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抬大轿三十六礼什么意思 古代结婚必须八抬大轿吗

目录导航:

  1. 八抬大轿三十六礼什么意思
  2. 古代公主出嫁最高礼仪
  3. 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原话
  4. 为什么花轿不能八个人抬
  5. 何为八抬大轿
  6. 迎娶皇后礼仪
  7. 八抬大轿是什么意思
八抬大轿三十六礼什么意思

八抬大轿,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是毫无道理的。《隋书·礼仪制》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

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了。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中,记述大禹治水时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四载”当中,就包括原始的轿子。

对此,《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

一、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八抬大轿

1、这里提到的三书,他指的是礼书,聘书和迎书,聘书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定亲的书,如果对方收了就代表两个人正式订婚了,在纳吉的时候是要有用得到的。

2、礼书的意思就是在结婚中的聘礼,婚礼中每一个物品的名字和物品的数量的清单。

3、而六礼指的是新人在婚礼中的6个礼数,分别为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以及亲迎!纳彩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向女方提亲要送象征着吉祥的物品30件送到女方家中,这个是第1礼,男方送礼求婚要得到女方的允许之后才开始纳采,这也是婚礼的流程开始。

古代公主出嫁最高礼仪

古代公主出嫁礼仪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出降”、“下嫁”或“厘降”;额 驸娶公主则称“尚”某公主。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地位比其夫(额驸) 要高。

公主婚礼主要由指婚、纳彩、出降、合卺、归宁等礼仪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将所选额驸带至乾清门东阶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择配某人。”额驸跪拜接旨。指婚后,额驸家择吉日向皇家行纳采 礼(又称“一九礼”)。

届时额驸送彩礼至午门外恭进。据《大清会典事例》 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礼为“驮一、马八”;后改为“羊九 只”。纳采次日,皇帝于中和殿、保和殿悬彩设宴,款待额驸及其男性族人。

额驸等先至慈宁宫外向太后行礼,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礼,然后入宴。席间 演奏吉祥乐曲。宴毕,额驸等还要到皇后宫外向皇后行礼。同日,太后在慈 宁宫宴请额驸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贵妃、妃嫔等与宴

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原话

1.原文如下:

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霞披冠,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2.解析说明如下:

这首诗讲述了女子的美丽和贤惠,男子的品貌端庄,千年之前的诗句传到今天,足以说明人们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如何要求自己,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不能给要求别人的了,因为自己也是做不到的。 生活中常见到的两情相悦,白头偕老似乎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接受的考验也是越来越多的。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还有观念的进步。婚姻自由,找一个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然后两个人生孩子,最后没羞没臊的白头到老,这样子的事情其实都是大家比较向往的呀。 八抬大轿的意思 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为什么花轿不能八个人抬

坐轿子是古代人出行的一种方式,但是八抬大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坐的。轿子普遍流行起来是在宋朝,起初是两人抬,到了明清时期,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轿子逐渐有了严格的规定,二人抬的小轿在民间比较流行,只要有钱都可以坐,但多人抬的轿就要按等级分类了。

清朝时明文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由此说明“八人大轿”是跟官职挂钩的。

这时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了,古代娶亲,不也是八抬大轿吗?为什么新娘能乘八抬大轿呢?其实,这里讲到的八抬大轿,实际上是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过去只能由明媒正娶的新娘使用,由夫家用轿迎娶,象征着身份、地位。并且只能使用在迎亲这么一个特殊的场合,而像平时使用的八抬大轿,可不是有钱就能用的。

何为八抬大轿

八抬大轿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中的一种特殊庆祝场景。它是一种特别的轿子,由八名人员同时抬着,以庄重、华丽的方式运载新娘从娘家送至新郎家。八抬大轿体现了对新娘的尊重和重视,也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及现代的婚礼中非常常见,融合了文化、礼仪和美学的元素。

迎娶皇后礼仪

古代皇帝皇后结婚,自然比我们平民老百姓的礼仪规矩多。他们结婚不是由男方皇帝去迎接,而是由女方八抬大轿送到皇宫。清朝皇后是由大清门入门,再经过天安门、午门到达后宫。

在婚礼上要祭拜先祖,在婚礼之后,也不是回卧室入洞房。而是就在举行婚礼仪式的地方入洞房。入洞房之前也有很多的规矩,比如一种象征着“子孙满堂”的水饺,喝交杯酒,窗外还有侍卫夫妇用满语唱《交祝歌》。

唐朝时皇帝皇后结婚是这样子记载的“尚仪北面跪,奏称:‘礼毕,兴。’帝、后俱兴。尚宫引皇帝入东房,释冕服,御常服;尚宫引皇后入幄,脱服。尚宫引皇帝入。尚食彻馔,设于东房,如初。皇后从者馂皇帝之馔,皇帝侍者馂皇后之馔。”

洞房用的床被,自然也是新的,并且绣上了一百个神态各异小孩子,寓意着“多生贵子”。在这方面可以说与我们平民老百姓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经济能力不同,所提供的被子的价值不同。皇帝们所用的自然是奢华至极。

皇帝们入洞房也不像我们老百姓那么随便,灯一关,就开始了二人世界。他们在洞房之前,甚至在上床之前都有一套细致的要求。

在清朝时,是先将皇后送入洞房内,再由皇帝穿着黄袍从乾清宫走到坤宁宫。而后按照步骤由皇帝掀开皇后的红盖头。然后由皇帝的家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在晚上还要再吃一次长寿面,才可以上床。

八抬大轿是什么意思

八抬大轿,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

现多用来指请的态度诚恳,仪式隆重;摆架子。

多含讽刺意味。

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

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

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

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

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

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

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

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

古代轿子的形制上也有规定。

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的辇,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

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在京城内四个人抬,出京用八人。

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

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