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道教与道家 原是两码事?学者撰文理清源流的相关内容:道教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思想渊源,有古代哲学思想和宗教神学作为其教义的活水源头。道教作为一个开放的信仰体系,思想来源很杂,可以说吸收融化八面来风,给人一种杂而多端的印象。道教发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有
道教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思想渊源,有古代哲学思想和宗教神学作为其教义的活水源头。道教作为一个开放的信仰体系,思想来源很杂,可以说吸收融化八面来风,给人一种杂而多端的印象。道教发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有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神仙思想、谶纬神学。
资料图
一、道家与道教原来是两码事?
先秦道家是学术上的派别,并非宗教,《老子》、《庄子》都是学术著作,而非宗教经典。但道家与道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的史家对道家与道教不作区分,径直把道教称为道家,如魏收的《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这里所谓道家,实际上述说的是道教。有的学者如马端临,则竭力割断道教与《老子》的联系,声称老子并未以五千言设教,是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说,俱欲冒以老氏为之宗主而行其教。实际上,道家与道教的联系是切割不开的,道家成为道教的思想理论来源之一是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也是道教主动地大加利用的结果。道教之所以能利用先秦道家的思想作为其宗教教义的基石,是道家思想中有一些可供选择的因素。
道家强调生命的自然属性,认定人的生命只有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一,才能获得自由和永恒,这与道教的信仰差别很大。但道家重视人的生命,相当注重养生,其中有些思想便说到长生,比如《老子》中就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在宥》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天地》提到上仙,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这些说法,都演变成为后世道教神仙长生思想的理论依据。
《庄子大宗师》描述神话人物得道时的状况说:狶韦氏得道,以絜天地;伏戏氏得道,以袭气母;黄帝得道,以登云天;西王母得道,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颛顼得道,以处玄宫。这些对后世道教所演义的神仙得道的故事,都有一定的启发。
《庄子逍遥游》形容藐姑射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田子方》描绘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这些对后世道教构思遨游宇宙的神仙形象,启迪多多。
道教首先吸取改造《老子》中的某些内容,使之宗教神学化,建立起早期的道教神学思想,后来又吸收改造了庄学思想及其心斋、坐忘等养生方术。《真灵位业图》将庄子拉入仙班,号称韦编郎庄周,列在第三右位。闻一多曾深刻指出:后世的新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真正接近道教的宗教精神的还是庄子。《庄子》书里实在充满了神秘思想,这种思想很明显的是一种古宗教的反影。《老子》书中虽也带着很浓的神秘色彩,但比起《庄子》似乎还淡得多。在他看来,保留古宗教更多的《庄子》,给后世道教留下更好加以利用的遗产。
现存《庄子》书中,明显可见受神仙思想影响很深,甚至有对神仙神人、真人、圣人的描写刻画,这都为后世道教所利用,从而拉近了道教与庄子的距离。实际上,汉代已经出现了把道家思想和神仙思想混同起来的现象,老子已被神仙化,世人眼中道家既讲君人南面之术,也讲神仙长生。这样一种混同,也给后世道教借用道家提供了前提条件。
先秦道家哲学的道具有神秘蕴义,道教将其进一步神秘化,把它人格神化,使之成为有意志、有感情的造物主,从而使道家哲学宗教神学化。有学者认为,老庄思想与原始宗教本有渊源,道家和道教来自一种古老的宗教根源,故二者关系极为密切,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伸、继承而非堕落。这种紧密联系正是先秦道家演化为后世道教的内在契机。
