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蟾折桂,舍我其谁”的意思是:科举登第,除了我还会有谁。
蟾:指月宫。攀登月宫,折曲桂花。旧时比喻科举及第。
表示自己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也带有夸耀的成分。
“攀蟾折桂”的意思:
解释: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登第。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价才觅着上天梯。"
译文:到今天科举登第,步金价才找到上天梯的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
“舍我其谁”的意思:
解释:除了我还有哪一个?舍,意为除了。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用法: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做的事,绝不退让。
“攀蟾折桂”的近义词:蟾宫折桂
解释:蟾宫:月宫。折桂:折断桂花。中国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处: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郤诜传》:"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译文:郄诜说:"我认为在贤良对策这方面,是天底下最好的。就好像是桂林中的一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
这句话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攀蟾折桂”的传说: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着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亮树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亮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亮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生到树上去了。
从此,每当吴刚快要砍光大树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谁拾获这片月亮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