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馒头用什么发酵 古代煮粥放碱吗

目录导航:

  1. 古代馒头用什么发酵
  2. 食用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3. 古代人用的碱面怎么来的
  4. 古人用的纯碱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馒头用什么发酵

古代没有小苏打,都是自然发酵的。古代人和完面放在温暖的地方就会自然发酵,因为空气中本身就有野生酵母菌。揉成面团后需要发醒半小时。

古代做包子,馒头是没有酵母粉,小苏打之类的,一开始时馒头都是硬的。而酵母是埃及人发现的,有个埃及奴隶,烤面饼时睡着了,醒来时面饼已经发酵了,烤出来就松软好吃。后来人们都是通过自然发酵。具体发酵的操作如下:古代人和完面后就会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它就会自然发酵,因为空气中本身就有野生酵母,不过空气中也会有其他杂菌,如霉菌、乳酸菌等,乳酸菌会使面团产生酸味,古代也没有碱这东西,所以古代人都是吃的酸馒头。在蒸制的过程中各种霉菌都会被高温杀死,不过酸味是去不掉的。

1、也可以用老面发面,据说酵母粉发面更营养,加入白糖可以让馒头更香,但不要放太多,揉面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光:面光、盆光、手光,这是初学都必学的哦。

2、发酵的时候可根据天气而定,夏天发时间短一些,冬天则长一些。

3、做馒头是最简单的面食,不是很复杂,关键看你揉面的时间长短,揉的时间越长这馒头越筋道,就越好吃,一般最少揉15分钟,如不怕累可以再加5分钟左右哦。

食用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关于碱的“发明”,目前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旁证”来大致推断它的(发明)时间。

首先,古代用的碱主要是纯碱(也就是碳酸钠),用途主要是洗涤和食用。至于“提炼”方法主要是从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灰烬,再用热水浸取、滤清(可得褐色碱液)。

其次,再从文字上来看,“碱”jiǎn是个形声字,本字为“鹼”,它一般指的是食用碱(也就是纯碱/碳酸钠与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味苦涩。而“鹼”字,由“僉qiān”和“卤”组成。“僉”意为收缩、聚拢;“卤”表示含盐的卤水。两形会意,即表示一种口感有收缩感的结晶盐,因为舌头在尝了苦涩的食用碱粉末后,嘴里会有收缩感,如同吃了涩柿子。这就说明有“鹼”字的年代就已有了食用碱。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僉”来自于战国早期的蔡侯產劍、越王州句劍。

由此可以大致推断,“碱”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之前就已经被“发明”了。

古代人用的碱面怎么来的

倭豆壳烧灰滤水。把倭豆壳放在太阳下曝晒四五天彻底干透后,点火烧成灰烬,浸泡冷水,沉淀10余天,就成了天然的碱水。还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倭豆壳灰浸水、加热,灰烬泡出的汁水加以过滤后使用。

干稻草烧成灰滤,干稻草农村非常多,把干稻草烧成灰,再把灰放在干净的纱布上,下面放上一个桶,从上面淋水,过滤下来的就是碱水了。

碱面的提炼方法:

1、草木灰制碱法:植物体内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钾与纯碱。古人将植物晒干,烧成灰形成草木灰。之后将草木灰装进布袋里,然后用水淋洗就能得到碱液,这里的碱液主要含有纯碱与碳酸钾。

二、吕布兰制碱法: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纯碱。

三、索氏制碱法:1859年,比利时人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纯碱,人们将此方法称为索氏制碱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四、侯氏制碱法:1943年中国人侯德榜留学海外归来,他结合中国内地缺盐的国情 ,对索尔维法进行改进,将纯碱和合成氨两大工业联合,同时生产纯碱和化肥氯化铵,大大地提高了食盐利用率,是为侯氏制碱法。

提炼的碱磨成粉状,就成了碱面。

古人用的纯碱是从哪里来的

1、古代最早发现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的灰烬中含有碱类,用热水浸取、滤清后可得褐色碱液用于洗涤。大量的天然碱来自矿物,以地下埋藏或碱水湖为主。

2、多以沉积层存在的天然碱矿品位最高,分布甚广。

3、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是为吕布兰法,并不难得。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

1、古代最早发现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的灰烬中含有碱类,用热水浸取、滤清后可得褐色碱液用于洗涤。大量的天然碱来自矿物,以地下埋藏或碱水湖为主。

2、多以沉积层存在的天然碱矿品位最高,分布甚广。

3、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是为吕布兰法,并不难得。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