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印象中,曹操是北方霸主、一代枭雄。无论从他的政治、军事行动,还是诗歌创作中表露出的心志,都能看到这位雄主的意气风发。但鲜少有人注意到,曹操在创业早期也曾无比艰难。
就是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初始阶段,曹操非但没有比以往轻松,反而要伏低做小、左右讨好。或许有人会问:曹操能在乱世初期快速崛起,不正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带来的诸多好处吗?为何在一开始,他过得却如此艰难呢?
这不得不提到,曹操迎奉天子后,到底面临了哪些压力和难题。
壹
袁绍的压力
第一个向曹操发难的,正是他的保护伞袁绍。本系列前一篇已指出:献帝东归洛阳,袁绍也是赞同的;且早在毛阶、荀彧之前,袁绍的谋士沮授便已经向他提出了真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见《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记载: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尽管袁绍大悦,将从之,但他还是未能实现这个计划?从时局来看,不外乎这么几点理由:
首先,袁绍暂时抽不出精力。正如他自己所说:冀州方有北鄙之警。献帝东奔期间,正是公孙瓒与袁绍互相拉扯的关键时刻;公孙瓒成长于边地,战斗力剽悍,是袁绍一统河北期间的最大刺头。而问题的关键是,袁绍不仅要面临公孙瓒的虎视眈眈,还得分出精力来镇压这边闹情绪的小弟臧洪。
张邈之弟张超,曾为臧洪故主,后与张邈与陈宫等人联合背叛曹操,改奉吕布为主。曹操重新夺回兖州后,灭尽张超三族。而在此之前,臧洪为了拯救自己的故主,曾多次向袁绍请命,均未获得准许。东汉时期,士人为旧主复仇已成一时潮流;眼见张超被杀,臧洪心态崩溃,以东郡为根据地反抗袁绍。又因为东郡原是曹操老巢,后来被分配给了臧洪,所以此地仍有充足的粮食与军械储备,以至于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
其次,袁绍与汉献帝有旧怨。他与董卓的分歧,正始于少帝之废立。汉献帝这边刚登基,袁绍便拉了一伙关东军阀搞事情。后来,袁绍还曾打算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只是后者世受皇恩,不肯加冕,袁绍这才有了挟天子的打算,是以他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的;加之公孙瓒、臧洪捣乱,袁绍最终未能在第一时间内下定决心。
当然,袁绍没有立即去做,也很可能是因为,他想摘曹操的桃子。君不见,汉献帝前往许都后,袁绍不止一次提出:把天子弄到自己的地盘上来。但曹操也不傻,他辛辛苦苦、用尽手段才弄来的王牌,凭啥说交就交?
袁绍想要,曹操不给,两人之间的隔阂就更深了,这正是袁绍带给曹操的压力。彼时,曹操立足未稳,仍需盟友袁绍支持,以至于后者还能时不时恐吓一下曹操。
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建安)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曹操主动把大将军让给袁绍,足见其能伸能屈;而与之相比,袁绍的撒泼之举便显得有些幼稚了。
贰
董承的威胁
对曹操而言,袁绍的外部压力倒还不算什么,毕竟有袁术、公孙瓒、黑山军张燕在,两人还需要一致对外;真正令曹操头疼的,反倒是迁都到许的汉献帝。须知,汉献帝不是孤家寡人,他是带着自己的小朝廷来的。这其中,不乏有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名士、大儒;当然,对曹操最有威胁的,正是董承。后者率领的西凉军残余力量,让曹操难以将势力顺利渗透到后宫当中。
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记载: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这是网络上流传颇广的一个梗。汉献帝一句话,如何能吓得曹操汗流浃背、俯仰求出?首先能肯定的是,这件事必然不是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之后,那时的曹操就算没有统一北方全境,但也击败了袁绍,实力暴涨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这件事只可能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之前。
那时,曹操虽然在朝中插满亲信,却无法对后宫中的汉献帝如何,盖因国舅董承早早复制了宫中宿卫;曹操进宫要见汉献帝,相当于把身家性命交到董承手中。若此时的董承能下定决心诛曹,曹操未必能留个囫囵之身。于是,这才有了曹操看汉献帝脸色的经典名场面。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曹操在迎奉天子入许时的窘迫境地。那么,后来的曹操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叁
战争、名义与地位
纵观曹操一生,他所赢得的胜仗,不仅仅让他得到了地盘、战将与诸多人口这么简单,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还在于:曹操能借此蓄势、养名,进而一步步提高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与话语权,并最终为自己的僭越之路扫清障碍。
与诸葛亮、司马昭相比,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借战争为由,转嫁政权内部的不合声音,将矛头先一致对外;曹操征讨中原群雄、诸葛亮屡次北伐、司马昭兴兵伐蜀,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了声名大义。其逻辑在于:谁主持战争,谁就拥有更大的话柄;倘若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与其他人享受胜利果实,主持者的威势、声名就能进一步得到上涨。
曹操初迎献帝,内忧外患,并没有着急解决董承这个不稳定因素;相反的是,他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天子诏令,或遥控吕布、刘备、孙策夹攻袁术,或是亲自出手,相继解决吕布、张绣等敌人。
在取得胜利后,曹操的军事实力不仅更上一层楼,还能助长其在朝堂中的威望;这正是曹操明明早就当上司空、位列三公之一,却仍等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彻底平定北方以后,才光明正大恢复丞相之职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理可知,曹操擅杀名士的前后阶段,也必然伴随着胜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扫除袁氏余党,进大汉丞相,后诛杀大儒孔融满门;建安十六年(212年)曹操平定关中,于次年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旋即饮药自尽,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及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取汉中,又封魏王,同年六月,河北高士、清流代表崔琰下狱而死。
打一次胜仗、再宰个有分量的名士杀鸡儆猴,曹操的政治地位就能顺利向前一步。建安五年(200年)前后,曹操相继解决袁术、吕布,大定河南;而他选择的对象,正是偷偷在私下底搞小动作的董承。
话虽如此,董承也未必就是忠臣;抛开《三国演义》的滤镜,董承这个边地军阀,同样是个不怀好意的野心家。至于其中原委,敬请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