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芈八子最初想立谁为王
- 商鞅死后为什么新法继续在秦国推行
- 韩国高丽时期是什么朝代
- 田吴炤(伏侯) 生平
- 韩国闵氏名人
嬴芾
最初芈八子是想要立泾阳君嬴芾为秦王,以此跟秦惠文后手里的公子壮争夺王位
秦惠文后,在《芈月传》里面叫芈姝,是楚国的公主,而且是楚威王的嫡公主,地位身份都非常高贵,芈月只是庶出,也只是陪嫁。
而在《史记》中,秦惠文后,并不是楚国人,而是魏国人。她和芈月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交集。因为她地位崇高,是王后,而芈月只是八子,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
根据历史记载,芈八子(公元前440年至前360年),又称韩魏,在春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韩国的重臣和韩国公子韩桓子的儿子。
据《史记·韩卫世家》记载,芈八子最初想要立韩桓子作为王。他认为韩桓子有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领导才能,应该成为韩国的君主,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来达到国家的统一和强大。
然而,由于当时的众多政治力量的纷争和对立,芈八子的计划没有实现。最终,韩国实行了一种共和制度,即韩国的贵族和重臣共同掌握政权,没有正式建立一个单一的王制。被选出的国君被称为"任"而不是"王",他们的统治权也相对较弱。芈八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了权臣的角色,为韩国的政治事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武王赢荡,开始她并没有对后宫权利有那么在意,只是后来形势发展,以及当时政治的需要,不得已让自己儿子继承王位。
商鞅死后为什么新法继续在秦国推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只有买卖。
2.奖励颈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虽死,新法犹存”,新法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是指导封建君主治国安邦的政治基础。
随着秦孝公的英年早逝,商鞅的人生也几近末路,最终逃脱不了变法者被杀的宿命。但相较于战国时代其他各国的变法,如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却并未人亡政息,而是代代相传,从而奠定了秦国横扫天下统一六国的根基。
一、商鞅之死的原因
探究商鞅死后为什么新法继续在秦国推行?就要解析商鞅为何而死,其死又与新法有多大的关联。概括来说,商鞅之死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秦国国君新老交替,继位的秦惠文王急需建立自身的权威,而此时的商鞅则因变法之名外昭显于六国,内掌权于朝野,俨然是秦国的象征,这对于有所抱负的秦惠文王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第二,旧贵族势力的怨恨报复,企图恢复原有的地位。商鞅变法在秦国历时二十余年,改革措施涉及社会各方面,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更是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新旧势力较量时,商鞅运用铁腕手段强力推行法治,哪怕太子犯法也要处罚其师。导致大量贵族被处罚,因而对商鞅多聚集怨恨。
第三,社会民众的怨恨。商鞅变法前秦国私斗盛行,并于戎狄习俗相似。变法以暴力手段强力推行变法移风易俗,而弃用诗书礼仪之教,使民众慑于严刑峻法而遵守。更采什伍连坐之法加强对民众的控制,诸多措施使民众融入国家庞大的战争机器。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其中旧贵族势力的怨恨最深,秦惠文王只是对个人权力的需要,社会民众的怨恨最次。商鞅之死实际上是秦王与旧贵族势力联合下的各取所需。
二、商鞅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商鞅变法顺应了战国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商鞅死时,变法措施与效果已深入人心,得到社会除原有旧贵族外各个阶层的支持。
商鞅变法的效果是著有成效的。秦孝公继位之初,秦国在魏国的攻略之下,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河西之地与险关屏障,土地狭小贫瘠,而且国库空虚,国民极度贫穷,随时面临着亡国之危风雨飘摇。只能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呼号中顽强抵抗艰难度日。孝公有感于斯,向天下广发求贤令,不惜列土封疆共治秦国。后商鞅及秦,开始变法二十年,变法完成后,秦国一举收复河西之地,并走向了攻城略地的统一天下之路。
秦国的商鞅变法,相较于东方六国变法,时间最晚,却也学习了变法的经验。其仿效魏国的李悝变法,并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在战时用严刑峻法在秦国快速实现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耕战,严禁私斗,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战争的胜利,并且由此产生了一批新兴贵族,他们因为变法而收益,也将努力维护新法的实施。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也由此会得到国君的支持。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不会因商君之死而废止。但因战时用严刑峻法强力推行变法,也给原有社会造成巨大的裂痕,而随着商鞅的死去,原有旧贵族的没落,变法也内容也融进了秦国发展的血脉。
商鞅新法,之所以在商鞅死后,一直给沿用,主要相对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仁为核心,其实都不适用当时的统治者的利益,商鞅属于法家学派,强调以法治国,提倡耕战,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自然而然会受的后继统治者的喜赖。而且当时新的变法呈现了富民强国的奇效。
首先要弄明白商鞅变法前的情况,当时正出于周朝末期的战国时期,当时秦朝很弱小,国库空虚,土地都掌握在大奴隶主手里,还经常受到周围国家的攻打和蚕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继位的秦孝公下令招贤,以变使秦国富强起来,这时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都是年轻人,一拍即合,无论是人还是提出的方法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所以任商鞅为左庶长,由他主持变法!