闻一多就说: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种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因之自东汉以来道教即可称之为新道教。我以为如其说新道教是堕落了的道家,不如说它是古道教的复活。不,古道教也许本来就没有死过。新道教只是古道教正常的、自然的组织而已。他针对性指出:后人爱护老庄的,便说道教与道家实质上全无关系,道教生生拉着道家思想来做自己的护身符,那是道教的卑劣手段,不足以伤道家的清白。另一派守着儒家的立场而隐隐以道家为异端的人,直认道教便是堕落了的道家。在他眼里,道家、道教都来源于古道教,而古道教如真存在,他怀疑它原是中国古代西方某民族的宗教。
假如道家、道教都来源于同一种古老的宗教,则所谓道教拉着道家思想来做自己的护身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李泽厚也指出:《老子》一书中最为重要的观念道无,其真实根源仍在巫术礼仪。无,即巫也,舞也。它是在原始巫舞中出现的神明。道家、老子、《道德经》,也都来源于或脱胎于上古的巫史传统,都具有重过程而非对象,重身心一体而非灵肉二分这些基本特征。既然道家来源于或脱胎于上古的巫史传统,那么,继承上古巫教礼仪的道教,自然而然就会毫不迟疑地认可道家、老子和《道德经》,以之作为神圣的理论支柱。难怪石井昌子会说出这样的观点:构成道的教道教的基本资料,在《老子道德经》中已经齐备了。《老子道德经》是道教的根本圣典,同老子一起组成道教的核心。
从道家的发展阶段看,有先秦老庄道家、秦汉黄老道家、魏晋玄学道家。
道家成为道教教理教义的理论基础,其关键的演变阶段,正是秦汉的黄老道家。蒙文通《古学甄微道教史琐谈》指出:道家之与道教,初似无大关系,自后世道教徒奉老子为神人,尊老、庄书为经典,道家之与道教遂若不可复分;晚周以来之道家,虽不必为道教,然自魏、晋而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之道徒莫不宗之,而为道教哲学精义之所在,又安可舍老、庄而言道教。
汤一介先生也揭示说:道教是中国本民族的宗教,它和道家(老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说道教在思想文化上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继承和发挥;查《道藏》中收入了对《道德真经》(《老子》)的注释五十余种,对《南华真经》(《庄子》)的注释十余种,这些注释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老庄思想的发挥;重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成玄英和李荣都是道教徒,而且以后大多数通过注释《老子》、《庄子》来发挥其思想的大都也是道教徒。这就是说,到隋唐以后,从哲学理论上看,前此的道家思想是由其后的道教接着向前推进的;重玄学之后的内丹心性学虽是唐末以后一直到宋明道教思想发展的特有形式,但从理论上看它仍然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道教的思想理论是和道家的思想理论分不开的。
牟钟鉴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道教是道家的一个特殊的流派,它对道家有所继承和发展,也有明显的转向和偏离。在道教内部,不同的层次与道家的远近亲疏亦不一致,其清修炼性者最近道家,积精炼气者次之,炼丹服食者再次,符箓科教者最远。换言之,内丹派与道家较亲,外丹派与符咒派最疏。道家学者可以不信道教,然而道教学者无一不依道家。道教不论何家何派,均修习道家经典,自居于道家旗帜之下。这样就形成了道家和道教在历史上有离有合、同异并存、纠结发展的复杂动态。
潘雨廷《道教史发微》指出:自唐代第一部编成《道藏》起,道教本有其哲理,早已由道家且兼及先秦各家的学说,成为道教的理论基础。故以学术论,确可专论道家的哲理,与道教毫无关系。而以道教论,早已见及道家的精微处,方能继承发展,进一步成为具有宗教性质的道教。故道教加深道家的哲理,一如后世的佛教徒加深释迦牟尼的大乘教义。凡论道家可不及道教,论道教必及道家,此尤为写《道教史》时必须注意的纲领。
可以说,道家思想是道教神学最直接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渊源,道教借助于道家思想以托古的方式来证明其神学的正统性和历史悠久。
道家思想甚至贯彻落实于道教戒律中。
