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5.7空难真实原因(大连五七空难替罪羊)

2002年,一场空难事件牵动众人的心,这起事件中,112名机组乘客人员全部遇难,这样的惨剧实在令人心痛,可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真正葬送掉他们的并非意外。

这起事件背后,其实是早有预谋的犯罪案件,甚至犯人本身还是高学历人士,他不仅没有利用手中的知识投身社会发展,反而是想要借助这些知识进行犯罪。

这起事件的主谋张某林,到底是因为什么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又是如何在飞机上作案成功导致112名乘客连带工作人员死亡的呢?

现在,让我们将整个事件展开分析。

高材生张某林

犯罪嫌疑人张某林是大连人,凭借优异的成绩在1990年研究生毕业踏入社会,在那个年代,研究生学历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张某林自然颇为心高气傲,来到单位后就想着尽快升职。

结果,上司就此认为张某林心性急躁,没办法沉下心来做事,所以迟迟没有给他升职,张某林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认为上司就是在压迫自己,于是直接选择了离职进行创业。

步入社会后的张某林凭借自己的知识,一开始的确经营了一家小公司,生活也过的不错,而他也认为找到了自己合适的路,打算在装修领域一直发展下去。

但张某林心性急躁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了出来,相关的消费跟他们的家庭收入严重不匹配,这里要说到张某林的妻子,她的妻子从事保险行业,本身也是偏向稳妥的消费观念。

对比来说,张某林并没有任何保守消费的打算,在公司经营情况向好的趋势一出现,张某林就立刻购买了豪车跟豪华区的公寓,但相关的钱款又不够,于是他选择借贷购买。

为了防止妻子阻止他改善消费情况,针对花销的问题他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家里,只是说公司经营非常好,能够支撑起这样的花销,其实公司挣到的钱都被他用到了生活享受上。

一开始公司的经营还能维持他这样的消费水平,但随着公司经营状况走向低迷,他的资金周转就出现了问题,一开始是对豪车的贷款捉襟见肘,后来连公司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

随着时间再一次来到发薪日,张某林也知道目前的公司收益根本不足以支撑给员工发工资且还上他自己的贷款,于是,他就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由于他妻子本身从事保险行业,所以他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其中蕴含的高额收益,但前提是出现意外,这就让他犹豫起来,但随即到来催工资的员工跟借贷方让他坚定了信心。

于是,他就开始计划展现一场意外,然后让自己的家人获得这份保险收入,最后能够维持公司运营和还贷款,在安抚好员工情绪之后,他就立刻买了去北京的机票,对外表示去收债。

员工跟他的家人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放下心来,但实际上,张某林此时已经购买了七份意外保险,并且踏上了从北京飞回家乡的客机,打算执行他的计划。

为了达成目标,他自然需要作案物品和手法,这当然绕不开飞机违禁品,所以,他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把这些东西带上去。

飞机失事

而一般来说,乘客上飞机之前都会经过仔细的检查过程,张某林自然也逃脱不过去,但张某林预料到了这一点,提前购买了几大瓶可乐,然后将其倒掉换成了易燃液体。

另外,为了尽量避免查验,张某林刻意等待在机场当中,直到最后才选择匆忙登机,当时飞机临近起飞,工作人员也比较急切,借着工作人员这份匆忙,张某林成功浑水摸鱼混了进去。

来到客机座位上的张某林也非常紧张,而在他进入到飞机之前,他的妻子收到了他最后的信息,请注意我身边的情况,这句莫名其妙的信息让他的妻子十分疑惑,不知道是指代什么。

但就算妻子如何呼叫,张某林也是无法回应了,因为此时正处于飞行过程中的客机已然发出了起火警告,此时,乘客先发现了火势,于是开始向机舱另一侧聚集躲避。

这就导致飞机前后端重量瞬间变动,机组人员虽然想要维持秩序,但却无济于事,由于有些人身上已经燃起火苗,进一步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甚至发生了一些踩踏情况。

而此时的张某林就处在起火的座位附近,但他却没有任何躲避的动作,仅仅目视着发生火灾的现场,从这里也能看出张某林早就做好了准备,这样的犯罪分子,实在让人恐惧。

再说此时的客机飞行节点,客机飞行正处在大连周水子机场附近,但现在飞机的状况十分危险,如果降落到机场发生爆炸,那造成的危害就无法预测了。

这架失事客机的机长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继续降落的危险性,更何况就算降落,客机上的人员也不一定能够在爆炸中幸存,只能想办法限制爆炸的规模。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机长王永祥认为此时的最优解就是降落进海里缓解爆炸冲击力,于是,他调转方向冲向海中,而这距离塔台接收到机组失火信号后才过了不久,自然也是无力回天。

当时有不少人目睹客机径直投入海中,机长王永祥的选择也令人敬佩,同样的,这样的选择更加凸显出了张某林为了个人利益葬送全客机人员生命的无耻。

2002年5月8日,民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着重提到了客机失事的情况,给出了112人无一生还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让民众接受,所以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当警方进入现场展开调查,并且拿出客机黑匣子之后,这起事件才算有了一个完整的概述,本来,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意外情况,但随着调查进度逐步展开,警方也有了新的怀疑。

真相终于大白

当警方统计失事人员并且汇报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一个乘客在上飞机之前购买了七份保险,这很明显不符合正常情况。

毕竟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购买默认的保险,不会自己单独去额外购买,但张某林的情况明显不一样,他不仅仅单独购买,还一下子买了七份,这样反常的举动自然引起了警方怀疑。

同样的,民众也开始怀疑这次飞机失事属于早有预谋的案件,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警方打捞出原本装有易燃液体的可乐瓶时,真相也被一步步揭开。

为了还原真相,警方开始对张某林进行详细的调查,最后发现张某林还算是一个保险惯犯,由于他妻子本身对保险行业的了解程度,他自己也有相应的知识水平。

但对比来说,他并没有他妻子那样的职业操守,反而是希望凭借保险漏洞赚取钱财,在飞机失事案件之前,张某林就已经有过车祸索赔的记录,且还发生了多次。

按照正常情况,如果自己出现了车祸,基本不会在临近日期又出现多次车祸,更何况每次索赔金额都很相近,明显是属于惯犯,结合张某林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应该也是为了还贷。

真相就此揭开,而他的妻子也明白了当初丈夫留给她的那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家庭想要真的拿到那七份保险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相反,张某林的家庭因此被打上骗保的标签,虽然拿着那七份保险去到各地保险公司要求兑现,但却没有公司认可这些单据,最后也只能陷入尴尬情况。

不过,针对于这起空难事故,另一个问题引发大量关注,就算张某林刻意最后登机且用可乐瓶子代替,又如何能够让他将危险物品带入客机当中威胁到乘客乃至整个机组生命呢?

这起事件无疑暴露出了客机管理查验方面的弊端,相关机构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发生案件之后,就开始对相关危险物品检验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可以说,现在我们乘坐客机需要进行的严格查验,其中就有这起事件的影响存在,当然,对于这样的查验走向,想必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情况,毕竟涉及自身安全再怎么谨慎也是应该。

至于对这起事件,当时的传播力度其实并不算大,毕竟骗取保险这个手段以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有被其他人模仿的风险存在,只有说现在更新了规章制度,能够防范这一点才能放心。

我们也相信,随着时代发展,以后对于安全领域的规范会让人更加放心,不再出现类似的危险情况,除此之外,自身的不幸固然令人同情,但要是将此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就难以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