后来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继位的秦惠王听信了公子虔的话,认为商鞅打算谋反,本来商鞅变法时就拿当时身为太子的惠王开过刀,把他两个师傅的鼻子都削了,现在老账新账一起算,立马派人把商鞅抓了起来,还以谋反的极刑五马分尸对商鞅车裂而死!
虽然杀死了商鞅,但是商鞅变法的各种制度早已深入人心,国家变得富强了,军队战斗力也直线上升!所以秦惠王觉得商鞅我可以不用你的人,但你变法的制度和效果还是好的,所以延续了下来,这也为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我也来回答!
要弄清楚“商鞅死了,为什么新法继续推行”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出现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继位初期,土地狭小贫瘠、国库空虚、国民极度贫穷。秦孝公接任之后第一要务便是休战,变法图强,所谓变则强不变则亡。秦孝公求贤若渴,到处招贤纳士,于是商鞅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么第二个问题: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哪些变化呢?商鞅变法为了使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有力地打击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和旧的生产关系,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为压倒山东六国的一等强国,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商鞅给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会被车裂呢?因为公元前338年,变法强有力的支持者秦孝公去世了,秦惠文王继位。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陷害,没有了秦孝公那样的全权支持,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难能可贵的是,商鞅死后,变法并没有去贵族所愿废除,而是得到继续推行。究其原因,秦国因改革强大了,统治者一边享用着改革果实,一边为了平息既得利益者的怒气而把改革者五马分尸,中国历代改革者的命运大抵如此。虽然商鞅死了,但是新法商鞅变法确实使秦国发展壮大,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实力,且领先与众诸侯。秦朝的继任者对商鞅之法有着深刻认识,反对商鞅之法的权臣不过是秦王的踏脚石,结果了商鞅后就扔到了。商鞅变法涉及面之广、时间之长古今罕有。商鞅死时,变法最广大受益者还存活在世,他们是最大受益者,老百姓会坚决拥护新法。就像现在改革,老百姓积极支持一样,谁受益,谁维护。谁让多数人受益,多数人就会维护谁,古今不变,得民心者得天下。
历朝历代改革者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和不同阶层因变法而导致的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所有的封建社会的改革,其实根本上就是将随着时间推移而由下层民众中转移至上层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再分配回下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既得利益者必然是会直接损失极大的既得利益的,但这对最高统治者和下层民众来说却是好事。下层民众的生产力重新被解放,最高统治者一方面提高了收入,另一方面削弱了贵族和官宦势力的影响,从经济命脉上加强中央集权。
众所周知的是,大秦自商鞅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国治天下,由儒向法转变的过程中,利益受损的贵族和知识分子肯定是会受到损害,积压怨气的。而商鞅本是“卫鞅”,这就决定了他在秦国的地位只是一个“工具人”,进可改革强国,增加大秦实力。退可被最高统治者随手扔出去平息中间阶层的愤怒,妙不可言。
商鞅之死,从他开始推行改革就已经被决定了,毕竟在中户传统文化中,夺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改革一次性将除了最高统治者以外所有统治阶级的组分们得罪了个遍,商鞅不死谁死?