《太上老君经律道德尊经想尔戒》要求奉道之人: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行推让(此下最三行)。并宣布结果:上行者神仙,六行者倍寿,三行者增年不横夭。《道德经》清静无为、无欲知足、无名守雌等思想贯注于戒律中,水乳交融,汇成一体。《庄子》心斋的精神遗传给了道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夫斋当拱默幽室,制伏性情,闭固神关,使外累不入,守持十戒,令俗想不起,建勇猛心,修十道行,坚植志意,不可移拔,注玄味真,念念皆净,如此可谓之斋。这正是《庄子》心斋精神的完美体现。道家思想成为道教斋戒政治正确的理论指导方针。
不仅如此,道家养生术也流传给了道教。如何实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这是道家之重己贵生学派的思想核心,而吐纳术、导引术、服饵术、房中术则构成这一学派的四门养生之术,重在追求个人立命,长生久视;自秦汉起已视黄老为道家宗祖,后世道教相承,并无疑义。东汉后道教创生,流派虽杂,而实有清楚脉络,应上承道家学派而来。外人论道教与道家无关,直是妄说。道家留给道教的遗产,既有理论的学,也有实践的术。道家与道教,既是二,也是一,不一不二,亦一亦二。
二、道教所继承的儒家衣钵
闻一多揭示出:道家的全部思想是从灵魂不死的观念推衍出来的,以儒道二家对照了看,似乎儒家所谓死人不死,是形骸不死,道家则是灵魂不死。形骸不死,所以要厚葬,要长期甚至于永远的祭祀。儒家是重形骸的,以为死后,生命还继续存在于形骸,他们不承认脱离形骸后灵魂的独立存在。道家是重视灵魂的,以为活时生命暂寓于形骸中,一旦形骸死去,灵魂便被解放出来,而得到这种绝对自由的存在,那才是真的生命。儒家重形骸,认为脱离形骸的灵魂不能独立存在,死人形骸不死,所以实行厚葬和祭祀。
从这一点上说,道教完全继承了儒家的衣钵。汉唐道教宣讲形神不离方可不死,或即源于儒家不承认脱离形骸后灵魂的独立存在,道教的法术太阴炼形,或许所依据的即是儒家死人形骸不死的传统理念。
道教斋醮科仪(资料图)
道教斋醮科仪的历史渊源与儒家礼乐文化脱不了关系。
儒家礼乐文化有神道设教的传统,内含鬼神之说。儒家祖先崇拜的祭祀中,夹杂鬼魂信仰和仪式。祭祀仪式和祭祖成为儒家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注定儒家思想倾向于宗教事务。实际上,它们可以被看作儒家思想的宗教方面。丧葬祭祀等生命礼仪原来就是儒者的老本行,儒家礼乐文化中的宗教方面,基本被道教仪式继承下来。另外,秦皇、汉武到泰山封禅的主要目的除了祭祀天地,就是追求神仙不死,开创了利用儒家礼仪满足自己神仙不死信仰的新格局。
这种借用儒家祭祀礼仪来实现道教神仙不死信仰的手段和方法,也被道教科仪尤其是度亡仪式继承下来。《论衡解除》叙说汉代民间祭祀:世信祭祀,谓祭祀必有福。又然解除,谓解除必去凶。道教把儒家祖先崇拜祭祀与汉代及后来的民间祭祀相结合,逐步完善成一套宗旨在于报本孝祖、祈福求仙、解灾除厄的斋醮科仪。这些斋醮科仪,如果要追本溯源,就在儒家礼乐文化身上寻找。而道教修养术,也以儒家《周易》作为理论支撑,借之广为宣传。正如傅勤家所揭示:至于儒家之《周易》,更为道教所奉为瑰宝。盖道教修养之术,尤必藉《易》说以宣传焉。
西汉陆贾抨击求神仙者,入深山,弃二亲,捐骨肉,有违儒家伦常。至东晋葛洪时仍有人责问:审其神仙可以学政,翻然凌霄,背俗弃世,烝尝之礼,莫之修奉,先鬼有知,其不饿乎!葛洪回应说:盖闻身体不伤,谓之终孝,况得仙道,长生久视,天地相毕,过于受全归完,不亦远乎?如果真能成仙了道,先鬼有知,将蒙我荣。且得道之高,莫过伯阳。伯阳有子名宗,仕魏为将军,有功封于段干。然则今之学仙者,自可皆有子弟,以承祭祀,祭祀之事,何缘便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祖先鬼魂岂非要挨饿?葛洪的答复也妙:成仙了道使身体不伤,这是永久性的孝,而且光宗耀祖,更何况修道学仙者并未绝后。也就是说,仙道并不违背儒家孝道。《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以大道的名义训导教民:吾晨夜周流四海之内,行于八极之外,欲令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静弟顺,天下安静。这些全是儒家五常的内容,自然而然的与大道联姻了。
实际上,从汉代道教发生起一直到今天,都把孝道作为成仙的先决条件,完全接受了儒家礼教,因而有所谓忠孝神仙之说。道教戒律中也充满儒家礼教的规定。在底层民众社会,儒家礼教往往是通过道教仪式、法术以及劝善书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以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教化得到贯彻实施。历代思想僵化封闭的儒生,对于道教的指责或者是出于无知,或者是唯我独尊的吃独食心态。实事求是地说,道教并没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价值体系,完全是从儒家那里吸取承接而来,因此,从根本上不会与儒家价值观冲突,道教不是儒家的对立面,而是儒家礼教的积极维护者和参与者。
