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将军等级制度上,校尉、都尉、将军、中郎如何排序 三国将领的人物评价

目录导航:

  1. 在三国时期将军等级制度上,校尉、都尉、将军、中郎如何排序
  2. 正史三国武力真实排行是怎么样的
  3.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在真正的历史中是如何被评价的呢
在三国时期将军等级制度上,校尉、都尉、将军、中郎如何排序

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

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

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都尉和校尉都是古代特别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他们之间的上下关系由于历朝历代的不同和异处不能统一作比较。

正史三国武力真实排行是怎么样的

正史三国武力真实排行是关羽、典韦、许褚、马超与张飞并列、文鸯。

1、关羽三国志中也没有吕布斩将的记载,当然还是提到了“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而三国志却提到了关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白马之战,关羽于万众之中刺杀袁绍大将颜良,袁绍部诸将没用能够抵挡关羽的。就这样解除了袁绍对白马的围困。

2、典韦典韦的武器是重达八十斤的双戟,当初张绣因为曹操调戏他的婶婶,感到屈辱,于是起兵反曹。由于曹操没有做准备,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典韦掩护曹操撤退之时,一戟丢过去,就摧毁敌人十多个长矛。

3、许褚4、马超与张飞并列5、文鸯三国志记载,司马师派遣左长史司马班率领八千精兵追击文鸯,文鸯单枪匹马突击进去追军之中,每次杀一百多人才离开,就这样重复了六七次,追击的敌军不敢再继续追击了。

1关羽

2张飞(万人之敌、当世虎臣,演义中再没有人达到这个评价。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众莫敢当,三国正史中只关羽一人。你说人家偷袭也好、侥幸也罢,反正陈寿就是这么记载的。关张被魏蜀吴三方的人都给予最高评价,那么无可厚非的1、2名)

3许褚 (拉牛飞石,武艺剑术高深,勇力绝人,虎侯之名天下称焉。如果一个人只单纯的凭借武艺就被世人称道的话,那他的武力之强可想而知,关张吕马孙策之所以被冠之以勇,除了本身武力也包含着作为大将的统军作战、横行天下之勇,而许褚则单纯是由于其武艺被世人称颂,单论武艺的话这个含金量是不一样的。马超在阵前欲凭借勇猛突杀曹操,由于素闻褚勇而不敢动。试想一下,古代并没有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曹操孙权虽为一生的对手但是却可能没见过一面。而远在西凉、第一次和曹军交战的马超却是“素闻褚勇”,许褚的武艺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古代都被传到西凉人耳中,可以想像他确实是武艺过人)

4张辽(合肥一战,杀数十人、斩二将,在战场上的勇猛三国中无人出其左右)

5典韦( 乱军之中达到了武人的极限,不是正常的人类)

6乐进(有明确的不止一次的亲自斩大将记载,斩袁绍大将淳于琼、严敬。正史中的淳、严等人决不是像演义中的那样废物,废物的话怎能为大将,就好像演义中可以被忽略的郭汜正史中也是一员猛将一样。其他人一般斩的都是些无名无姓的,人家乐进斩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统军大将)

7吕布和马超(二人在三国志中的评语都相似,比起单纯的武艺来,这二人为世人所称道的其实是他俩作为乱世之雄的大将之勇)

8曹仁(江陵一战,三军服其勇,仅次于张辽)

9阎衍(险些手刃马超,但是从他用断棍打马超来看,他的武力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战场上生死相搏时出现如此的惊险场景在冷兵器时代也属正常,并不是他高过马超的依据。)

10庞德(勇冠腾军,不能说“腾军当然也就包括马超”,因为人家马超是大公子,是主,庞德是将,不会放在一起比)

三国演义“五虎上将”在真正的历史中是如何被评价的呢

1关羽五虎上将人称关二爷,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的结拜兄弟武艺超群,三国中有很多关于关羽的故事,关羽重情重义一直被世人传颂,比如说1温酒斩华雄2诛颜良杀文丑。3千里寻兄,4单刀赴宴。5刮骨疗伤。

2张飞五虎上将人称猛张飞,张飞是三国时期刘备三弟,张飞性格豪迈奔放,嫉恶如仇。武艺高强,比如说1当阳桥吓死曹军大将2与吕布对战丝毫不怕。3刘备入川之时立下汗马功劳显示出张飞智谋一面。

3赵云五虎上将,赵云重情重义虽然不是刘备结拜兄弟但是为了巩固蜀国政权立下功劳。1千军万马中救下刘禅。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出祁山,七擒孟获,。

4黄忠五虎上将,黄忠老将70岁还不服老能拉弓,打败曹军大将夏侯渊。老将军非常厉害。

5马超五虎上将,马超武艺高强在于曹操大战中差点杀了曹操。吓得曹操魂飞魄散,最后落荒而逃。






历史上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

只是陈寿的三国志在编写过程中有将历史地位相同的人为一传的作传原则。《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只是觉得他们之间有共性,将他们五个编录在了一起。从而后世流传下来。