而商鞅的改革,这无疑是好东西,不论是对秦国整个国家来说,还是对最高统治者来说。因此,虽然商鞅被车裂了,他的“法”却没有停止推行。
《史记》中评价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称之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单从这个民众支持率来看,这就是商鞅死后新法能够继续在秦国推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一下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所处历史背景、新法的内容、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所处历史背景
秦国到了秦孝公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内部的困境,《韩非子》中记载为“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就是说一国之君没有了号召力,一国之兵没有了战斗力。外部的的忧患,来自于东边其他诸侯国的纷纷强大,比如相邻的魏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后,其他各诸侯国纷纷效仿,开始了兼并争霸之路。
此时处于西陲偏僻地带的秦国,因为农业发展的相对不发达、战斗力不强,不被东边的中原诸侯国放在眼里,常被三晋攻夺河西之地。以此态势发展,秦国如果不变法,在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的战国时代,就面临更加严重的国家危机。
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的内容,大体包括重农重兵、军功爵制、刑赏并用、重刑轻赏,通过这些内容,也可以看出秦国内部需要改革的根本所在:商鞅提出重农重兵,就是出于对秦国原有的农业管理不科学、国库不富裕、农户劳动不积极提出来的,他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先让农民吃饱饭,再让国家粮库充实起来。具体措施是,抑制经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鼓励大家庭分家单过,如果儿子结婚了还不分家,就要加重赋税额度。
军功爵制是针对原有贵族的世袭官禄提出来的。就是说当官没有终身制和世袭制了,普通士兵如果在战场上立了功,照样可以获得官位、奖励,比如在战场上能取敌方一名甲士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
刑赏并用是为了增强君王集权的威信度。“连坐”是商鞅发明的群众监督方法,将民众以“伍”“什”为单位进行管理,一人犯罪,其他各家也跟着倒霉。
还有实行的郡县制,就是把原来的宗室血缘式管理彻底消除,而是建立了效率更高的君王——郡——县——乡——里——村的层级管理系统,秦王发号施令,能非常快速地向下落实。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发展变化
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秦国战斗力猛然就上来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据不完全统计,秦国与其他六国交战65次,其中全胜达到了58次,斩首一百多万,攻取城池147座。人们提起秦国虎狼之师,都为之色变。
再一个是社会秩序大为好转,人们的法制观念大为增强。商鞅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旧规,就连太子的老师犯了罪,他也照常以法惩治,官方的公信力增强了,人们的犯罪成本增加了,社会秩序好到什么程度呢?司马迁称之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还有就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通过鼓励农户垦耕,解放生产力,推动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创立了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型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也是“家给人足”的关键因素。
从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变法对秦国的作用可以看出,新法的实施,符合秦国的发展需要,所以在秦孝公时代能够得以推行。虽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旧有贵族势力的阻挠,但随着变法的深入,原有一部分旧有势力,被变法中产生的新兴势力所代替,这些新兴势力是新法的受益者,必然会支持新法。
同时,新即位的秦惠文王虽然出于私怨和旧贵族的压力而杀死商鞅,但新君也不能无视变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秦惠文王也不可能废除已经运转良好的新法,而倒退到秦国的旧有制度中。
在商鞅变法之前,和中原大国比较起来,秦国仅仅是一个处在西方之地的蛮夷国家。
在地缘上来讲,秦国地处西北一隅之地,虽然也属于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但极具地域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独立发展过程中。
这种封闭与独立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而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最终都转化成了变法的趋势。
秦国地域广阔,不但有大量适于耕种却还没有开垦的土地,更有着中原诸侯国没有的战略纵深。秦国的农业经济非常落后,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秦国政治粗糙,宗法制一直不完备,贵族势力较中原诸国弱得多。秦国社会落后,戎狄习气严重,父子无别,男女混淆,民风彪悍,好勇斗狠。
秦国只有实行变法革新,才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壮大。
商鞅在秦国变法二十年,同秦国的旧势力积怨颇深。即使因商鞅变法得到利益的新势力,也并不感激商鞅,反而因为商鞅的法律过于苛刻,对商鞅也心存怨恨。
因此无论是损失利益的旧势力,还是既得利益的新势力,秦国上下到处是商鞅的敌人。只有秦孝公一人在庇护着商鞅。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
