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地主的定义
- 古代拥有土地就是地主,到底有多大面积的土地才算得上地主呢
地主指家庭拥有土地,其成员不参加劳动的人。
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为皇帝,拥有全国土地,其它的根据级别之类的划分。从大地主下划到小地主,最后划到级别最低的农民手里。低级别的向上级定期交税。没土地的雇佣农工直接受地主使唤,为他们干活。
1950年6月30日开始,中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1.指在社会处于封建特征的时期,具备土地作为产业资本的一个阶级的人的简称。在东方和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概念。西方学指的是农场主Farmer (注:Farmer在中文翻译为农民,在英文中其实是指具备土地作为产业资本的人,因为西方实行的是农场化管理,故农场主即为地主)。东方学说中古代未有这个称呼,近代引进这个称呼后,泛指具备相对多的土地作为资本的人。相对的概念十分宽泛,但多数地方以聚集地为概念。
2.指住在本地的人(跟外地来的客人相对)。例:略尽地主之谊。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购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企业实际上也是地主(尽管没有土地所有权)。
4.城中村的村民并不从事农业,仅靠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出租就能生活,变成了新时代的地主。
5.在某一地区居住时间比较长,对该地区比较熟悉。那么朋友过来之后,你就可以尽“地主”之宜去招待。
6.拥有大批土地,名下拥有大批佃农也称为地主。
古代拥有土地就是地主,到底有多大面积的土地才算得上地主呢地主就是有自己的土地和工作用具,他们完全不用种地,可以把地租给别人或者雇佣其他人来干活。仅仅拥有土地并不能算是地主,必须有一个条件是完全不用种地,这就涉及到土地多少的问题了。
按照地主家人口来算,地主一个老婆两个妻妾,三个儿子,4个佣人。那么如果是地主家的话就有11口。古代一亩地200斤能卖一两银子,古代一两银子和现在的300元相当。古时候普通年份卖一旦粮食的价格,大概在1.5~2两银子之间。
按照11个人来算的话,一袋米只够地主家吃半个月,也就是说如果地主一家都要吃饱的话,一年的粮食产品必须是4015斤。古代一亩田有200斤,那么需要20亩田才能养活地主一家人,这仅仅是米饭的需要,还有衣服看病等各个方面。
如果算上这些需要50亩的田地,可以支撑11人的吃穿住行,所以根据估算古代地址的标准是50亩田,低于50亩就不能算成是地主了。
古代除了地主,还有富农,中农,贫农和赤贫农。富农是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但是并不需要长期雇佣短工。中农有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完全靠自家人种地。
贫农是有土地,但是不够种,需要租用别人家的土地,或者没有工具使用时去给上面提到的人打工。赤贫农就是什么都没有,一年到头给人家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