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周代四季祭祀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意思
- 文鳐鱼的故事
周代人在春夏秋冬四季每季的首月,以刚收成的农作物报谢祖宗的祭祀。四时祭名,说法不一。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说,春祭叫“祠”;夏祭叫“礿”(或作禴);秋祭叫“尝”;冬季叫“烝”。其中,祠即“食”(后写作“饲”),是在孟春正月向祖先献祭刚成熟的韭菜。
礿,即“汋”,义为“挹取”,是在孟夏四月向祖先献祭刚收的新麦。
尝,是在孟秋七月,让祖先神灵品尝新收获黍稷。
烝即“登”,又为“进献”,是在孟冬十月,进献新稻给祖先神灵。
四季祭祀名称分别叫祠、礿、尝、烝。
(一)春祭
《说文》曰:“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 也。”何休注曰:“祠犹食也,犹继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亲,继祠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别生死。”许慎言品物少,是说祭祀之物要少于言词。
(二)夏祭
夏季的祭品主要以煮食为主。《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三)秋祭
《说文》曰:“尝,秋祭也。”何休注曰:“尝者,先辞也。秋谷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荐,故曰尝。”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天子在立秋的前三天仍要斋戒,立秋之日率众臣举行迎秋典礼。
(四)冬祭
《说文》曰:“烝,冬祭也。”何休注曰:“烝,众也,气盛貌。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具备,故曰烝。”
冬季阳光微弱而短暂,阴气盛而阳气衰。先民们认为以阳性的物质祭祀会改变阴盛阳衰的结构,使阴阳二气均衡。
文鳐鱼的故事《歙州图经》 记载了一则有关文鳐鱼的故事,传说歙州赤岭下有大溪,俗传昔有人造横溪,鱼梁鱼不得下,半夜飞从此岭过。其人遂于岭下张网以捕 之,鱼有越网而过者,有飞不过而变为石者。今每雨其石即赤,故谓之赤岭,而浮粱县得名因此.传说文鳐肉酸甘,吃了可治癫狂病。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
晋左思《吴都赋》:“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纶。”
唐唐彦谦《汉代》诗:“黻帏翘彩雉,波扇画文鳐。”
胡韫玉《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鳐苦,升谪随天赤凤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