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粹芬简介(陈粹芬为什么没有生育)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创建民国,奔走于香港、澳门、横滨、檀香山、美国和南洋等地宣传革命。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常有一位女性陪伴其侧,追随襄助他从事反清斗争。这位女性并非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她叫陈粹芬,是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时期最亲密的伴侣,她有着坎坷、流离、凄凉、宁静而功不可没的传奇人生。

孙文先生年轻时候跟当时的一般青年男女没有两样,是在父兄之命,八字之合下完婚的。

当新郎时,他年仅19岁。新娘是只小他一岁的卢慕贞女士。

她是一位生长在乡间的旧式妇女,自幼丧父,性情沉静而保守;以言侍姑教子、操持家务,贤劳备至,绰绰有余;若教其协助先生革命,则力有未逮,且亦无此志趣。

中山先生长期在外求学与奔走革命,与卢夫人离别时多,团聚时少;尤其在思想行为方面,不免是各行其是,甚或貌合神离。就在那重要的关键时刻,一位颇具英雄气概的革命女性,走入志同道合的中山先生的感情世界,她就是后来被人遗忘,曾实际参与革命行动的奇女子陈粹芬女士。

陈粹芬1873年出生于香港。

父为中医。她排行第四,人称四姑娘或陈四姑。

18岁的陈粹芬经朋友介绍认识孙中山,初次见面即被中山先生所倾倒,自愿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照顾起居饮食,身兼护士与卫士,无怨无悔地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了10多年,过着流离转徙、担惊受怕的日子。

陈粹芬作为孙中山的革命伴侣,随同他流离转徙,备尝艰苦。

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顾大家的生活,几乎无微不至。她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烧饭做菜、洗衣服等,一切活儿都由她一人承担,任劳任怨。

在日本流亡期间,当时追随孙中山的很多反清人士都曾受到陈粹芬的接待与照顾,她使这群为献身革命而背井离乡的亡命客大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以致大家都亲热地喊她为四姑。

然而,对于自己在日本的劳绩,陈粹芬却谦称自己只有一点苦劳,实际上只是一个煮饭婆洗衣婆,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20世纪初,孙中山曾到南洋各地奔走革命,陈粹芬也不畏艰辛,形影相随,还亲自印刷宣传品。

陈粹芬在南洋追随孙中山革命,曾和孙中山一起寓居新加坡晚晴园,晚晴园成为了南洋反清革命的基地。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而陈粹芬则悄然到达广州。从此,孙中山身边再也看不到陈粹芬的身影了。

陈粹芬曾随孙中山出生入死,却在孙中山荣任临时大总统之际,功成身退,究竟是什么原因?现在是众说纷纭,但很多人相信是出于她本人的意愿,诚如她说的是知识有限,自愿分离。

陈粹芬离开孙中山后,由中山先生大哥孙眉奉养。

陈粹芬到澳门孙眉家中居住,不提当年勇,更不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不再参加社会活动。她生活十分俭朴。

孙眉去世后,同年9月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陈粹芬就在这年告别亲友,只身赴南洋,隐居在马来半岛庇能。

她随侍孙中山虽久,然终生无所出,为了给自己的寂寞生活增添欢乐,享受一下女性作为母亲的喜悦,她到庇能后,抱养了一位刚出世姓苏华侨的女婴作为养女,后来取名叫孙容。

陈粹芬襄助孙中山反清创立民国,受尽苦难,功劳不可埋没,而当民国建立后,她却功成身退。

她说: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了中华民国,我救国救民的志愿已达,我视富贵如浮云,中山自伦敦蒙难后全世界的华侨视他如人民救星,当了总统之后,贵为元首,崇拜者众,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不是中山弃我。所以说中山待我不薄,也不负我。她认为孙中山薄待有负于她的说法是因为不了解她。

陈粹芬对孙中山的为人和对中华民族的功绩赞不绝口。

陈粹芬的这种贤惠和坦荡的胸襟,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陈粹芬对孙中山宽宏大量的评论,是由于她内心充满着对孙中山无私的爱。

陈粹芬虽非出自书香门第,但她甚谙人情世故,秉性朴实敦厚,待人和蔼亲切。这是与她共事过的人的共同感觉。值得称道的是,她与孙中山原配卢夫人两人姐妹相称,感情很好,相处和谐。晚年仍常聚首,尤为难得。

孙氏家族上上下下都对集中国妇女贤德于一身的陈粹芬尊敬有加,孙辈都称她为南洋婆、称卢慕贞为澳门婆、宋庆龄为上海婆,族人都称呼她为陈夫人,晚辈则尊称她为孙老太太。

1960年10月21日,年迈体弱的陈粹芬在香港孑然长逝,享年87岁,由于种种原因,家人的治丧形式极为简单,不登报,不发讣告,匆匆购地葬于香港九龙荃湾华人永远坟场。

纵观陈粹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可以这样来概括:她是一位不该被历史遗忘的孙中山革命伴侣,一位为正义和信仰献出了一切的女杰,一位为爱情奉献了毕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