在原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本),五虎上将的排名顺序为:关、张、马、黄、赵,后来清代的毛宗岗、毛纶父子二人改编演义后,变为关、张、赵、马、黄。现在最为流行的版本《三国演义》(120回本)的就是经过毛氏父子改编的演义。

有的场合将魏延代替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员。从战功和能力来看,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战功卓越,见识超群,而马超不过匹夫尔。同时,马超早逝,对整个三国局势影响不大。马超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刘备阵营,并不很受刘备信任,不过以名而已。

前面几个回答是中学看演义的水平,我也不专业,只能粗浅谈一下。所谓历史上,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说法,一般来说都以三国志为基础,辅以其他史书相互映照。关张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关羽在蜀汉集团地位极高,和刘备类似合伙人的角色,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飞儒将,前期担当智囊的角色。马超武力应该是五虎最高,同时也是一方诸侯,英俊潇洒,为刘备所忌惮,后期没什么作为。黄忠不是特别清楚,应该和演义出入不太大。赵云政治觉悟高,是刘备保镖,武力应该不错,但是领兵打仗比其他四位差很远。

其实历史上就没有五虎的说法,另外吕布历史上是诸侯,武力没有绝对优势,倒是手下高顺应该是非常的能打。

关羽:高傲而缜密 忠义而勇武 智勇双全,在三国时期可谓在威震华夏,但死在骄狂自大

张飞:粗中有细,性情暴烈,但勇武过人,练兵如神,当然同样有鞭挞士卒的陋习,忠义果敢,也可谓有勇有谋,但性格过于刚烈,死于意气用事

赵云:这里单指三国演义刻画的人物,忠义而胆识过人,“子龙一身都是胆” 公正克己,带兵作战,战无不胜,武力过人,可谓在三国中一个相对很完美的角色

马超: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说明马超 英姿飒爽 白锦马超,可谓才貌双全,马超乃三国经典将才,在西北人民心中,马超被尊为“天神将军”,可谓独挡一面,霸气十足,但是性格同样刚烈,有失于谋略,而且天妒英才,马超英年早逝

黄忠:不服老,忠肝义胆,在刘备集团也是享誉盛名,威望很高,虽然武力不及前4位(毕竟年事已高)但是战功赫赫,深得刘备重用,而且作战勇猛,一把大刀战数将,万里长弓无虚发。






既然问真正的历史评价,那我们来看看《三国志》。

陈寿对五人,进行了集中的评价: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藤之徒欤?

解读

一、关羽、张飞俩人性格很有意思,兄弟俩都雄壮威猛,堪称万人敌的名将,而且都懂知恩图报。

但关羽的毛病在于自视过高,善待普通军人却瞧不起士大夫,最终被吕蒙、陆逊、麋芳、傅士仁联合坑死;

张飞却刚好相反,他对文化人非常尊重,对普通士兵却从不体恤,经常打骂身边的军人。最终在出兵为关羽复仇的前夜被手下的张达、范疆割掉头颅。

这哥俩完美的诠释了何谓“性格决定命运”。

二、马超

对于马超的评价,字面意思是:马超在边疆抵御羌人,享有勇猛的威名,却让自己的宗族覆灭,实在很可惜啊!然而能在经历困窘之后得到安稳,不也是很好的结局吗?

从马超一生来看,年轻在西凉时,他勇猛无比。但个人的武力改变不了敌我力量对比,其家族在残酷的斗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如他临终前给刘备的上疏中所言:“臣门宗二百余口,为蒙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

陈寿在史书中,对他表达更多的是同情与欣慰,至于勇猛的色彩,反而着墨甚少。

三、对于黄忠与赵云的评价中,灌、藤指的是楚汉相争期间为刘邦立下无数战功的灌婴、藤公夏侯婴,这俩人都堪称刘邦的栋梁之将,最终也都得以善终。

也就是说,陈寿认为黄、赵二人武力强盛、带兵杰出,同为优秀的武将。

注意陈寿评价五人的顺序:关、张、马、黄、赵,这基本上代表了正史对五虎上将的排名。

真正三国志是没有五虎将的,关羽太孤傲,之所以丢荆州,走麦城,黄忠虽勇,真的老迈了,张飞很勇勇有谋,但酒后容易犯错,赵云在三国中只是普通一将官,就是一个大保镖,马超绝对功夫一流,但几次的叛主,让刘备很难放心,最后郁闷而死。三国倒是真有一个奇才,功夫与能力绝在所谓的五虎将之上,这个人深受刘备器重,就是魏延,可以说他文武双全,把汉中守的固若金汤,可刘备死后,魏延与诸葛亮有许多政略的不一致,以致后来被杨仪所害,在真正的三国史上,魏延应该是蜀国的真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