人们常说儒道互补,而二者之所以能互补,是因为二者虽异出却同源,有基本的共同因素而可以相连结相渗透,相互推移和补足。所谓同源,即同出于原始的巫术礼仪。既然儒家和道家的源头都来自原始的巫术礼仪,那么,道教同时继承儒道二家的东西便是顺理成章、毫无障碍的事情。上面所说道教斋醮科仪继承发扬光大儒家礼乐文化也是因了巫术礼仪的缘故,换句话说,从巫术礼仪到儒家礼乐文化再到道教斋醮科仪,这是一脉相承的传统,中间圆融无碍。
柳存仁先生《道教为什么是多神教》一文,全从先秦及秦汉儒家身上找根源:人神溷杂,在古史和儒教的经典里常常混合的出现,不用说是会影响社会和民间一般的观感和信仰的,作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它先天地也脱不开这个偌大的樊篱的拘囿;长成以后的道教,完全或大部分承袭上述的这一个儒教和阴阳术数结合的崇拜系统,是不足异的。儒教的人神混杂和多神崇拜系统,为道教承袭,作为多神教的道教,即产生于这个偌大的樊篱之中,此即道教为什么是多神教的儒家思想背景。
阴阳五行的思想理论,从汉代起,这一理论被儒家学者广泛地运用于五经的研究和解释。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一个儒家学者能逃避用这一理论来粉饰他们的思想;在汉人著作中,全部或部分地讨论这一理论的书籍占了《汉书艺文志》所列全部书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关于这个主题有23篇文章,占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所在类别中所有文章的一半。董仲舒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成功地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他的成功显然与有效地运用这一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道教所直接继承的,正是经汉儒消化运用的阴阳五行思想,换句话说,是结合了阴阳五行思想的儒家思想。而汉武帝所要独尊的儒术,据潘雨廷《道教史发微》的看法:已与孔子本人的思想有相当的距离,且已综合齐燕方士所形成的方仙道。顾颉刚也独具慧眼揭示:儒生和方士的结合是造成两汉经学的主因;皇帝有什么需要时,儒生们就有什么来供应。这些供应,表面上看都是由圣经和贤传里出发的,实际上却都是从方士式的思想里借取的。可见汉代道教与儒家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吸收,汉代儒学亦即所谓汉学,有力地推动了道教的形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儒家的生命伦理学对道教有深远的影响。远古人类的生命通常会遭受猛兽的威胁,需要抱团对付,而狩猎等滋养生命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抱团才能进行。在族群抱团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某种伦理关系,远古的生命伦理或即由此产生。《书经》卷四《周书康诰》告知说:惟命不于常。蔡沈注云: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天命是无常的,但与道德的善恶是密切相关的,善者得命,恶者则失命。注重道德生命的儒家,对道德与幸福长寿的关系,除了论说,也在礼仪中展示出来。譬如在举行冠礼时,就祝福并训教受冠者: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在举行成年礼时,告诫且祝福每一个人,只要你立身行事有德,上天定然保你寿考、黄耇无疆、景福、永受胡福。生命的长度与幸福,建立在伦理的价值意义上,道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仪式上都完全继承了儒家的这套衣钵。
深知儒家对于道教存在发展的重要性亦即保护伞意义,道教紧紧抓住儒家不放,投桃报李,予儒家代表人物以神仙名分,《真灵位业图》中,第三阶位的左位便有太极上真公孔丘,明晨侍郎三天司真颜回。如此一来,道教与儒家的关系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天衣无缝,就算是遭到儒学老冬烘的万炮轰击,道教亦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三、墨子缘何被列入道教神仙之林?
