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坦亲王(沙特防空军司令)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20万大军越过伊科边境,在2000辆坦克的掩护下,仅仅一天时间,伊军占领科威特全境。紧接着,10万伊拉克大军朝着沙特东部逼近。

沙特军方立即启动苏莱伊勒基地战备,一枚枚东风—3导弹被运往发射台。后来据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回忆,正是东风—3导弹的威慑,使得当时萨达姆不敢对沙特造次。

沙特当时与美国关系不错,为何沙特不向美国购买导弹?东风—3导弹是国之利器,为何当时我国选择出售沙特?中沙导弹交易,会对两国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聊聊1987年中沙导弹交易的始末,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赞支持一下,喜欢作者的话就点点关注,既能回顾往期,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美国导弹先进,为何沙特购买我国导弹?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实行巴勒斯坦分治,规定1948年8月1日之前英国

政府结束在巴勒斯坦委托管理;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决议规定,阿拉伯国领土只占43%,且领土土地贫瘠、支离破碎,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荒漠。犹太国则不一样,犹太人虽然总人口不足三分之一,但是领土面积却占57%,且大部分地区处于沿海地区,土地肥沃。

决议中充斥着对犹太人的偏袒,使得阿拉伯国家感到极不公平,双方之间矛盾重重,这也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原因。随后以色列建国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得到了欧美等国家的支持。

1948年5月,苏联也宣布承认以色列。二战中犹太人受到了不少苦难,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国家庇护,但在损害阿拉伯人利益的基础上建国,自此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宗教、民族、利益等矛盾日益加剧。

沙特国王曾说道: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在矛盾利益的交织下,中东地区战争频发。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空军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局势再次动荡起来。当时的沙特是中东大国,看着眼前的状况不免感到忧心。

沙特的石油储备量占据世界前列,凭借售卖石油,躺着赚钱的沙特成为富得流油的国家,但军事实力是沙特的短板。随着局势日益紧张,空有一身财富的沙特国王法赫德认识到,只要拥有强大的武器才能保障国家安全。

沙特着力寻找一种战略威慑武器,提高沙特军队的士气,苦思良久将目光投向了导弹。两伊战争中苏式P—17型战役战术导弹,显现出巨大的作用,震撼了北约国家,沙特自然是十分垂涎。

但现实状况沙特是美国的盟友,向苏联求购武器必然导致美国恼火,即便向苏联求购,大概率会被拒绝,于是沙特便将希望寄托在盟友美国身上。1985年,沙特驻美大使向美国提出请求,购买长矛弹道导弹。只要美国愿意卖给沙特,出多少钱沙特都能够接受。

沙特卑微地向美国出重金购买导弹,没想到这件事碰了一鼻子灰。1973年,阿拉伯国家签订协议,削减5%的石油出口,酿成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这件事令美国印象深刻,一个弱小的沙特才更符合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政界的共识。

沙特是美国的盟友,没想到这种射程仅仅120公里的战术地导弹,美国也会拒绝。联想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期间,美国也曾出售武器给伊朗,这一个简单的请求被美国拒绝,使得沙特只能另想他法。

当苏联和美国的路子走不通后,沙特只好将目光投向中国。当时中国是除了美苏之外,唯一有能力自主生产弹道导弹的国家,况且在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已向伊拉克和伊朗提供武器,最后都对中国表示感谢。

当时沙特同中国并没有建交,两国之间也没有怎么打交道,但联想到中国在印巴战争中的仗义之举,对中国印象好了不少。

中国在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节节败退之际,美国宣布对巴基斯坦武器禁运,巴基斯坦面临亡国危险,中国从现役部队中抽调56式坦克支援巴基斯坦陆军,并且对印度下达通牒,印军被迫放弃了攻占拉哈尔的计划,自此巴基斯坦转危为安。

国家安全是一切事物的重中之重,作为同巴基斯坦有着良好友谊的沙特,决定试一试。于是1986年,苏尔坦亲王之子班达尔,以驻美大使的身份辗转来到中国,同我国政府人员表明了来意。

中国为何同意沙特的请求?

此时沙特来到中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原则上同意出售东风导弹。经过一段时间接触,1986年12月,中沙两国人员在沙特南部一个军事基地进行交易谈判,双方初步达成了交易合同。

之后,中国安排苏尔坦亲王前往观看东风导弹基地,这是首个外国人进入中国军事基地。随后苏尔坦亲王将目光投向东风—3导弹。东风—3是中国第一个型号地对地中程导弹,对于沙特而言,可以用来覆盖中东,完全满足了沙特威慑中东各国,实现国防安全的需求。

在两国进行谈判前,沙特国王向苏尔坦亲王表示,低于80亿美元的价格可以直接购买,超过80亿美元则需两人商量。

当时中国谈判员的报价是一枚导弹一亿元,中国谈判员指的是人民币,但沙特谈判人员理解的是美元,共计35枚导弹累计35亿美元。于是这笔交易双方都觉得划算,沙特还直呼中国厚道。因为这是中国的第一笔大额交易,便顺便赠送沙特一枚导弹。