秦惠文王和公子虔在变法过程中或许是旧贵族利益的代表,但是当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秦国国力飞速发展之后,他们也看到了变法的好处。尤其是秦惠文王,他也愿意做一个强国的国君,而不愿意自己的国家积贫积弱。他上台之后,已经由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转化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从而使秦惠文王与新法的矛盾,转化为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转化为与商鞅的个人矛盾。他对商鞅切齿痛恨,却并不想在秦国恢复旧有的制度。
这个将商鞅在肉体上消灭的人,却成了将商鞅的灵魂发扬光大的人。
韩国高丽时期是什么朝代高丽的时间是(918年-139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
高丽的时间是(918年-139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
1、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
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3、南宋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 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中后期政府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公元1211年开始大举南侵进攻金朝。公元1218年灭西辽,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34年灭金。
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4、元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5、明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高丽王朝,又称为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地区建立的古代国家。918年,朝鲜半岛的小国泰封国国王弓裔的部下发动军事政变,拥戴将领王建登基,王氏高丽建国。
936年,王氏高丽合并新罗政权。
公元936年,王氏高丽出兵消灭后百济政权(后百济和百济是两个政权,百济已经被唐朝所灭。),统一了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地区。高丽王朝建国后,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朝、金朝、元朝和明朝等国家称臣,和中国的边疆和中原王朝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纳贡关系。
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存在于公元918年-公元1392年。
新罗末年,尚州甄萱建立后百济国。918年泰封部将王建杀弓裔自立,建立高丽国,定都开京。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代。
高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推翻弓裔,拥立王建为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
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11世纪中叶后以千里长城与辽、金为界。西北在12世纪的高丽睿宗时期达到鸭绿江沿岸,东北在高丽末年的恭愍王时期扩张到甲州(今朝鲜甲山郡)、吉州(今朝鲜吉州郡)一线。
高丽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
1392年,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而自立,建立朝鲜王朝,高丽王朝遂亡。
田吴炤(伏侯) 生平祖籍天门,生于荆州。1897年入两湖书院,因得张之洞、梁鼎芬赏识,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回国后充任湖北自强学堂教习。 1901年,任湖北学务处审定科帮办,同年底随罗振玉等赴日本考察教育。次年应乡试中举。1903年秋,任省城南路小学堂堂长。1905年随清廷五大廷出洋考察,回国后编有《欧美教育规则》,并著《考察教育意见书》,清廷赏以江宁候选道,任职于南京蚕桑学堂。1906年冬,以学部查学委员视学晋省。1908年10月,赴日本充任游日学生监督及使署参赞。 1911年任满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沔阻、广济两县知事,奉天交涉员。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统计课课长、职方司司长。
1. 田吴炤(伏侯)是一位中国东汉末年的名将和政治家。
2. 田吴炤出生于东汉末年,曾任豫州刺史和荡寇将军等职务,在汉末乱世中曾多次平乱,以其勇猛果敢、智谋过人而著称,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3. 田吴炤还曾与曹操交战,虽然未能获胜,但也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
后来,他被朝廷任命为卫尉,但不久便因与宦官争斗而被废黜,最终被迫自杀。
4. 总的来说,田吴炤是一位历史上有一定地位的重要人物,其生平经历丰富,其勇武才智也为后人所称道。
田吴炤,字伏侯,是明朝朱权时期的军事将领。他曾经在朱权领导下,与明朝的反对者李自成进行战斗。田吴炤身材高大,勇猛善战,曾领军攻破北京西城门,并在潼关大战中表现出色。后来,他因为与其他官员存在矛盾,被朝廷贬职。最终,田吴炤在明朝崩溃前不久去世。
祖籍湖北省江陵县。田吴炤为清末湖北省两湖书院高才生,受维新派教育之影响于1898年赴日留学两年,1902年乡试中举后,曾随清朝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及教育,1908年被派赴日本任留日学生监督及使馆参赞,1911年回国。后赴奉天省任交涉员,1915年秋调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职方司司长。
