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简介(李先念子女现状)

李先念曾任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重要职务,是全国人民熟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前些年,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曾来南昌,笔者有幸与她接触并对她进行了采访,听她回忆讲述了印象中的父亲,以及父亲对她的教育和影响等。

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商

看上去,李小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眼睛和脸形极像其父李先念,眉宇间透射出机敏和聪慧;一头短发,干净利落,朴实大方;一袭缀满大花的轻纱中式衣裙穿在身上,相当得体,显得端庄高雅而时尚。

在孩子们眼里,李先念是一位严肃而宽容的父亲。李小林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1953年10月,李小林在北京出生时,父亲李先念已经44岁了。在家中,李小林自然得到比哥哥姐姐们更多的疼爱,但父亲的严格要求又远远多于疼爱。李小林说,父亲对哥哥的管教比对我严,对我的管教又比对工作人员严。

父亲对我们要求严格,这一点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李小林说,父亲平时沉默寡言,是个很严肃的人。他非常注重建立良好的家风,教育好子女。他的教育风格是小事装糊涂,大事严要求。尽管他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却从来不许自己的孩子经商。他就是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能当官,不能赚钱,更不需要出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所以在我们家里没有一个经商的。

谈及对父亲的感受和印象,李小林流露出无限的敬意:我觉得我父亲属于那种办事非常认真,非常敬业,非常顾全大局,而且非常宽容的人。我在他身边,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任何事,国事,家事,什么事情都自己去消化。他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也从来不批评,都是以很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父亲是一个工作忘我的人,他永远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党的利益为重,从来不去考虑个人的得失。所以他很受人尊重。

父亲工作忙,和他相处多在晚上,只要没有公务活动,他必定和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李小林感慨:父亲在世时,我们对他的了解还不多,也不太理解,真正开始理解他,是在他去世之后,而且他离开我们越久,我们对他的理解就越深刻,对他的怀念就越强烈。

要求孩子干一行爱一行

父亲不要求我们像他一样生活,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潜移默化地教育着我们,父亲影响了我一生,也帮我选择了工作方向。

李小林从小生性好动,兴趣广泛。游泳、打球、弹琴、舞蹈、美术等,她都喜欢,父亲开玩笑地说她是典型的小猫钓鱼。李小林回忆,十几岁时自己因病住了一回医院,对医务人员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心生羡慕,也憧憬着自己长大后当一名白衣天使。父亲便觉得她的这个想法不现实,因为她从小就胆小,既怕见血又怕看死人,显然难以做好这一工作。父亲向她表示:你干什么我都不反对,但你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

1969年,16岁的李小林报名参军,通知书下来是去甘肃兰州,当时她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于是就在地图上找,当得知那是大西北,离北京非常遥远而且条件异常艰苦,便想打退堂鼓。此时,父亲要求她说:既然报了名,就一定要去!

带着父亲的叮嘱,李小林来到荒凉贫瘠的大西北经风雨、见世面。不管做什么,她都努力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在部队艰苦锻炼的3年间,她参加农场劳动,种地、喂猪、挑粪等苦脏累的活样样干,甚至连跳进一米深的粪坑清理粪池都经历过。时至今日,当李小林向笔者谈起这段生活时,心中充满了感激。她觉得正是部队生活磨炼了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性格和独立、果断的办事能力。

1972年,国家决定从工厂、农村和部队招收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青年上大学,李小林被部队推荐上了武汉大学,就读于外语专业。因为自小喜欢文科,小学三年级在北京景山学校读书时就学外语,学外语比较时髦也比较实用,所以她很自然地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李小林是属于那种性格开朗外向的人,喜欢交朋友。1975年,她从武汉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毕业后,有两个地方可去,一个是贸促会,一个是对外友协。她选择了去友协,因为友协的职能就是交朋友。这得到了父亲李先念的认同,他觉得女儿做这项工作挺合适。

不干预孩子的婚姻大事

李小林有一个幸福并让人羡慕的家庭。她丈夫刘亚洲是空军上将,也是大名鼎鼎的军旅作家。两人是在武汉大学读书时认识并相恋的。刘亚洲也是由部队选送到武大学习的,比李小林大将近一岁,同样出生于一个军队干部家庭,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刘建德将军曾任21军副政委,母亲陈于湘也是21军的女军官。然而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的,既不是门第,也不是父母撮合,而是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与追求。

李小林回忆,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父亲非常开明,从来没有干预过。她笑称:当时我选择爱人的条件非常简单,一是年龄要比我大,二是不抽烟,三是对我好,就这么三个条件。我这人最讨厌抽烟的人。在我妈妈的反对下,我爸爸后来也不抽烟了。我妈妈是医生,所以,受她的影响,我也不喜欢和抽烟的人在一起。

刘亚洲也是从部队的普通战士成长起来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先后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空军政委、解放军空军副政委兼空军纪委书记、国防大学政委等职。2012年7月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尽管身居高位,夫妇两人却毫不骄傲。李小林说,我们自1979年结婚以来,一直是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比如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就是我们曾经面临的难题,为此两人经常交流、探讨甚至争论。由于各自忙于工作,两人平时也是分多聚少。李小林说,经常是自己刚从国外回来,没几天他也要出差,而等他回来的时候,自己又要出去了。

认为孩子的成长靠自己独立

李先念对自己的这个小女儿曾有过一个评价。在接见美国亨利·路斯基金会会长时,外宾问他是怎么培养这个女儿的,李先念回答说:我这个女儿从来不听我的话,她的成长完全是她独立的。

当笔者问及此事,李小林发出了豪爽的笑声。她说:自己确实不太听父亲的话,因为我们之间有代沟,总感觉束缚太多,不能让我发挥,因此有时对他是阳奉阴违,在重大问题上听他的,在一些小问题上就不告诉他。李小林坦言,自己真正有发展是在父亲去世之后,即1992年6月后,才开始发展成长起来。

在与李小林的交谈中,能明显感觉到她直来直去、快人快语的性格。她剖析自己与父亲的异同时说:我这个人心地比较善良,对人友好、热情,这是最像爸爸的一点;而不像他的是,爸爸非常崇高,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他绝对不会说也不会做,很多时候都委曲求全。我却做不到这么崇高,况且我不在他的位置上,再加上社会在进步,我也不需要有那么多顾忌,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在对外友协40多年漫长的岁月里,李小林从翻译工作做起,脚踏实地,在民间外交战线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正像父亲所希望的,她要把这一行干好。在相继担任了对外友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直至会长的领导职务后,她仍然不辞辛苦,穿梭于五洲四海,广交朋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架桥铺路。

李小林曾长期主管美加和南太、大洋洲地区的民间外交工作。几十年来,她在全球结交了许多国家领导人、政要,并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海外华文报纸称她为中国民间外交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