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秦晋哪个最先称霸 古代有多个国度

目录导航:

  1. 齐楚秦晋哪个最先称霸
  2. 古代有多个国度
  3. 为什么古代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发达
齐楚秦晋哪个最先称霸

齐楚秦晋最先称霸的是齐国,战国七雄的称霸顺序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春秋时代诸侯演变为战国七雄,是“城邦国家”向“领土国家”的发展,旧有的都市国家已失去独立性。战国七雄的对立,类似西方历史上罗马帝国与古埃及、叙利亚、埃及等对峙的情况。到领土国家统一起来,就形成秦汉帝国。

最先通过官方渠道称霸的肯定是齐桓公。他搞了诸侯会盟,在众多诸侯的见证下自称霸主。而实际上在齐桓公之前,还有一个郑庄公,他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

御燕、侵陈,大胜之;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可谓战绩显赫,使得郑国空前强盛。

而且也正是他,曾经以诸侯的身份与周天子对战,并且箭射周天子。历史上以此为起点,各诸侯彻底看清了周王室已经对天下失去了控制,开始了诸侯争霸。

由于郑庄公并未像齐桓公那样搞一个诸侯会盟仪式,名正言顺的做霸主,因此他并未名列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基本达到了当霸主的条件。所有后人称郑庄公为春秋小霸。

齐桓公位居五霸之首

1.九合诸侯。

齐桓公,字小白,在继位之后,重用管仲为相,创造性地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这跟后世三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道理是一样的。

因为有了尊王攘夷的口号,齐国就可以以周天子的名义行事,首先灭掉不听从自己的国家,其他诸侯也不能说什么。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一周天子的名义,发出“北杏会盟”的命令,如果来参加会盟的诸侯意味着在事实上已经认可了齐桓公的地位,如果不来参与会盟,齐桓公就可以以忤逆周天为借口出兵讨伐。

虽然出兵的理由冠冕堂皇,可实际上还是属于春秋无义战。

2.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在这次会盟当中周襄王派宰孔赐给了齐桓公祭祀用的胙肉,还有天子车马和彤矢弓,这在事实上已经认可了齐桓公的地位,在葵丘大会上,齐桓公主持诸侯各国制定了共同遵守的盟约,说明齐桓公也具备了周天子统一号召的权力,这也必然导致从这儿开始周天子的权力加速陨落,最后完全失去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自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的影响力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齐楚秦晋诸侯国中,齐桓公是最早称霸的,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富国强兵,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称霸中原。

后来各诸侯国也先后称霸一段时间,他们分别是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怀王。历史上成为春秋五霸。各诸侯国称霸也标志西周统治地位日益衰微。

晋国排名第一是最没有争议的事情了。在春秋时期,深受晋楚争霸困扰的宋国,就搞出了“弭兵会盟”,也即平息战争的会盟。其中,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多个诸侯国参加了会议。

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东周的霸权。值得注意的是,除晋国的盟国齐国以及独霸西戎的秦国外,其他各国必须向晋、楚同样纳贡。由此,“弭兵会盟”正式确立了春秋四大强国——秦晋齐楚四个国家。对于春秋四大强国来说,晋国排名第一是最没有争议的事情了。

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2.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于率领楚、郑、陈等园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3.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3.芈侣(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即位后,励精图治,扩张国力,公元前606年的问鼎事件和公元前597年的邲城之战击败中原霸主晋国,标志着楚国势力达到了巅峰,即称霸.

《春秋左传》进入到鲁桓公时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地处中原边缘的四个国家:齐、楚、秦、晋逐渐崛起,甚至称王称霸。齐楚渐露峥嵘, 楚国开始策略性地渗透汉阳诸姬的防护线,隐隐有江东霸主之风。齐国经过齐僖公,齐襄公的经营,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一个小霸局面。晋国曲沃武公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秦国也开始尝试对周边小国的吞并。

齐楚秦晋这四个国家,在后来的春秋五霸中占了四席,也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中的六个(赵魏韩三家源于晋国)。要说春秋初期到战国初期主要就是这四个国家的扩张史,也不算夸张。

古代有多个国度

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了。

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今可考国名有三十六国: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晋国 ,陈国 ,曹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巴国 ,蜀国 ,邓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中山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按朝代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夏、商、周、秦、两汉、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为什么古代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发达

古代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发达的原因有多个。

首先,黄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而长江流域地势复杂,山地较多,农业发展受限。

其次,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黄河泥沙带来的养分也有助于农作物生长,而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少。

此外,黄河流域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而长江流域地势复杂,交通不便。

最后,历史上黄河流域处于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在此,长江流域相对较为边缘化。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导致古代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发达。

因为那时中国北方气候温暖,黄河流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现在的南方相当,加之北方平原地区大于南方,使北方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经济发达。

