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李鸿章的爱女李菊藕22岁了但还没有出阁,这可把李鸿章给急坏了。
在那个女子普遍十几岁便出嫁的年代,很少有千金小姐到这个年纪还没成亲的。
为了迅速把女儿嫁出去,李鸿章开始四处寻觅金龟婿,这一找,就找到了刚刚回到京城的张佩纶身上。
1.
张佩纶1848年出身于耕读世家,6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张佩纶多年来坚持刻苦攻读,20多岁时便高中进士,称得上年少有为。
做官多年来,张佩纶始终两袖清风,直言劝谏,是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不过,也正因为张佩纶的性格直来直去,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前,张佩纶全力主战,并详尽陈述了清军能够获胜的理由。
结果在有心之人的设计下,张佩纶以文臣之躯被派去领兵打仗。由于敌我实力实在悬殊,加上清廷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致使后来福建海战不幸失败,福建水师也全军覆灭。
这次战败的责任由张佩纶一人背锅,之后,张佩纶被革去官职,发配到东北一带流亡,一直到1888年才被恩准回到京城,转为李鸿章的幕僚。
此时的张佩纶,已经年过40,刚刚丧妻,还要养活两个儿子。按理说,以他这种条件,是绝对配不上容貌端庄、出身名门、尚未成婚的李菊藕的。
但是李鸿章偏就是看中了张佩纶的才华和血性,坚持要让他做自己的女婿。
李鸿章的妻子赵小莲一听说此事立马来了脾气:你这个老糊涂虫,好好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囚徒当续弦?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李鸿章十分尴尬,连连解释:佩纶非常有才华,我怎么可能害女儿呢?
看父亲如此被动,李菊藕倒是不好意思了,她走上前去,劝说母亲:既然爹爹已经答应了,再去反悔就不好了。我相信以爹爹的眼光,选的人一定不会差。
赵小莲看女儿也这么说,只能叹了一口气,默许了这门婚事。
2.
没过多久,40岁的张佩纶便和22岁的李菊藕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由于在外人看来两人过分不匹配,还被清代诗人刘体仁在诗中讥讽: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
虽然不被人看好,但好在李菊藕和张佩纶的感情还是非常不错的。李菊藕丝毫没有名门之女的骄纵之气,她把家庭事务料理得妥妥当当的,经常和张佩纶一起作诗、弹琴、煮茶、弈棋,两人称得上精神同频,灵魂相吸。
据说,李菊藕非常喜欢历史,对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张佩纶毫不吝啬地夸赞妻子:老吏断狱,识力甚辣!
几年后,张佩纶夫妻两人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女孩是独立女性张茂渊。
如果日子始终这么岁月静好,倒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但是,清朝末年,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大环境,张佩纶也没有办法视而不见。
只是他的忧国忧民并没有落于实处,只能依靠唉声叹气、借酒消愁来消极应对。这导致他的精神越来越差,身体越来越糟。
李鸿章为此还多次写信劝慰:素性尚豁达,何竟郁郁不自得?忧能伤人,殊深惦念,闻眠食均不如平时,近更若何?
但张佩纶显然没把李鸿章的话听进去。五十五岁这年,张佩纶抛下爱妻和幼子,撒手人寰。
3.
张佩纶的死,让当时年仅37岁的李菊藕坠入深渊。此时李菊藕的父母均已去世,她只能独自一人带着7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艰难求生。
虽然李菊藕拥有一身才华,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施展。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培养孩子,让他们拥有自立的本领,将来振兴家族,不要坐吃山空。
但李菊藕的教育方式却十分怪异。
她不让儿子张志沂出门,逼着儿子穿女孩子的衣服,好打消他出门结交狐朋狗友的可能。
她逼着儿子每天背诵大量诗文,如果背不出书,就要罚跪、杖责。
要知道,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张志沂背的那些书,后来完全派不上用场。李菊藕却丝毫不去盘算。
1912年,李菊藕因为肺炎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强势的母亲带出来的孩子,性格上往往会出问题。
长大后,张志沂彻底放飞了自我,他不仅胸无大志,坐吃山空,还沾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最终败光了祖上的产业,成为了十足的纨绔子弟。
如果张佩纶和李菊藕泉下有知的话,不知该有多伤心。
4.
纵观李菊藕由淑女变虎妈的人生历程,实在让人感到可惜可叹。
她非常有才华,也很懂得惜福,不矫揉,不造作,不挥霍。
她的丈夫,也是她所心仪之人,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可望而不可即的好运气。
遗憾的是,她的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了过去。
李菊藕可能到死也没搞明白,她对儿子张志沂单一封闭的教育方式,会为儿子的一生埋下不幸的种子。
很多时候,提升认知能力,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比奋斗本身要更重要。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父母都有鸡娃思想,恨不得为孩子规划好一切,剥夺他们的天性和自主意识。最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父母的控制欲望杀死,放弃了对未来的筹划与渴望。这难道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吗?
与其逼着孩子活成模板,不如引导孩子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视野与格局。
毕竟,成长始于自我觉醒,进步源于自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