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诗坛享有盛誉,但一生未能入仕。不是他淡泊名利不想报效朝廷,我翻阅了他的简历,发现孟浩然享年52岁,他从25岁就开始求取功名,直到49岁还应招进入了荆州长史张九龄的幕府,但是一直得不到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但我认为,孟浩然其实不具备当官的材具,理由有四:
好走捷径,做事不踏实
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但唐朝同时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破格提拔的事也是比较多的,比孟浩然年轻的李白就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破格进入翰林院的。
孟浩然年轻时便有诗名,25岁时,他离开家乡襄阳,漫游全国,结交了不少权贵名流,希望有人从中引荐,博得一官半职。白天相携游山玩水,晚上莺歌燕舞,唱和酬酢,十分的快意风流。可是倏忽12年过去了,干谒之路竟一事无成,可见觥筹交错之间都是戏言,这样的朋友是靠不住的。也不能怪朋友们不肯帮忙,学历是门槛,你没有一本官方的证书,任凭你说有经天纬地之才,何以证明呢?
37岁了,孟浩然似乎有所醒悟,于是来到长安,第二年参加了科举考试。孟浩然能够直接参加京试,应该也是走了门路的,正常流程是院试、乡试、省试、殿试,先考中秀才,然后才有资格考举人、进士,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就像游戏闯关一样。
孟浩然是第二年参加的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我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举荐人的分量不够,那时候的风气,考试之前要先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朝中显贵,得到首肯,考中的希望更大些。王维能够考中状元,就是事先得到了玄宗弟弟岐王的帮助,定名次时又得到了九公主的积极干预。孟浩然的荐举人估计法力有限,或者推荐的力度不大,不够卖力。当然最大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实力不够,考试成绩不好。孟浩然诗歌写得好,但是策问、儒家经典的造诣如何呢?多半是个偏科的主。
果真如此,那么孟浩然不愧为诗星,当官员却不一定合格。就像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甲骨文泰斗,作为官员却不怎么被世人认可。我们非常尊敬的作家路遥,写出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等伟大的作品,但让他担任作协领导肯定是强人所难,至多是个名誉而已。贾平凹如何,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情商不高,放不下身段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唐朝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毫无疑问是邦有道。孟浩然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出来为国家做点事,于是他经受住了将近20年的挫折,44岁的时候又抖擞精神第二次来到长安,这一次他认识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中书令(宰相)张九龄,献上干谒诗一首,就是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说,面对大好河山,浩然不禁心潮澎湃。如今政治清明,国家欣欣向荣,大家都在为国家做贡献,浩然怎么能置身事外不思进取呢?我也想大干一场,可浩然在朝廷没什么朋友,只能看着别人干得风生水起,而徒唤奈何了。
这首诗如果只是自明心迹,畅叙忧怀,绝对是一首好诗,这也是千百年来大家称颂不止的原因。但是作为一首干谒诗,不及格!最大的毛病是结尾,没有一点昂扬之气,还是觉得恨无知音赏,身段放不下来,还是有怨气,似乎张丞相理所应当提拔重用他。还有,既然有求于张丞相,诗句中却找不到一点这方面的影子呢?放到现在,人力资源部老总收到这样的自荐信,肯定也是直接丢进垃圾桶。
孟浩然真把自己当成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了,所以毫无悬念地,这首诗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倒愿意代张九龄回诗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后来的朱庆余就要高明得多,在《闺意献张水部》中,朱庆余自比小媳妇,手法委婉,但富有人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老师愉快地回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不就妥了。
临机慌乱,危机处理能力差
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每天面对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小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都需要临危不惧,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将社会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还有来自上级、同僚、下属的刁难或者刁民的无理取闹,都得能够沉着应付,方可保自身无虞。这是一个官员的基本素质,否则就要罢官,甚至杀头。
得遇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大人物,是每一个有抱负的人都希望得到的机会。但事情也有两面,弄得好,是遇见贵人,事业蒸蒸日上,弄不好则如遭遇滑铁卢,一生都很难翻身了。孟浩然和唐玄宗就有这样的一次偶遇,结果搞砸了。
《唐才子传》等不少书籍都有这样的记载:维待诏金銮殿,一旦,招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上欣然曰:朕素闻此人。因得诏见,上即命吟。浩然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
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次王维和孟浩然正在王维的官邸商讨文人风雅之事,外面突然传来:皇帝驾到!的吆喝,孟浩然一介平民,情急之下连忙躲到床下。皇上和大臣的谈话,老百姓岂可偷听,王维因此具报实情。玄宗一点也不恼,说这个人我一直听说的,叫他出来相见,并命他作诗。孟浩然诚惶诚恐,向玄宗行了跪拜大礼,然后吟了上文中的诗句。唐玄宗听了非常失望,命放归南山。
孟浩然的思维仍然不脱给张九龄干谒诗之窠臼,不但怨朝廷,怨朋友,还怨其皇上来了。这就问题大了。首先当然是应变能力差了,慌乱之中,口不择言,但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最本质的问题是孟浩然太渴望当官了,而且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是忧国忧民,出于公心。所以无欲则安,有求必乱。进一步讲,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国家的干才,也就不会这么慌乱了。有些人平时一套一套的,真正上了场面,撑不住。孟浩然就是这样的人。
就诗歌的题材和主题来说,因为孟浩然心中只有求官的念头,才会如此狭隘。他当初随便吟一首《春晓》该有多好: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玄宗是个爱才的皇帝,本身也有很高的欣赏水平。他的好朋友,李白也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求仕,也向权贵们和皇上献了很多诗歌,都比他写得好,最后唐玄宗对李白是降辇以迎,并赐翰林学士。
作风散漫,缺乏远大志向
孟浩然在外交游大半辈子,毫无着落,47岁时回到了家乡襄阳。韩朝宗时任襄州刺史,并兼山南东道采访使,负责向朝廷举荐良才。韩朝宗由于喜欢提拔后进,朝野风评颇佳,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时流传一句话: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孟浩然名声在外,韩朝宗决定举荐孟浩然,并相约一同赴京都长安,孟浩然答应了韩朝宗,却没有赴约。因为他觉得请托了宰相张九龄都没有效果,更何况韩朝宗?其实区别可大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韩朝宗举荐孟浩然是在履行公务,走的是正规流程,而孟浩然求助张九龄实际是走后门,凭的是私交。何况韩朝宗有举荐的主观愿望,而张九龄也许根本就不愿意帮忙。办事情关键是找对人,而不是职务越高越好。答应了韩朝宗却又不应约前往。孟浩然性情如此散漫,真要为官治民,估计也难。
还有一种说法,孟浩然那天正好与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吟诗,兴奋不能自已,欲罢不能,朋友提醒他去赴约,他却说,我正在兴头上,身心无比愉悦,那能管那种事。这再一次暴露了孟浩然的思想境界是不高的,他做官只是私欲,不是报国。孟浩然这样的认识水平和工作作风,怎么可能为君分忧,为民谋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