而南方平原少,山地多,加之降水量比现在大得多,使南方多数地区为湖泊、河流和沼泽,只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汉平原人口相对集中。但由于水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员和物资交流远远赶不上北方,从而使南方地区人口、经济等都不如北方。

原因有多个方面:

地理环境:黄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黄河的泥沙含量高,每年的泥沙淤积使得土地更加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长江流域地势复杂,山地较多,土地相对较为贫瘠。

水利工程:古代黄河流域人民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修筑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如灌溉渠道、水库、堤坝等,有效地调节了黄河的水文情况,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保障了农业生产。而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相对较少。

文化传承:古代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古代王朝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如夏、商、周等。这种文化传承促进了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交通便利: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水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而长江流域地势复杂,河道曲折,水运交通相对不便。

主要原因是黄河流域发展出大规模农业的时间要早于长江流域,也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大型城邦和国度是在黄河旁边发育的。这又主要依赖于黄河的泥沙量大,冲积平原的土地比长江流域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黄河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和文明发祥地。这不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而是历史形成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有以活动于中原地区的炎帝为祖先,是有以中原地区为舞台的夏商周为中国境内早期国家,是有以秦始皇和刘邦在中原建立起来的封建帝国为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始。

尔后二千年间,虽有短暂的分裂局面,甚至有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满人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仍然延续中原文化和国家的典章制度,使中原文化和文明成为中华四千年来的主流,特别是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方略以来,逐步在全国竖立起中原国家和文化两方面的“正统”的思想观念。在这种历史背景和正统思想的熏陶下,中原中心论和黄河文明摇篮的观念油然而生,并植根于大多数中国人意识之中。

几个古老文明的产生,其实都是二者的作用力“恰到好处”的结果。(只有埃及文明例外,它太神秘以致无法解释,不象是地球上的东西)

现在来考察一下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可人,土壤肥沃,四季分明,而且地形平坦,特别适宜农耕文明的发展。

地形上的因素尤其重要,因为仅此一点,就远胜于丘陵密布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况且农业文明的发展绝对需要大量人力的集中劳作。如果因为地理的阻隔而导致交通不畅,也就无法集中大量人力进行劳动。当然不能说长江和珠江流域没有自己的文明,只是由于上述条件所限,不具备很高的发展程度。

古黄河流域相对于长江流域在某些方面比较发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地理条件:黄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黄河本身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肥沃的黄土高原,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水文条件: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水文特征较为明显。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和泛滥,形成了黄河冲积平原,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耕地。而长江流域则相对较为湿润,有更多的湖泊和湿地,不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农业发展:古代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相对较早,受益于丰富的泥沙和降水,农作物种植条件较好。

古代农民可以利用黄河的泥沙养肥土地,实施灌溉农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文化传承: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包括兴起于黄河流域的夏、商、周等古代朝代,以及黄河流域培育的众多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这些文化传承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注意的是,长江流域在古代也非常发达,有许多重要的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如楚文化、三国文化和唐宋文化等。

长江流域的地理条件和水文条件也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古代黄河流域相对于长江流域的发展,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并不代表长江流域在古代不发达。

因为古人类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半坡人都发源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也有,比如云南元谋人。

而且,中国华夏族的祖先炎黄帝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南方的蚩尤部落被打败啦。

所以后来的古代的朝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比如 秦朝在西安,清朝在京师。中国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的,现在也是啊。而后来宋朝由于战乱不得不往南迁都,所以带动了经济重心南移。还有近代对外开放也是从南方沿海地区啊。

还有就是黄河流域发展出大规模农业的时间要早于长江流域,也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大型城邦和国度是在黄河旁边发育的。这又主要依赖于黄河的泥沙量大,冲积平原的土地比长江流域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首先,从地理上面分析:黄河流域多平原,长江流域多丘陵和险山。按古时的生存环境来说,平原生活自然优于丘陵山区生活,不管是生产生活上和族与族的交流上。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平原就是主要证据。

其次,从环境上分析:在古代来说,至少是一千多年以前,黄河的生态还不像现代这样糟糕,那里四季变化明显,冬季河面结冰,黄河两岸可以跨河交流;气候较为干燥,宜于储存物质;森林有而不多,易于防止野兽攻击;土质也好,适于种植。

而长江流域环境就复杂得多,首先,空气湿度大,不易于人类早期生活最关键的生活方式:储存。再,长江流域水流湍急,终年无冰期,两岸交流不便;长江流域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从而环境复杂,很难被早期人类适应,空气中有蟑毒蚊虫、土中有蚂蝗、水中有水蛭、山中有毒蛇猛兽出没,这对人的生产生活和出入交流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从早期地理环境来说,黄河流域优于长江流域。所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黄河流域自然是首选的生存之地。字面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在平原上追鹿,意指春秋战国时各国在中原争夺霸主。七国中,长江流域唯一楚国。所以,中国的古代史,从黄河写起;“逐鹿中原”也仅限于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