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你知道吗:历史上除文状元还有一类“状元”也很厉害 一旦考上富贵不愁的相关内容:首先,从制度上来看,清朝沿袭了明朝末年的考试程序和方法,并且,对武状元选拔的重视程度,却比明朝高出了一大截。清朝的武官虽然还是以武功为主,对文化课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科举出身的人数却出现了大
核心提示:
首先,从制度上来看,清朝沿袭了明朝末年的考试程序和方法,并且,对武状元选拔的重视程度,却比明朝高出了一大截。清朝的武官虽然还是以武功为主,对文化课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科举出身的人数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且在军队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此外,当时的清政府重视武举考试,制度严格考试形式公正,所以,很多民间的习武之人,都非常乐于参加武举考试。以至于,清朝武举人的选拔,为其政府统治供给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一些我们熟知的杰出人物。并且,在清朝时期,武举人考试也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童试,即在县级政府地区进行的考试,考中的人被称为武秀才;
第二等级是乡试,这个考试在省级进行,考中的人为武举人;
第三等级是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第四等级是殿试,这是终极的较量,只有武进士才有资格参与这次考试,而考试最终决出前三名,第一名肯定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是一甲。
而且,殿试考试中的前三名武者统称为鼎甲,会得到赐武进士及第的资格。而剩余参加考试的人,前十多名称为二甲,将给予赐武进士及第的资格。二甲以下的人都属于三甲,将得到赐同武进士出身的资格。
在这些考试中,殿试的级别最高,一般情况下由皇帝亲自作为主考官,听起来规格就不一般。在考试成绩揭晓之后,会在太和殿唱榜,不仅会说出具体的中榜任命,还会将榜单悬挂在长安门外,向群众展示。同时,武状元会获得皇帝赐予的盔甲。考试结束后,将由巡捕护送武状元返乡,以展示恩荣。
第二天,兵部还将举行规模宏大的会试宴,赏赐武状元盔甲和腰刀等奖品,其他进士将会得到若干赏银。在清朝时期,科甲等级的差别比较大,同样是武进士,一甲到三甲的荣誉和等级相差很多。当然,无论是文还是武,当上状元肯定是最出风头的那一位。因为,中了武状元的人,可以在三日内,身穿盛装,挂彩,上街夸官,即:出去溜达一圈,显摆显摆自己的成绩,春风得意劲儿想想就觉得风光十足。
在经过殿试选拔之后,通常会进行官职的授予工作。
在顺治三年的时候,丙戌科是清朝武举的第一科,武状元将被授予在正三品的参将职位,武榜眼授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是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是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是从五品的署守备。
不过,这些规定到了康熙年间,则产生了一些变动,殿试位于三甲以上排名的武举人,其中一半授予营职是直接带兵打仗的官员,另一半授予卫职做皇帝的宫廷侍卫。到雍正五年,武状元授予御前一等侍卫,榜眼和探花是二等侍卫。在二甲中的前十名授予三等侍卫,其余的则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
自雍正以后,历代朝廷对武进士的授官情况多少都有些变化。不过,在授予的品阶上,与康熙年间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此外,在清朝各级别的武举人考试,一般都是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考试录取一定名额的考生。当然,也有额外增设的一些名额,这属于恩科,是在常科之外的配额。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恩科、恩额,主要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其目的在于笼络人心,吸引更多的英勇人士为其效命。清朝时期考试的方法与明代基本相同,分为一、二、三场,前两场主要是考弓马技勇,名为外场;三场则是考理论知识,主要是策论武经,为内场。
到了嘉庆年间,考虑到很多武人不善于文,所以,很多人文科考试的成绩就很惨淡,即使在外场成绩突出的考生,也都因为内场考试不合格败下阵来。于是,统治者就把策、论考试给废除了,改为默写《武经七书》中的一段文字,即:写个一百来字就行了。
然而,这样的改革,让武举人考试中的内场变成了一种形式,使得武人的文化水平越来越低。
在当时的社会,多歧视武人,这么一改,武人们更是被别人看成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使得武举人的地位更是大不如从前了。
其实,在早期康熙也注意到了,将文武考试分开,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他曾经要求,打破以往的文武考试界限,允许武考生和文考生交叉考试,也就是武科举人可以改考文科进士,文科举人也可以改考武科进士。
康熙认为文武兼备才是真人才,但实际上,文武两科交叉考试的人非常非常少。而且,文武两方阵营壁垒都越来越高,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所以,文武兼备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此外,对于具体的录取名额,清朝的各级考试单位都有具体的要求。
康熙二十六年的时候,武乡试录取人数大约是文乡试的一半,全国一共录取840人左右,其中,河北省108人,其余各省在60名不等,会试的录取大概在200人到100人之间。基本上,录取的比例在10%左右,所以,考取武举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清代的武举人考试,一直贯穿于其统治时期,在鸦片战争以后,战事频发,多以失败告终,这才将清朝武举人无法适应新时代战争的弊端显现了出来。因为,传统的长矛、大刀,已经无法跟火器、轮船相抗衡,且士兵的基本素质以及军事思想较为落后,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甚大。
由此,清朝内部改革武举人考试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荣禄就是第一个提出废除武举人考试制度,改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的建议。但是,因为没有得到朝廷众臣的积极响应,使得这个好提议没有被采纳。直到光绪二十七年,武举人制度才被废止,但实际上已为时已晚,十年之后,大清朝覆灭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你知道吗:历史上除文状元还有一类“状元”也很厉害一旦考上富贵不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