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无阙处的阙是什么意思

“略无阙处”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空隙。

这句话出自南北朝·郦道元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整句话的意思是: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这一句话是突出了三峡两岸连山,高山连绵不绝,犹如两堵高墙的特点。


原文节选

三峡1

2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重岩叠嶂4,隐5天蔽日。自非6亭午7夜分8,不见曦月9


注释:

1、三峡: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2、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4、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隐:遮蔽。

6、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7、亭午:正午。亭,正。

8、夜分:半夜。

9、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作品介绍: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于官宦世家,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它名义上是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

此篇即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题为后人所加。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作者介绍:

郦道元(472—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撰《水经注》四十卷。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