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是袁绍的主要谋士之一,洞察时局,颇具先见之明。但就是这么一位极具才华且忠心耿耿之人,最终却命丧于为之效力的袁绍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老板《三国演义》中的田丰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袁绍初次登场就万众瞩目、光彩照人——不光形象好、气质佳,且还头顶着四世三公的桂冠与头衔。不管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个大有来头的重量级人物。
为了扩大影响而便于攫取权利,袁绍本人也动不动就将他那个四世三公的家谱拿出来显摆。
你还别说,这招在当时还真就管用。特别是在董卓专权、倒行逆施之后,袁绍凭借这种自带光环的祖荫与自身的实力,登高一呼,响应者众,自然当仁不让地荣登武林盟主的尊位。
结果大家都知道:袁绍这个盟主带领一帮各怀异志的乌合之众,被兵强马壮的董卓打得丢盔卸甲、连遭败迹,最终作鸟兽散。
官渡之战前,面对实力远比不上自己的曹操时,袁绍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结果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烂,不但输掉了所有的地盘与家底,甚至于还搭上了自己与几个儿子的性命。
如果袁绍一开始就能采用田丰的策略,又何至于一败涂地?
曹操在征讨徐州的陶谦与刘备时,田丰曾建议袁绍趁曹操后方空虚之际,出其不意、避实就虚,举兵袭取许昌。优柔寡断、反应慢半拍的袁绍原本并无进取之心,但又觉得田丰的话似乎很有道理,或许真的机不可失?于是便勉强答应出兵攻打许昌。
偏偏这个时候,袁绍的爱子患了疥疮。这原本就算不上多大点事,可袁绍却以此为由而打起了退堂鼓,白白错失了击败曹操的最佳窗口期。
曹操字孟德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时机稍纵即逝,等到曹操已经攻下了徐州,袁绍这才反应过来,本着亡羊补牢的心态,决定起兵讨逆,务必一举剿灭曹操。
在征讨曹贼之前,袁绍命大才子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檄文,拿曹操的出身开涮,说曹阿瞒的祖父是太监,父亲则是被太监收养的贱货,属于来历不明的黑五类分子……总之一句话,曹操你就不是个东西,我四世三公在心理上要压你一头。
看看,仗还没打,袁绍就先过了一把嘴瘾。
田丰则认为:曹操刚刚打了胜仗,军心方锐而士气正旺,此时不宜与曹军交战。
袁绍好不容易才攒足了决心与勇气要与曹操决一雌雄,偏偏这个时候田丰又跳出来反对,这不是自找倒霉吗?
果然,好胜心切、急于求成的袁绍勃然大怒,命人将这个不识时务、没点眼色的田丰看管起来,现在没功夫理会,等待日后发落。
如果换作一般人,面对如此不纳忠言而刚愎自用的主,最好的办法就是闭嘴。偏偏这个田丰还是个一根筋,秉承文死谏、武死战的宗旨,在狱中还要上书,极力劝阻袁绍第二次与曹操开战。
当时的袁绍,号称起兵七十余万,大有踏平许昌之势。但吃牢饭的田丰却上书说:此时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
袁绍的另一谋士沮授也持相同的观点,提醒袁公三思而后行。
袁绍身边的幕僚,更多的则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袁绍听不进忠言,反而采纳逢纪的馊主意,以慢我军心为由重责二人,且将沮授也一并给关押起来: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
这一仗袁绍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恼羞成怒的袁绍无以发泄心头之恨,下令处死乌鸦嘴田丰。
这里有段小插曲:狱卒得知袁绍大败而归后,告诉田丰,说主公当初不听先生之言才遭此惨败。现在大家都知道您才是对的,应该马上就可以自由了。
但深知袁绍秉性与为人的田丰却不以为然,戚然说:主公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田丰果然因此而丧命。
同样是囚徒,沮授比田丰的运气似乎要好上那么一点点。袁绍将之下狱,而曹操却释放了他。
曹操听闻过沮授的名声,甚为爱惜,有心将其收为己用。哪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沮授根本就没打算投靠曹操,并欲趁乱逃跑,最终被曹军用箭射死。
自作孽,不可活。袁绍的失败,可谓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只可惜了田丰、沮授这样的忠贞之士。
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这个问题上,郭嘉就显得比较明智。
郭嘉也曾是袁绍的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留心观察,发现袁绍其实盛名难负,终究不是成就大业之才。虽说他也想仿效周公,却根本不知道如何识人与用人。于是毅然投奔曹操而去。
一个原本是为己所用者,到头来却成了自己的敌人,并利用自己的缺点而成功地战胜了自己。这就是郭嘉与袁绍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妨看看郭嘉在曹操面前是如何剖析与界定故主袁绍的: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多谋少决、专收名誉、听谗惑乱、是非混淆、好为虚势,不知兵要等等。
郭嘉字奉孝
看看吧,在强敌曹操面前,袁绍仿佛变成了透明人一般毫无隐秘可言;加之那些真正的有用之才杀的杀,逃的逃,谁还愿为之效力?而曹操又是超人一般的存在,袁绍焉有不败之理?
按史书《三国志》的描述,袁绍大败之后,对手下人说: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小说《三国演义》为了达到有血有肉形容生动的艺术效果,特意添加了一个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小人逢纪,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说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袁绍大怒:竖儒怎敢笑我!于是立马派人去杀掉了田丰。
曹操的幕僚荀彧曾这样评价过袁绍的智囊们: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立,必生内变。
后来的事情果真如此。可见知识分子历来擅长于窝里斗。
如果田丰能够像郭嘉一样及时跳槽,换一个像曹操、刘备或孙权这样的老板,结果又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