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先秦时代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学校
- 古代去别的国家学习叫什么
- 古人为什么要负笈游学
- 在外求学的雅称
- 游学古代文化常识
春秋时,郑人在乡校议论政事,开明执政的子产甚至将此舆论视 为良师。就是孔子本人也曾以射御自许,孔门弟子多能卫国 杀敌,冉有即因领兵击破入侵齐军受到孔子的赞赏。
但是孔子开 创的私学却使古代学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出现了以学习文 化典籍为主、以从事政治活动为目标的文士集团,六艺也转变为 《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典 文献。
私学培养的是“从政”、”治赋”、“使于四方”的治国安邦的 人才,它面向社会招收各阶层子弟,为官僚政治、布衣卿相局面 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继起的战国 诸子也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师,墨子、孟子有成百上千的学生,不求 利禄的许行亦有门徒数十人,就连避世隐居的老子、庄子都各有 自己的学生。
这些私学扩大了教学领域,促进了百家争鸣。在此 基础上,有些君主创办学术活动中心,如魏国的西河、齐国的稷 下等,都聘任各家各派大师“不治而议论”,讲学争鸣,以吸引 四方游学之士,这些实际上就是新型的大学。
古代去别的国家学习叫什么古代求学叫做“游学”,现在称为“旅行”。
古代求学叫做“游学”,现在称为“旅行”。
游学是指中国古代读书人到各地去拜师求学的一种方式,又称为“求师”、“寻师访友”等。游学有利于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对于提高文化素养和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汉书·儒林传》记载:“是时公卿大夫士多不远千里而往从学,盖数百人。”这些人“或治经,或通史,或博闻辩智,或精技艺,然后归而教授子弟”(《汉书·儒林传》)。所以,游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径之一。
古人为什么要负笈游学为了功名前程而离乡远行,遍访名师或“游山玩水”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
南宋诗人巩丰《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不易:“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所见小溪山,未见大岛屿;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
负笈游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扩展资料:古代游学人物:古代游学标志性人物是先秦时的孔子,可以说孔子开了中国游学风气之先。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各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一生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现在好多地方都有孔子遗迹,就是这个原因。
不只孔子,先秦时期的“子”级人物无一不是“游”出来的,墨子、庄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全都是著名“游士”。
到汉魏时,读书人游学之风更为盛行。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人物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20岁即开始远游各地名山大川,从当时的京城长安出发,出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经南阳,在南郡(湖北江陵)渡江,抵达长沙,来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江边,凭吊诗人……历时数年,司马迁把大半个中国都“游”了。
古人负笈游学一般有两个原因:
一、因为家贫,要立志求学成才,所以背起书箱,远走他乡求学。
二、因为要磨砺自己的生活性情,是一种体验劳苦求知的生活态度。
负笈游学,意思是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笈的意思是书箱;游学的意思是到外地求学。
在外求学的雅称雅称有以下三个:
【单步负笈】:单步:徒步;笈:书箱。背着书箱,徒步外出求学。形容不怕吃苦,勤奋求学。
【负笈担簦】: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形似伞。背着书箱,扛着有柄的笠,奔走求学。
【负笈游学】: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游学古代文化常识“游学”一词在古籍中并不鲜见,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
《北史·樊深传》中也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喜欢远游的读书人还被称为“游士”,很多名人都有“游学”的经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代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