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评价

目录导航:

  1. 唐太宗李世民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2. 李世民是明君还是昏君
  3. 怎么评价唐太宗和秦始皇
唐太宗李世民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是继秦始皇,汉武帝之后的一代英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唐朝继承前代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府兵制。使各项制度趋于完善,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周围网罗了一大批人才。为唐帝国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多次带兵远征,大大拓展了唐的疆土。与各少数民族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1.以独树一帜,国之本情,民之所需,开创独一盛世之本责。

2.以三权鼎力限制皇权依法治国为依托

3.谦恭尽责为后世之帝王供以模板。

4.综上所述,开创出怀柔世襟开放多远的华族光斓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政治方面,第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唐太宗充分发挥了臣僚的作用,减少了政策的失误。第二是革新政治。唐初的统治制度基本沿用隋制,但鉴于隋朝的灭亡,对制度又有所革新,使之进一步完善。

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我们知道,隋炀帝曾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导致人民怨声载道,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是戒奢从简。隋炀帝为了自己过奢侈的生活而大兴土木,役使千百万人营建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因此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还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物。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朝的文化政策基本沿袭前代。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唐朝的学校,就其规模、种类、数量和课目设置,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为大唐帝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是制度问题。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隋炀帝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标志,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是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是支持商业发展,完善丝绸之路。贞观时期,李世民大力发展商业发展。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大唐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都是当时的世界性的大都会!甚至当时的世界,有一半的商业城市都在中国!

李世民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种类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各国之间往来传递,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为世界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是对文化的发展。 贞观初年,太宗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还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总而言之,太宗李世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当时各民族称为“天可汗”,这更是对其贡献的肯定!

李世民是明君还是昏君

李世民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贤君的典范,在李唐建立过程中,他战功赫赫;在登上帝位后,他任贤用能,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且征伐四夷,彰显大唐国威,使得万邦来朝,国力鼎盛,这一切都与李世民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不过,皇帝也是一个凡人,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在李世民身上,也有一些“槽点”,“黑点”,使得他饱受后人争议。


第一,玄武门的战争中,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所有的儿子,逼迫父亲李渊下台,还抢了李元吉的妻子杨妃。虽然手段狠辣,但宫廷斗争,尚可理解。不过,为了遮盖这段丑事,他让房玄龄等人特意修改了历史。可以说李世民开了干预史官写史的先河,后人评史,最大依据就是皇家正史,而自李世民开始,历史开始任由胜利者书写,不再真实可信,这也为为后世考古研究历史蒙了一层纱布,这行为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第二,李世民,魏征被誉为多年来的君臣典范,但李世民的虚心听取意见和魏征的冒死直谏都有沽名钓誉之嫌。据历史学家研究,魏征的建议,多是不疼不痒的,或者李世民原本就已经同意的事情,而真正违背李世民本心的建议,魏征一条也不敢提。所以,在魏征归西以后,李世民发现了魏征不少鲜为人知的“黑历史”,比如让储遂良把他向自己提建议的事情写进史书里,于是颇为在乎历史形象的李世民,十分恼怒,连他亲手写的墓碑都给砸了。李世民对待手下大臣,虽然没有随意杀害,但他的猜忌心仍然是很重的。比如,因为迷信姓武的会夺走他的江山,大将军李君羡因为小名“五娘子”就被李世民无端杀害。死忠于他的尉迟恭,也因为在酒宴上争座位打架,被李世民以死亡相威胁。

第三,李世民的“天可汗”名称实际上水分很大。一些人认为,李世民被四夷称为是“天可汗”,说明其特别善于处理各民族的关系。但实际上,李世民对待周边各族,用的还是远交近攻、扶弱抑强这一套帝王权术。

所以人们对待李世民是否是一个好皇帝,争议还是很多的,不过唯一可称赞的是,他确实为大唐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怎么评价唐太宗和秦始皇

秦始皇开疆拓土,中国现在人口不就是集中在秦朝的区域吗?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就不必说了!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和杨坚的父亲杨广是姨表兄弟,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都是独孤信。

都是既得利益集团啊!

他老子觉利益受损,才自己做老大的。李世民继承他老子的事业。

古时皇帝不看史官的记录,但李世民看了,觉得不好,于是重新找了亲信,重新写了一部,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部。他的后代也不好意思改了。

秦的历史很短,很多历史记录都是汉朝人写的。而关于李世民的事是他自己监制的。

汉朝作为一个新统治者,本应多写秦的缺点,但对秦始皇的评价尚且那么高。

相反,李世民自任监制,怎么写,可想而知了。

(事实:兄长李建成是他亲手射死的,兄弟李元吉的老婆是被他包养了的,亲生老爸是被他自己给逼下台的,魏征死后不久,立马被扣上结党的帽子)

至于书上说的什么事迹,什么功与过,我就不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就说他不好? 得到好处,就说他好。无它,人之本性使然。


小葵我这样回答:

首先说秦始皇嬴政,他是封建王朝第一个做皇帝的人,统一了六国,统一发行了货币,使得连年战乱受到了平息,为了抵御匈奴人,修筑了万里长城,这是他当时作出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但他后期残暴不仁,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骊山墓等等,使得很多人劳累而死。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于中国,但同时也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火种。后期的刘邦和项羽起义就是在秦始皇死后发生的事情。

总的来说对后世对他的评价必然是褒贬参半,有丑化也有美化。

在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在位时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他在位的时候是中国最为繁荣的时期,经济量和军事综合能力世界第一,和现在的美国差不多,但李世明也有不光鲜的一面,杀兄逼父做上了皇帝,这为后世对李世民的诟病,但总体来说李世民在为的时期国家和平,百姓歌舞升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秦始皇和唐太宗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推进了封建制度的改革,对历史及后世影响深远。


秦始皇被称千古一帝。他首次实现了封建制国家的大一统,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他在国家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结束了自周以来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一个国家有了统一的文化和制度,奠定了整个封建制国家管理的基调。他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使得当时位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有了一道坚固的地理防线,不仅保卫了国土安全,也保全了文化的延续。

同样,秦始皇也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为光彩的一面。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开始大兴土木,征劳力无数,修建庙宇宫殿,甚至自己的陵墓都耗数十年数万人来修建,劳民伤财,加速了国家的灭亡。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严苛的法律,颁布的秦法对人民过于严苛,人民在这样的律法下噤若寒蝉,虽加强了统治,但也使民怨沸腾。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许多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尽遭焚毁,同时迫害知识分子,禁锢人们的思想。

总之,秦始皇无愧千古一帝,但其施行暴政,加速了秦国的灭亡,也是不容磨灭的一点。


唐太宗被称为一代圣君。他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使得唐初朝堂清明,从谏如流。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减轻赋税劳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军事上,唐太宗更是平突厥,征高丽,治理西域,使得唐朝的军事实力大为提高,开拓了唐初的辽阔疆域。在民族关系上,唐太宗更是胸怀宽广,不仅和吐蕃和亲,而且在和各族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受到各族人民及首领的尊敬,各族使者纷纷来唐朝拜,被尊“天可汗”,实现了多民族的共同繁荣。

对于唐太宗唯一的争议在于其取得皇位过程中而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及其为掩盖这一历史而修改史书的行为。

不过,唐太宗的一生,文治武功达到顶峰,不仅在国家管理统治方面政绩卓著,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各名族的繁荣团结。其无愧一代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