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孙子兵法兵贵神速原文
-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典故
- 兵粮足备出自哪里
- 孙子兵法中时间的重要性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典故很多。
首先,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指挥、战争方面的经典著作,据传孙武编撰,共分为十三篇,包括战争基本原则、兵器装备、战术、用兵之道等方面。
其中,典故也是很多的。
比如,第二篇关于作战计谋的《作战》中有“勿重伤害敌人,勿使敌人绝望”,就是“以和为贵”这一著名典故的来源;第六篇《虚实》中的“金蝉脱壳”就是指敌军在装备、布阵等方面的虚实欺骗;第七篇《军争》中的“战兢”的典故则是指军队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此外,孙子兵法中还有大量的典故和言论,深刻诠释了军事智慧和人生哲学,也对后世的政治、军事、管理等领域影响深远。
“兵粮足备”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兵贵精不贵多,将在于精;兵之所需,非金钱粮食足备何以为用?”意思是说,军队的战斗力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士兵的素质和装备的精良程度。同时,军队需要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强调了做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时间的重要性《孙子兵法》:“故兵贵胜,不贵久”孙武在作战篇中,表述了时间这一量性在战争中的作用。指出时间不论对于战争还是政治争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战前要做好准备,战时要快速出击,一旦错失良机,就会功败垂成。
由此可见,孙子主张作战要速战速决,兵贵神速才能取胜。“兵贵神速”这一作战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的例子。在中国军事史上,西汉名将霍去病,是把“闪电战”这一速战思想发挥到极致的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