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42岁的方孝孺被朱棣下狱处死。刑场之上,方孝孺看着亲友故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依然不为所动。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十族,也不肯臣服于朱棣。
方孝孺自幼聪慧,嗜书如命,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因此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小韩愈”。
他师从与刘基齐名的诗文大家宋濂,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便能做到学识通达。就连朱元璋都听说过他的大名,还特意召见过他。
方孝孺主张通过仁义来实现治国安邦。虽然这看上去有些理想主义者的浪漫,但是在那个战乱初定的年代,人心思定,仁义之道可谓是众望所归。
也正是因此,虽然他的理念与朱元璋背道而驰,但是朱元璋依然很看重他。朱元璋不止一次告诫太子朱标,方孝孺是个人才,以后一定要重用,要用到老。
没错,是以后重用,而不是现在。因为朱元璋想将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朱标,他甚至为了给朱标铺路,不惜背负身后骂名。明初三大案让朱元璋被骂了几百年,但是他一点也不后悔。
因此,虽然多次有人举荐方孝孺入朝为官,都被朱元璋给拒绝了。他对身边的人说:“还不到时候。”他要将重用方孝孺的恩德留给朱标,这样方孝孺必定对朱标死心塌地。
一个当爹的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不容易。
可惜天意弄人,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必然不是滋味。
也许是对朱标倾注了太多感情,所以朱元璋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储君。
朱元璋担心朱允炆年纪小、不懂事, 因此发福告诫,方孝孺有大才,一定要重用。
朱允炆继位后,第一时间便下旨召方孝孺入朝为官。不得不说,方孝孺此人有大才,文韬武略不说样样精通吧,至少都擅长。这点是齐泰、黄子澄等人无法比拟的。
由于朱允炆年幼,在朝政和学问上多有不懂之处,每次咨询方孝孺,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有时候朝臣的奏章朱允炆无法做出决断,也会让方孝孺代为草拟。
此外,方孝孺还主导了《太祖实录》、《类要》等典籍的编撰工作。
总之,在重用方孝孺这件事上,朱允炆确实是遵从了朱元璋的教导。
可惜,在如何对待自己那群叔叔这件事上,朱允炆就不听话了。朱允炆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向朱元璋保证,如果这些叔叔不安分,他会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行则削他们的地,再不行才出兵讨伐。
结果藩王们啥都还没做,朱允炆直接大刀阔斧地削藩了。湘王朱柏甚至被朱允炆逼得举家投火而亡。这也给了早就窥视皇位的燕王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借口。
这中间的过程就不细说了,说得来气。值得一提的是,方孝孺在这一过程中多次给出了很有用的建议,要不是朱允炆失了人心,导致执行不力,朱棣早被解决掉了。
总之,最后的胜利者是朱棣,朱允炆则下落不明。有说他自尽的,也有说他扮成和尚逃出宫的。
1402年,朱棣继位。姚广孝跪求朱棣,要他务必不要杀了方孝孺,因为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姚广孝是朱棣的头号智囊,朱棣能够成功,姚广孝至少有一半功劳。他的面子朱棣是要给的。
朱棣将方孝孺召入宫中,表示可以既往不咎,甚至可以重用他,只要他替朱棣起草继位诏书。
很多人觉得朱棣是不想放过方孝孺才这么做的。其实这才说明朱棣是真心实意地想要重用方孝孺。
换位想想,方孝孺是朱允炆的心腹,长期和朱棣作对。朱棣敢轻易重用他吗?想要让朱棣放心,方孝孺必须交出投名状。而这继位诏书就是投名状。只要方孝孺写了,那他的名声就臭了。
他肯付出代价,朱棣才敢相信他。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
可惜对于方孝孺来说,他的名声,或者说他的气节那是万万不可交易的。
他一口拒绝了朱棣的好意,反而咄咄逼人的发问,以此来故意激怒朱棣。方孝孺要的不是委曲求全,他要的是舍身成仁,他要用自己的死,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
朱棣被方孝孺怼得无话可说,最终只能恶狠狠地威胁道:“你难道不怕死吗?信不信朕灭了你九族?”
方孝孺慷慨激昂地回答道:“诛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一怒之下,将方孝孺的门生也算作一族,真的诛了他的十族。而且,朱棣还特意将方孝孺留到最后,让他看着自己的亲友故旧一个个在他的面前行刑。
轮到方孝孺的时候,他毫不畏惧,仰天长啸,赋诗一首,然后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命运。
关于诛十族之事,《明史》中并无记载,而是出自于祝枝山的《枝山野记》。但是确实有873人受到方孝孺的牵连被赐死。
很多人觉得方孝孺很傻,不仅自己死了,还连累了那么多亲友古旧。朱棣是个有为之君,应该辅佐他。
但是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如果人人都“识时务”,这世道真的会好吗?而且方孝孺的死并非没有意义,他化作了一柄利刃高悬于朱棣的头上,时刻提醒他:是想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朱棣没得选,只能做个有为之君。他实际上一辈子都在为方孝孺的死赎罪。
有时候明君是被逼出来的,而那些忠义之士,没有真正白死的。他们会留下一些东西生根发芽。姚广孝说方孝孺是读书人的种子,还真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