田吴炤(伏侯),字子绍,是中国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下是他的生平详细介绍:
田吴炤于唐昭宗天祐三年(908年)生于蜀地成都。他家境贫寒,但是自学成才,受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杨邦乂的赏识和栽培。后来,他独立起家,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五代时期,政治动荡,内忧外患,田吴炤曾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三朝效力。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官场中深得朝野上下的赏识和支持,曾担任过后唐宰相、后晋参知政事等要职,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加强军备建设,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稳定。
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田吴炤也是一位文学家,以其才华和学术造诣备受世人推崇。他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尤其以其笔法雄健豪放、形象生动形象著称。他的代表作有《暴雨》、《赤壁怀古》、《金山行》等。
田吴炤晚年,因功名心未心满意足,而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认为自己不能亲手为国家出力,于是病死于家中,享年59岁。
田吴炤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清代人。田伟后裔。字伏侯。两湖书院学生,光绪戊戌(1898年) 游学日本,乙巳 (1905年) 随考察政治大臣游历欧美,均以研究教育为务。后为留日学生监督,撰《说文二徐笺异》十四篇。北京图书馆藏日本正平间刻本《论语集解》 十卷,卷内有“有宋荆州田氏七万五千卷堂”、“荆州田氏藏书”、“景伟楼印”
民国藏书家。原名行照,一名潜,字伏侯,别字小纯、小蒪,号潜山,别署潜叟、郎庵,湖北荆州人。北宋藏书家田伟后裔。
田伟在北宋时任江陵尉,建藏书楼为“博古堂”,藏书之多,可补三馆之阙。黄庭坚曾有诗颂其“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伟之子田镐,编有家藏书目为《田氏书目》六卷(一记为三卷)。吴炤早年入两湖书院学习。光绪二十四年(1898)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回国后,出任湖北自强学堂教习,湖北学务处帮办。二十七年(1901)随罗振玉出访日本考察教育,三十一年(1905)随清廷五大臣端方、李盛铎等人游历欧美等国,考察政治,研究教育,特留心于西学新政。回国后即撰有《考察教育意见书》。三十四年(1908)在日担任留日学生监督并使署参赞,协助罗振玉在日访书,成就斐然。辛亥革命后,出任沔阳、广济县知事、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统计课课长、职方司司长等职。嗜藏书,在日期间,他遍游日本各书铺,并陆续购回一批流入东邦的古籍及日刻汉籍诊本近20种。王重民编《古籍善本书目提要》四书类有其所藏日本刻本《论语集解》10卷5册,今在北京图书馆。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五,著录有其旧写本元陈高撰《不系舟渔集》16卷。《中国书店卅年所收善本书目》有其明本《后汉书》120卷。其藏书处为“宋荆州田氏七万五千卷堂”、“移山堂”、“景伟楼”、“鼎楚室”、“后博古堂”等。藏书印有“景伟楼主人读书记”、“宋荆州田氏七万五千卷堂”、“荆州田氏藏书之印”、“荆州田氏藏书”、“景伟楼印”、“后博古堂所藏善本”、“潜山读本”、“潜山所得”、“田伟后裔”、“伏侯得之日本”、“潜叟秘籍”、“伏侯在东精力所聚”、“田潜之印”、“潜叟秘籍”、“七启庵”、“伏侯藏过”等。在乡居间,曾刊刻过《移山堂丛书》,收书仅《荆州记》。另刊刻有《广唐贤三味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著《说文二徐笺异》14篇。
1 田吴炤(伏侯)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
2 田吴炤(伏侯)原是一名御史,因为反对宦官专权而被废黜,后来被刘备任命为荆州刺史,负责治理荆州地区。
3 田吴炤(伏侯)在荆州时期,改善了当地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后来,在刘备北伐时,田吴炤(伏侯)也积极参战,为刘备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田吴炤(伏侯)是一位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在荆州时期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并且在刘备北伐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吴炤早年入两湖书院学习。
光绪二十四年(1898)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回国后,出任湖北自强学堂教习,湖北学务处帮办。二十七年(1901)随罗振玉出访日本考察教育,三十一年(1905)随清廷五大臣端方、李盛铎等人游历欧美等国,考察政治,研究教育,特留心于西学新政。回国后即撰有《考察教育意见书》。三十四年(1908)在日担任留日学生监督并使署参赞,协助罗振玉在日访书,成就斐然。辛亥革命后,出任沔阳、广济县知事、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
韩国闵氏名人闵泳翊(1860年—1914年),朝鲜王朝后期外戚权臣,闵妃集团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家。字子相、遇鸿,号芸楣、竹楣、园丁、千寻竹斋等,赐号礼庭(闵泳翊的雅号共有40多个,最常用的为芸楣),本贯骊兴。
他是闵台镐之子,后过继给闵升镐为嗣,颇得姑母闵妃宠爱,年方弱冠就大权在握。1881年负责组建朝鲜新军——别技军,壬午军乱后被派往欧美日本考察,甲申政变时被开化党攻击致重伤,1886年卷入第二次朝俄密约事件,1887年又告发了袁世凯的废君阴谋,随后流亡中国不返,仍通过与王室的电报往来对朝鲜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因经营红参贸易而致富。1896年后闵泳翊绝少过问政治,与中国书画家吴昌硕等人研究艺术,终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