资料图
春秋战国时,理性主义高扬,但社会上仍有人力图证明天的意志与鬼神是存在的,这从《墨子》的《天志》和《明鬼》等篇章即可看出。墨子的尊天、明鬼思想为道教所吸取,道教并将某些神仙方术依托于墨子名下,把墨子列入神仙之林。《神仙传墨子》讲述墨子遇神人,表示愿得长生,与天地同毕,于是神人授以素书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凡二十五卷。墨子拜受,撰集其要,以为《五行记》五卷,乃得地仙。《神仙传刘政》称其治墨子《五行记》。《神仙传孙博》也载其治墨子之术,能使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十里。
此所谓墨子之术,当即墨子《五行记》的变化之术。《五行记》的变化术又称五行之道,九灵子、太阳子、太阳女等皆修五行之道。《抱朴子内篇遐览》曾说起过:其变化之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本有五卷。昔刘君安未仙去时,抄取其要,以为一卷。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含笑即为妇人,蹙面即为老翁,踞地即为小儿,执杖即成林木,种物即生瓜果可食,画地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厨,兴云起火,无所不作也。道教的变化方术即托名《墨子五行记》。
另外,道教炼丹术也有托名墨子的。《抱朴子内篇金丹》记载墨子丹法,用汞及五石液于铜器中,火熬之,以铁匕挠之,十日,还为丹,服之一刀圭,万病去身,长服不死。章太炎曾经指出道教依托墨家,墨子学派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王明先生对此评论称:章太炎说黄巾道士,其术远法巫师,近出墨翟。所说虽非确切,也不完备,但是却有一定的理由。并揭示说:墨子所主张互助、互爱、互利的思想,自食其力的观点,都是墨学的优秀传统。到后汉中晚期,又被原始道教经典吸收进去,成为道教思想精华的一部分。从现存五十七卷《太平经》残书里,可以看到它的有关社会政治的一部分言论是从墨子思想演变来的。由于墨学演变为原始道教经典中一部分社会政治思想,它的内容比较丰富和深刻起来。就它思想的继承性说,它是墨学流变。
《道藏》三清像版画 局部(资料图)
墨子一派的鬼神思想及科技成果,皆为道教所继承。《元始上真众仙记》中,墨子封为道教的岷山真人。《真灵位业图》中,墨子排列在神仙世界第四阶位的左位。道经中有托名墨子所传者,如《墨子枕中记》等。《墨子》十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栾调甫《墨子要略》说:至明正统十年刊行《道藏》,世遂重见十五卷之全书。《墨子》免于亡佚,全赖《道藏》保存的功劳。毕沅《墨子注》叙曰:本存《道藏》中,缺宋讳字,知即宋本。明《藏》本源出宋《藏》,而且没有明清诸翻刻本以意改字之病,良可珍贵。故王念孙《读墨子杂志叙》曰:是书传刻之本,惟《道藏》本为最优。由此也可见道教对《墨子》一书的高度重视,视其为思想理论和方术的来源之一。
下篇:从长生不死到政治预言 土生土长的道教因它们而兴(图)
学者简介:李刚,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中国道教的研究和教学。
*注:本文节选自第二届昆仑高峰论坛李刚教授发言,凤凰国学获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标题、文内小标题系编者所拟。原标题:道教发生的思想渊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道教与道家原是两码事?学者撰文理清源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