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伏生藏书是怎么回事
- 三希堂藏书值得收藏吗
- 古代不同朝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别叫什么
- 藏书类型
- 古代称好书叫什么
1. 伏生藏书是一种古代的藏书方式。
2. 伏生藏书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书籍免受损坏和失窃,同时也是为了节约空间。
在伏生藏书中,书籍被放置在地下室或地窖等地方,以防止日晒、潮湿和虫蛀等因素对书籍的损害。
3. 伏生藏书的可以包括古代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伏生藏书的方式,我们可以保存和传承珍贵的古籍文化,使其能够流传至今。
同时,伏生藏书也提醒我们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确保后代能够继承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秦时伏生为博士官,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秦始皇焚书时,他将《尚书》等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定后回乡自求其书,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9篇。至汉文帝时,国家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竟然无人能应。闻他能治《尚书》,遂召前往,他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既以教于齐、鲁之间。西汉时,精通《尚书》者,多出其门下。撰有《尚书大传》,早佚,现存《尚书》28篇,相传由他传授而存。
伏生所藏的《尚书》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写成。他传授时则改用了汉代的隶书,后被称为“今文”。传说伏生还作《尚书大传》,但事实上是他去世后他学生张生、欧阳生以及后来的博士们编辑的。该书已佚。清陈寿祺著有辑本,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
三希堂藏书值得收藏吗三希堂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珍贵遗产,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其收藏的图书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这些藏书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还能够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三希堂藏书是值得收藏的,它们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学术研究的资源,还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
三希堂藏书是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其中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和书籍,包括古籍、善本、手抄本等。这些文献和书籍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或是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话,收藏三希堂藏书是非常值得的选择。
三希堂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这些藏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三希堂藏书的保存状况良好,经过专业保护和修复,确保了其长期保存和传承。因此,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收藏三希堂藏书都是非常值得的。
古代不同朝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别叫什么1、秦朝宫廷里就已经有保存文物古籍的金匮石室
2、汉室宫廷藏书的地方有天禄阁、石渠阁、麒麟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统治者都热心搜集图书,比较有名的就是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到其晚年,藏书已越七万卷。
4、隋朝宫廷藏书之所,以秘阁、观文殿和嘉则殿最为著名
5、唐朝初年,接收了隋代宫廷旧藏,建立了唐朝宫廷藏书。始设於唐中叶的集贤殿书院是从隋代掌管图集的秘书之职发展而来,形成了唐宫最重要的皇室藏处之一。开元五年(西元七一七年),唐玄宗命儒臣在乾元殿东厢缮写宫中所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以充实内府藏书。开元六年,改乾元殿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在东都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6、五代十国时,营建藏书楼更为普遍,并出现专门名称,如北有契丹王子耶律倍的“望海堂”,南有吴越暨齐物的“垂象楼”。佛道寺观藏书数量也很大,开始出现书院藏书阶段。
7、宋初的宫廷藏书,集中在原旧宫三馆。宋太宗御极之初,别建新三馆於左升龙门东北旧车辂书院原址上,太平兴国三年(西元九七八年),正式赐名为崇文院。在崇文院之东为昭文书库,南为集贤书库,西为史馆书库。宋代中央政府最主要藏书楼是集贤院、史馆和昭文馆,“三馆”的藏书达八万卷
8、位於元朝皇宫兴圣宫大殿兴圣殿西庑的奎章阁,是元代著名的皇家书室
9、明代的宫廷藏书,是承自宋、辽、金、元的宫廷藏书。明太祖定都南京,营建紫禁城时,即建立了文渊阁,接收了元代奎章阁、崇文阁等皇家书室的藏书。明成祖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紫禁城后,便在东华门内重建文渊阁,收藏来自南京文渊阁旧藏的珍本古籍。还有明一阁。
10、清朝,皇家藏书处就有内阁大库、国史馆、皇史、英武殿、方略馆、实录馆、会典馆、昭仁殿、五经萃室、藻堂等,又有“四库七阁”。私藏藏书楼多集中在江浙两省。
藏书类型有关藏书类型包括:书院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官府藏书。
藏书 cángshū
[collect books] 收藏图书
藏书 cángshū
[collection of books in a library] 收藏的图书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很多
我国古代藏书分为书院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和官府藏书四类。其中,官府藏书的历史最为悠久,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早的古代藏书体系,官府藏书因为有政府权力与国库资财的强力支持而藏书丰厚。
官府藏书的特点:一、历史悠久。商周的中央政府就设有藏书室,春秋时各诸侯国很早就建立起管理图书典籍的专门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可称之为地方政府藏书。
二、皇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直接参与其事。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征书,即汉武帝刘彻“开献书之路”始,至清乾隆为修《四库全书》而在全国大规模征书,大约有57位皇帝直接过问并参与了征书、藏书事宜。
三、历代官府藏书因有政府权力与国库资财的强力支持而藏书丰厚、设施完善。隋开皇三年(533)牛弘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奏请朝廷“猥发明诏,兼开购赏”,收集典籍“必须勅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并且规定,凡献出异本书一卷者,就赏赐一匹绢作为报酬,待朝廷校定缮写之后,仍将旧本归还原主,这种权力加赏赐的征书办法,不但当时取得明显效果,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朝廷征书大都采用在普遍诏谕,施加压力的同时,优赐、赏官予以酬谢的双管齐下原则,并基本形成定制。
四、官府藏书既网罗人才,又培养造就人才,推出一批学术成果。由于官府藏书地位显要,常作为中央决策的依据,教学和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抄写和印刷的底本,所以政府往往要集中一批当时学术界的权威和专门人才,以及一定数量的博士儒徒,加强对国家藏书的校勘、整理和编目工作。明代大本堂是培养太子和诸王的重要课堂,文渊阁也是礼部和翰林院选拔官员的“储才重地”,利用藏书进修结业后,升任皇朝重要职务或外放高位担当地方官。此时的国家藏书馆阁已成为培养和储备统治阶级高级人才的基地。
五、藏书纸墨精良,装帧豪华,建筑富丽堂皇,体现皇家气派。历代官藏要在全国范围内招集工书之士抄补秘书。写书用的各种材料也都由全国最著名产地提供。隋唐两代用不同颜色的琉璃、玛瑙、象牙制作书轴、书签,以区分书的上、中、下三品及经、史、子、集四库。至于藏书楼的建筑,更是地方私家藏书楼不可比及,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载,隋代观文殿不仅陈设珍丽,还设计有自启机器人,极为地精巧。
古代称好书叫什么古代称好书叫:
1、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2、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
3、经笥: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4、万卷:后人用“万卷”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5、五车: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
6、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堆满屋子,充满栋梁间;运送时让牛马负载,牛马都累出大汗。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7、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古时常用来代指书籍。
8、木牍: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缃帙,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插架,一种架子,也指置书于书架上,引申指藏书。
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