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古代谥号包括哪些人
- 古代文武谥号等级从高到低各是什么
- 褒义与贬义的谥号,并解释
- 古代文人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 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 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 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 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 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 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 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 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
古代文武谥号等级从高到低各是什么谥号真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有褒贬之分。具体是怎样也不一一累述。主要是对人物平生中肯的评价罢了,《明会典》记载最早出现了谥号固定的排序。
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谥法。
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节、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壮、宣、裕、果、勇、愍、刚、惠、悫、怀、清。
另,宋朝文正的谥号也是最高的,范仲淹-范文正公。
在清代,得谥者除翰林出身外,极少给予“文”这个谥号,所以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能冠“文”字谥被视为很高的荣誉。像清代非翰林得文字谥者除范文和外也并不多,多数都是战功赫赫者,或是官至大学士且相当得宠者,或是本身爵位很高且有一事实上政绩者,如有索尼(文忠)、图海(文襄)、顾八代(文端)、傅恒(文忠)、福康安(文襄)、阿桂(文成)、兆惠(文襄)、英廉(文肃)、勒保(文襄)、敬征(文悫)、禧恩(文庄)、琦善(文勤)、桂良(文端)、官文(文恭)、文煜(文达)、左宗棠(文襄)、荣禄(文忠)鹿传霖(文端)等。
“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在清代,“文肃”是仅次于“文忠”、“文正”、“文端”、“文襄”的谥号。
肃: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貌敬行祗曰肃;刚德克服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度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摄下有有礼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褒义与贬义的谥号,并解释谥号的谥的意思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谥号为中性词,意思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扩展资料
谥号近义词:
1,恶谥,读音为è sh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含贬义的谥号。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三论‘文人相轻’》:“即使在那大文上列举了许多对手的‘排挤’、‘大言’、‘卖友’的恶谥,而且那大文正可以通行无阻。”
2,美谥,读音měi shì,是汉语词语,释义褒美的谥号,出自汉·王充《论衡·须颂》“由斯以论尧 , 尧亦美諡也。”意思是通过这样来评论尧,尧也成了褒美的谥号。
3,号谥,读音为hào shì ,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汉代司马相如 《封禅文》:“继昭夏,崇号諡。”意思是继承昭夏之名,谥号崇。
4,赐谥,亦作“ 赐諡 ”,读音为cì shì,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西周周公旦《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谥。”意思是天子给予称号为卿大夫。
古代文人谥号南宋宋高宗即位后,大力尊孔崇程(程颐的儒学),且大开党禁,对北宋保守派大事褒扬,由奸臣蔡京弄出来的“元佑奸党”得以昭雪,被列入“元佑党籍”的保守派官员陆续得到追赠谥号或官职,改称为“元佑忠贤”,高宗还为他们大翻其案,其中就有苏东坡。至于为何谥号文忠,应是因东坡明于道德,见于文章,博览群书。
提起谥号,看过古装电视剧人就很熟悉。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唐代以后,有一个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因为"文正"在文官的谥号中是最好的一个谥号。然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李东阳、曾国藩等。
第二个谥号是文成,而获得此谥号的人是刘伯温。他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第三个谥号是文忠。。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获得此谥号的人有苏轼、欧阳修、张居正等人。
第四个谥号是文端。获得此谥号的人有北宋宰相陈尧佐之后,明朝大臣的高仪、 明朝首辅的王家屏、应天书院的沈鲤等人。第五个谥号是文定。获得此谥号的人有明朝首辅杨溥、蒋冕、李春芳等人。
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后人给的评价,而且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文官的谥号
文官的谥号以“文”开头,谥号只有一个“文”字的最高,然后便是以文开头的两个字。
比如:文正、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文顺等等。
但两字的谥号也有高下之分,以明朝为例:
文——正(“文正”是第一谥),贞(唐只有“贞”无“正”,宋为避仁宗赵祯圣讳,始改为“正”字。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