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和上官婉儿是什么关系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是武则天身边一位非常著名的女官,她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位才女。而狄仁杰也是武则天身边众位大臣中,深受武则天信任的一位大臣。而在有一些影视剧中,把狄仁杰和上官婉儿两人放在了一起,这种设定在历史上真的有可能吗?历史上狄仁杰和上官婉儿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故事呢?

1.狄仁杰和上官婉儿真的有有关系吗

武则天在位时期,身边有两个超级得力的助手,这二人辅助武则天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二人,便是狄仁杰与上官婉儿。

作为武则天身边的名人,狄仁杰是统领百官的宰相,被武则天敬称为“国老”;上官婉儿是掌管皇帝诏令、有着“巾帼宰相”之名的才女。由于二人算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在工作上分别负责对内和对外,给人一种“才子佳人”的感觉,于是有不少人们就开始在狄仁杰与上官婉儿身上加戏。

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李冰冰饰演的上官静儿角色,便是以上官婉儿为原型,在影片中,狄仁杰与上官静儿产生了一段感情。作为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电影,这样打造人设无非是让影片更具看点。而且通过改名巧妙避开了上官婉儿,但仍然造成不少人对狄仁杰和上官婉儿关系的误解。如果认为历史上的狄仁杰与上官婉儿关系匪浅,那可真就大错特错啦!

让谣言不攻自破的第一个理由,便是年龄。事实上,狄仁杰出生于公元630年,上官婉儿出生于公元664年,两人有着长达34年的年龄差距。

2.其次再来看看狄仁杰与上官婉儿两人的经历与时间交叉点

狄仁杰于天寿二年(691年),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最后这个职位,就是武则天时代的宰相,而这是狄仁杰第一次坐到宰相之位,真正成为在武则天身边的助手。691年的狄仁杰,已经是61岁的年龄,这在古代已算是高龄。

我们再来看看上官婉儿。上官婉儿14岁时来到武则天身旁,此时48岁的狄仁杰还在大理寺做“判官”。当上官婉儿得到武则天许可,处理奏章、参与政务之时,已到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此时的狄仁杰66岁,早已进入暮年。但此时狄仁杰与上官婉儿并无交集。

691年坐上宰相之位的狄仁杰,在第二年的公元692年便被酷吏来俊臣诬告,贬为彭泽县令。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得到重用之时,狄仁杰并不在武则天身边任宰相。直到公元697年,狄仁杰才被武则天再度启用,调入中央二度任命为宰相。

过了一年,在698年,68年岁的狄仁杰又被武则天任命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反击突厥的袭扰。公元700年,狄仁杰才被武则天任命为内史,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年9月,狄仁杰与世长辞。

根据上述时间线来看,狄仁杰与上官婉儿真正有交叉的时间点,仅仅是697年。这一年,可以说是二人真正共事的时间点。这一年,狄仁杰67岁,上官婉儿33岁。

作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狄仁杰与上官婉儿当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最近我看了一部描写狄仁杰最后一年的最后一案的小说,叫做《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这部小说当中,同样出现了二人,不过其内容尊重了这一历史事实,非没有给狄仁杰和上官婉儿加戏,让二人以正常的同事关系出场,在武则天身边的二人,常常论辩与交锋反而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二人更为写实的一面,读起来也酣畅淋漓。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如果拿着经过演绎加工的作品当作历史去了解、去看待,这就有点走偏了。毕竟,狄仁杰与上官婉儿这样世所罕见的历史人物,应当用正确的历史观去评价。更何况,30多年的年龄差距是客观存在。

3.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斩上官婉儿于旗下。后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

景云二年(711年)七月,复封为昭容,谥号惠文。但据2013年9月出土的墓志铭可以确定上官婉儿是被葬于景云元年八月,其墓志盖上已刻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即可确定在上官婉儿死后不久,也即被葬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其昭容的称号而不是史书上记载的死去一年后的景云二年七月。

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但据张说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结合墓志内容推测,应该是太平公主上表请求编集文集。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