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府兵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什么意思

目录导航:

  1.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府兵
  2.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什么意思
  3. 古代管理驿站的机构
  4. 古代一个知府有多少兵马
  5. 珠帘寨和沙陀国区别
  6. 关于古代边防的故事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府兵

唐代的府兵制是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来的。

与隋朝时期的府兵制相比,唐朝府兵制的政令与执行更加相对独立,其组织结构与执行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府兵制。最初,唐高祖李渊在今天的山西太原起兵发迹,由于局势紧张,未曾建立新的军制,于是依然沿用隋朝府兵制,设立中央卫府及东宫率府统领地方鹰扬府制度,而各卫府的各级军将皆有军号与相应的实权。

唐高祖之后,唐朝府兵制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以中央卫府及东宫率府统领若干折冲府的格局的府兵制。

唐高宗时期的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这12卫遥领全国范围内的“折冲府”,拱卫京师;余下4卫是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分掌禁宫诸门守卫,以及作为皇帝禁卫。

因为办公地点在皇宫之南,亦称为“南衙府兵”,与由羽林军构成的北衙禁军互相牵制。

唐自开朝以来府共从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将关中分为12道,即12个行政区域;每道置一军,共12军;又设若干骠骑府、车骑府,分别隶属于12军。武德三年分别授予此12军军号:万年道参旗军、长安道鼓旗军、富平道玄戈军、酒泉道井钺军、同州道羽林军、华州道骑官军、宁州道折威军、岐州道平道军、邠州道招摇军、西麟州道苑游军、泾州道天纪军、宜州道天节军,每军设将、副将各一人,督率府兵且耕且战。

2、 贞观时依隋制,设府兵之最高统帅部门十六卫--其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这十二卫各领军府40至60不等,军号分别为骁骑、熊渠、豹骑、羽林、射声、次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不统府兵;以及太子东宫六卫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帅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什么意思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是指古代中国的边防政策和措施。
南卫关辅指南方的边防设施和官员,北御羌戎指北方的边防设施和对付羌族和戎族的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旨在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安全,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历史上,这些边防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南卫关辅的实施过程中,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比较严重,北御羌戎的措施也存在一些残酷和不人道的行为。
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边防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发展。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是中国古代《易经》中关于坤卦和乾卦的两个概念。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是《易经》中对八卦中坤卦和乾卦的两个象征性描述。
“南卫关辅”指的是坤卦,坤卦代表地,象征万物生长,隐忍贤达,支援后行;而“北御羌戎”指的是乾卦,乾卦代表天,象征天空和阳刚之气,主着刚强、果断,征服邦国敌人。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奥秘经典,通过对八卦、六十四卦的数字、象征含义进行深入的诠释,探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南卫关辅、北御羌戎也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智慧课堂,引导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厚德载物。

古代管理驿站的机构

以中国古代驿站唐朝驿站和清朝驿站为例


唐朝驿站: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每年结实的唐玄宗总要派专人给她从四川涪州快马长途传送,到达长安时要求荔枝鲜味不变。要做到荔枝鲜味不变,就要短时间内送达长安。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没有飞机、高铁是如何做到的荔枝短时内送达目的地?从涪州到长安千里之遥,这就要归功于驿道快马。

一骑红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在这里诗人岑参把驿骑比做流星。按唐政府官方规定普通驿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则要求日驰500里。唐朝规定30里一驿,每两驿置驿防兵300人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期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专门从事驿务工作的员工20000多人,其中驿夫1700人。所以有这样一支有保障的邮驿畅通的队伍在,“”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贵妃固然可以吃到新鲜荔枝了。



清朝驿站:

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清代邮驿制度经历了重要改革,“邮”与“驿”合并。从汉唐以来,“邮”和“驿”是两种不同的职能部门,“邮”是负责传递公文,而“驿”是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兼有招待所的性质。清王朝将这两种机构合并,归中央兵部管理,专设一车驾司,任命官员七人,管理全国驿道驿站。

据史料记载,清朝通信的时限达到了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清朝的马递传送公文,最快可达一昼夜600至800里,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三番叛乱,从大西南到京师送情报,路程达5000余里,快马通信只需九天即可到。施琅收复台湾,从福建报捷到京师,路程4800多里,也是九天内消息便传递到。

清政府在东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开辟了许多新的驿道,新设了许多新的邮驿机构,这些机构随着名称不同而不同,大部分称为“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军用称“站” ,传递军事情报。“铺”由地方州县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新疆甘肃地区称为“塘”,北方蒙古地区称为“台”,甘肃一部分地区 又称为“所”。 清王朝的邮驿事业达到了古代的巅峰。

国古代驿站源于秦汉,而兴于魏晋。唐代驿站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为相对比较完善的驿站军事化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中国古代驿站的军事交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并沿用到明清时期,且并对现代邮驿管理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汉《说文解字》中记载“驿, 置骑也”, 驿骑是驿站最早的源头。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驿站最早起源于秦代,主要体现在是用于军事的驿骑。所谓驿骑,就是指由专门的军人骑驿马执行紧急军政公务的的交通工具。

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军事信息的传递高效便捷,也为了中央政令的上传下达,修建了以秦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以供皇帝和军队使用,以传递相关信息和公文。西汉武帝时期,出于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外战争的需要,驿骑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驿骑更加广泛地用于军事用途,其安全、高效和快捷的特性满足了西汉时期军事信息传递的需要。

唐代驿站的最高直属管理机关为六部之一的兵部,并设有“兵部驾部郎”专司全国驿站之管理。根据《唐六典》卷五载:

