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什么意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清:清楚,明白。

它出自于:《旧唐书》:“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意思是:累朝铨定的事物,一定十分周详。先生为何还有疑问,而不为之申诉。

例句:我们要牢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古语,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不要忽视别人的意见。


相关故事:

唐朝的元澹,字行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撰写《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学者的推崇。有一次,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以便行用。

元澹就和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编成五十篇,加上注解后呈送唐玄宗。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如今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撰过的本子,使用到如今近千年。更何况,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

如今要用魏征的新本子,还加上注解,恐怕不妥当。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对这样的做法很不满,就写了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解,文章的题目叫《释疑》,用的是客人和主人对话的形式。先是客人提出问题:《礼记》这部经典,西汉戴圣编撰、东汉郑玄加了注的本子,和魏征加工整理的本子,究竟哪个好?

主人回答说:戴圣编撰的《礼记》本子行用于汉末,以后经过许多人修订、注释,这当中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少,魏征正是嫌它冗长繁杂,所以重加整理,去粗取精。谁想到那些死守章句、墨守成规的人竟会反对!

客人听后点点头,说:“当局称迷,傍观见审。”就是说好比下棋一样,下的人倒看不清楚,而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后来,人们从此故事中引申出“当局者迷”的成语。


寓意:

元澹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不要“当局者迷”,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看不开的事情,或者是难题,其实,很多时候困扰人们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人们自身的执念把自己逼进死胡同。不妨先冷静下来,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者想象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你会怎么做,实在不行索性请个“旁观者”帮你出谋划策,看到本质的原因,进而走出困境。


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