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是谁笔下的人物(婴宁身份)

蒲松龄的笔下,有一个极其爱笑的姑娘——婴宁,她爱花、爱笑,哪怕没有任何原因,她也能大笑起来。她曾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最终却再也不笑,成为世人眼中循规蹈矩的一个合格的妻子。

婴宁是蒲松龄描绘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也是他最钟爱的一个人物。蒲松龄赋予了婴宁美好的特质,比如她的美丽和她的天真爱笑。

婴宁和王子服第一次见面时,她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王子服看到这样美丽的女子,眼睛都瞪直了: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这样不知顾忌,足见婴宁容貌出众,看到一个陌生的男子盯着自己看,婴宁说他:目灼灼似贼。

这一次见面之后,王子服便像是丢了魂一样,回到家里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王子服从此相思成疾,心心念念只想着那天的那个女子。

家里人不知道王子服为什么生病,只能请医问药,还祭祀求神,驱邪赶鬼,但王子服的病却非但没有好转,还更加沉重了,他的身体很快地消瘦下去了。

王子服舅舅家的儿子吴生来看他,他才把实情相告。因为当天他是和吴生一起出游遇到的婴宁。

为了安抚王子服,吴生就编了一通话,说是一定能帮他找到那女子,为他求亲,王子服这才一天天的好转起来。

吴生并不知道当天见到的那个女子是谁,在王子服的催促下,他只能说那女子已经找到,是王子服姨妈(也就是吴生姑姑)家的女儿,还安慰他说,虽然两家有亲不方便成婚,但总会说服他们,他们会理解王子服的痴心把女儿嫁给他。吴生还编造了一个地址给王子服。

之后,吴生也不知道去哪儿找这个姑娘,只能拖着、躲着,不去见王子服。但王子服铁了心要找到这姑娘,别人不帮他,他就自己去找。

于是,王子服就按照吴生跟他说的地址找了过去,谁知还真被他找到了那个姑娘。

两人第二次见面时,王子服见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这一段的描写像极了李清照《点绛唇》中的情景: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之后,王子服见到了他的姨妈,这才知道女子名叫婴宁,是王子服姨丈的妾室所生。在姨妈的嘱托下,王子服带着婴宁回到了王家。

王子服姨母对婴宁的评价是: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说她少教训,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

书中多次描写婴宁的笑,比如,在婴宁家里,王子服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婴宁的养母曾斥责她: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婴宁于是忍笑而立。

王子服向她表白爱意,婴宁说:我们是表兄妹,亲戚之间自然有情,这爱还用得着说吗?王子服跟她解释自己说的是男女之情,不是亲人间的爱。婴宁也不理解。王子服告诉她夫妻之间,夜里要同床共枕,婴宁还回答他说:我不惯与生人睡。

这样一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姑娘,从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人和事。在母亲的安排下,她到了王府。

王子服虽然真有一个姨妈,但早已经亡故。原来,王子服的姨妈嫁入秦家,后来亡故之后,秦氏被一个狐狸精所爱慕,两人还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婴宁,秦氏之后死了。家人请求天师画了符贴在墙壁上,狐狸就带着女儿走了。

虽然大家知道婴宁是狐狸所生,刚开始还很不放心,后来确定了她的确是人,有肉身,有影子,便放下心来,给她和王子服操办了婚事。从此,婴宁成了王家的媳妇,王子服的妻子。

初到王家的时候,婴宁仍是一个爱笑的姑娘。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母促令出,始极力忍笑,又面壁移时,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婴宁的笑虽然有时候不合时宜,但多数时候,带给大家的是欢乐,因此,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在两人成婚当天,婴宁仍然笑极不能俯仰。

婴宁爱花,于是种了很多花,院子中有木香一架,原本就靠着西邻的院子,婴宁常常爬到上面采花,她的婆婆几次呵斥她也不听。

有一次,婴宁又爬到花架上去,被邻居家的儿子看到了。邻居儿子垂涎婴宁的美色,心中起了坏念头,又看到婴宁不避而笑,以为是婴宁对他有意。

婴宁指了指墙底,他以为婴宁在暗示自己,于是起了歹心,晚上便来到墙底,想要奸淫婴宁。可是聪明的婴宁只略施小计,便令他吃尽苦头,最终,邻居不幸被毒死。

邻翁便将婴宁告上了官府,虽然这件事最后以无事告终,可是,婴宁的婆婆却因此不快。她说婴宁: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我儿何颜见戚里?因为婴宁的爱笑,给王家惹来这么大一个麻烦,以后王家还怎么见人,王子服还怎么面对邻里?

王子服母亲的一番话其实并不算很过分,但从此后,婴宁便再也不笑了。王子服母亲又跟婴宁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但婴宁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笑要讲究时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笑的,在世俗伦理道德许可的时候,才是你能笑的时候。这对于一个爱笑的人来说,已经给了她致命的打击。从此后,她再也不笑。

失去了笑容的婴宁,瞬间黯淡无光,成为了一个世俗人眼中的好媳妇,却再也没有那种率性自然、张扬的笑声。

之后的婴宁,在一天夜里还哭了起来,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王子服,两人于是找到婴宁母亲的坟墓,和秦氏合葬,重新修缮了坟墓,按时前来祭拜打扫。

在文章的末尾,蒲松龄写下这样一句话: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婴宁的笑没有了,她的儿子又继承了她的笑。

只不过,不知道长大成人后,婴宁的儿子还能保持他爱笑的天性吗?

起初的婴宁,天真无邪又不谙世事,当她与王子服成亲后,逐渐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她的笑曾给人带来快乐,但却一再被母亲和婆婆等人制止,到最后,因为她的笑惹上了官司,害死了人命,她变得再也笑不出来了。

从爱笑到不笑,婴宁这种巨大的转变,是对世俗的服从和让步,她终于被磨平了棱角,这种变化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