交易达成时,沙特国王向苏尔坦亲王表示,可以将价格提升到120亿美元,让中国把核弹头装上,但中国拒绝了沙特的请求,承诺对沙特购买的导弹终身维修,为沙特培养导弹使用、维护的人才。

但双方交易达成后,如何将导弹运达沙特,成为一个大问题。中沙两国距离甚远,陆运经过的国家太多,容易被美国干扰;空运风险太大不安全,最后思来想去决定海运。

当时中国海军力量不是很强大,沙特海军那么远来,一定会引起美苏的注意,于是中沙决定利用巴基斯坦抛个烟雾弹。

沙特展现了财大气粗的一面,派出一名亲王前往游玩,巴基斯坦则以护送沙特亲王由头,就这样将武器悄悄运过印度洋。随后沙特出动海空军全程护航,武器顺利到了沙特手中。

之后沙特征求中国专家的建议,将战略利器东风—3导弹部署在沙特南部大沙漠边缘的苏莱伊勒,距离沙特首都560公里。随后中国派出售后人员,前往沙特进行维护导弹。

东风—3导弹的战略威慑作用极大,可以覆盖中东地区,所以当时中沙两国对于这场交易基本避而不谈。

那中国当时为何同意沙特的请求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关系。

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不但实行了百万大裁军,还在军工产业大量减少投入,大量的军工产业项目叫停,令不少的军工企业自谋生路。其中生产核武器原料的504工厂开始做冰棍,航天公司开始做自行车洗衣机。

以现在的眼光看,我国军工产业发展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当时的经济建设已是刻不容缓之事,其中邓公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老百姓没有饭吃,中国无论走任何路都是死路一条。

经济建设发展势在必行背景下,1985年中央出台政策允许军队经商,目的是节省军费开支,但后来随着弊端越来越大,九十年代中央下令不准军队经商。

当时在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综合国力增强,渐渐放松了对中国的压制,中国本意不想冒险将导弹卖出,但国家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在此国内背景下,中国同意了沙特求购导弹的请求。

中国出售导弹给沙特有哪些作用?

中沙导弹交易,中国有了3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笔交易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军火输出。35亿美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198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仅只有20.72亿美元。这笔交易使得中国军工产业得到了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工产业的发展。

当导弹开始交付沙特使用时,一些嗅觉灵敏的人已经察觉到动静。

1988年3月,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揭开中沙交易的消息,呼吁美国对中沙进行制裁。紧接着美国开始向沙特施压,要求检查已经运达沙特的导弹有没有携带核弹头,但美国的要求得到了沙特的拒绝。

之后美国开始转变思路,从对中沙两国的指责转变为对东风导弹的贬低,美国对外宣称,沙特的这批导弹采用的是常规弹头,威力和精度十分有限。

美国之所以从对中沙两国的制裁转变为对东风—3导弹的贬低,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跟随美国签订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对射程超过300公里、载荷500千克以上的弹道导弹转让进行限制。之后中国对外出售导弹,控制在这标准以下,出售的弹道导弹都没有超过300公里的。

当时沙特选择东风—3导弹,改变了以色列垄断中东弹道导弹的局面,使沙特拥有可以威慑中东地区的弹道导弹,大大增强了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在东风—3导弹的庇护下,保证了沙特近三十年没有战争。

九十年代的科威特战争中,伊拉克大军兵临沙特边境,但是却不敢将战火引进沙特国内。由于东风—3导弹采用多弹头分导式打击方式,对于反导弹系统落后的中东国家而言,基本上是无法拦截的。东风—导弹十分符合沙特的需求,容易维修设计简单的战略武器,十分贴切沙特国防需求。

美国对东风—3导弹的贬低,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场美国主动挑起的外交风暴,反而促使中国和沙特建立外交关系。在1990年7月21日,中沙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正式确立。此后沙特有了先进武器实现国防安全,中国有了沙特提供的石油,双方互利共赢。

现在距离东风—3导弹已有五十多岁的年龄,但它对中东局势稳定、沙特国家安全做出的贡献是难以估计的。如果没有东风—3导弹,沙特这个富庶的国家极有可能卷入中东战火中。当时中国得到40亿的外汇储备,缓解了中国军工发展的燃眉之急。

这次导弹交易沙特满足了震慑中东各国,维护国防安全的要求,感受到了中国的诚意,便与中国建立军贸关系,中国通过军贸关系得到的资金,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为之后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沙导弹交易后,随着两国友谊的发展,中国开始为沙特修建高铁,得到沙特充足的石油供应。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沙特特意援助了我们物资,当疫情爆发后,我国积极捐赠大量疫苗和医护用品,支援沙特人民。

沙特在中国面临灾难和困难之时,对中国施以援手,让我们看到了沙特和阿拉伯人民的真诚热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愿中沙两国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