有时候,就说对、好这种单字。有时候碰到拿不准的,还会用俄语轻声询问宋丽达。
2019年5月9日,高毅逝世,享年89岁,至此,4821终究成为一道光影,明灭于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