“驾部郎中、员外郎掌邦国之舆辇、车乘, 及天下之传、驿、厩、牧官私马、牛、杂畜之簿籍, 辨其出入阑逸之政令, 司其名数”。

也就是说驿站设置、驿站政令的颁布和实施、驿站车马和人员的管理以及交通所需车、马等的管理都是有专门的兵部驾部郎中负责的。而各个地方的驿站管理则是由负责地方军务的兵曹负责,据《唐六典》卷三十载:“兵曹、司兵参军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仗,门户管钥,烽候传驿之事”。

中国古代驿站起源于秦汉时期,主要设于交通要冲,负责为朝廷使臣、朝觐进贡者、赴任或进京的地方高官以及传送公文和奏章的信差,提供马匹和食宿服务的官方机构。在交通、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驿站的存在为朝廷与地方的公文往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驿站的设置,在一个州县内数量不等,一般是一到三个,视具体需要而定。每个驿站都备有一定数量的马匹,偏远地区的驿站则只备几匹传递公文的马匹。由于驿站的重要性,大多数驿站归州县官直接管理,有些地方由驿丞管理。即便如此,州县官也负责监督所有事务,并负责维持其办公经费。因此,州县官有义务确保驿站的马匹饲养得法,照料得当,使用合理。保证公差有马匹使用,防止公文传递延误。

州县官负责统筹管理驿站的一切事务,看似拥有很大的权力,其实这是一件苦差事。因为在实际运作中,州县官不仅要承担迎送朝廷钦差和高阶官吏的马匹、护卫、住宿和膳食,还要向高官及其随从们馈赠礼物。如果没能使官员及其随从满意,往往会招致屈辱和麻烦。

更有甚者,尽管律例规定禁止违规使用驿马,但许多过往的官吏总是索要超过规定数量的马匹。州县官很少敢于违背他们的要求,更不敢依法向兵部揭发这种违规之事。为了维持驿站的正常运转,很多州县官便向当地百姓摊派驿站喂马、支付驿站费用或无偿提供驿马等。这样,真正为驿站事务承受痛苦的往往是当地老百姓。

古代一个知府有多少兵马

明清时期,在每个府都会派军驻扎,人数在1000人到3000人不等,来保障府衙治理安全。

每个府的驻扎军队都是由专门的守备管理,而这些守备全都要受到知府的制约和调遣。

另外府衙中,主要是由吏员还有衙役组成,而他们在吏部都是有编制的,虽然很难增加人员编制,但是每一个吏员和衙役,他们都可以拥有帮闲。所谓帮闲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每一个府衙有100多名正式员工,他们每个人可以拥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帮闲,按照这样算下来,一个府衙除了正式的吏员和衙役还会有将近2000人的帮闲。这些帮闲平时就主要负责打探消息,对一些可疑的人员进行监视工作,另外还有征收赋税等等。

古代的知府是一个行政官员,并不是军事官员。因此兵支付手里的兵马是十分有限的,一般这些兵马只是为了维护当地的治安,剿灭地方上的盗贼等等一般是几百人。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人口多的地区人马多一些,人口少的地区人们少一些,但不会超过千人。

这要看地方了,一个知府下辖有地方武官2-3个营。知府可以调动,特殊地方会多一些,人数大约3000-5000人左右知府管理辖区,除了众多的帮闲,还有驻扎的军队。在清朝时期,曾经发生规模不大的农民起义,官员集结了所有的衙役和帮闲镇压,但是仅仅帮闲,也并不能解决问题,毕竟帮闲不可能不怕死。

另外倘若辖区内出现悍匪等,帮闲就更加不可能抵挡。

明清时期,朝廷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在每个府都会派军驻扎,人数在1000人到3000人不等,来保障府衙治理安全。

知府没有兵权,只能管理衙役和捕快。
知府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拥有府衙衙役,类似于警察的组织。所以知府是没有权力拥有军队的。只是他们有衙役和捕快,统一着官府的服装,因此很多人都指他们为官兵,其实官兵就是府衙的衙役,类似于如今的警察组织,知府实际上是没有军队管辖的。一般来说,实际管理军队的官员多数都是武将。

大约一般最低配置,一个知府级别的官员,会养20-30名亲兵,作为仪仗、治安补充、贴身护卫等用途的兵丁。富裕一些,也可能有三五百名,甚至上千亲兵。

比如我们顺天府,在明朝时期,顺天府有5000多驻军。一般来说,那些中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依靠这些部队已经足够镇压。一般的事不是一个是。

清代,一个知府养兵多少,主要取决于他所负责的行政组织,能有多少用于佣兵的资产。

知府能有的并,就是亲兵——由个人或某一级政府组织,自行供养和指令的兵丁。它的特点是:不由国家(皇室)拨款供养,但政府承认入籍,指挥权归供养人,但必须在国家有号令时服从更高级的指挥调度。

所以,很难说一个知府能有多少兵,各个州府的财政能力不同,以及知府(领导者)的理念差异,都会造成数量上大相径庭。

一般最低配置,一个知府级别的官员,会养20-30名亲兵,作为仪仗、治安补充、贴身护卫等用途的兵丁。富裕一些,也可能有三五百名,甚至上千亲兵。

至于大范围治安,或者边防、剿匪、战争等职能的军事力量的用度,知府需要上奏上官,乃至国家机构(如兵部等)申请,获批后,可协调当地武官后,调用国家兵员。其规模,就不由知府本人说了算了。

知府只会行政长官,并不是军事长官,只有一点府兵,人数少于50人。一州/府之内最大的军事官员应该为千总,最多也就一营兵力。

知府即“太守”,又称“府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珠帘寨和沙陀国区别

珠帘寨和沙陀国是两个不同的地方。珠帘寨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军事要塞,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它是中国古代边防的一部分,用于防御外族入侵。而沙陀国是古代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国家,位于今天的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地区。沙陀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有自己的统治者和文化传统。两者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关于古代边防的故事

射石搏虎

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