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冒言和谏言的区别
- 什么是言官
- 丞相是言官之首吗
- 科道言官什么意思
- 言官和谏官区别
- 建言和谏言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 言官和御史的区别
冒言是指冒昧、冒失之言,谏言表示直接劝说,不顾及他人感受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般指古代臣下向君主谏言,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随机性、甚至是不当言论,后者是准备充足,且目的明确有书面材料的言论。
例如古代明清时的都察院御使,俗称“言官”,就是专门向君主谏言的,可以指出皇帝的不当行为,施政的错处,还能纠察百官,有时还能“风闻言事”,他们以能够劝阻皇帝为能事,如果劝阻不了,以撞死在金銮殿上为荣,因此言官也称“谏官”,
什么是言官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他们的权力相对较大,在明朝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言官的具体职责是主谏议的官,也被称为谏官。他们可以听劾官员,将其拿送法司究问。
丞相是言官之首吗丞相是百官之长。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中文名
丞相
外文名
The prime minister
地位
一人之下(皇帝),万人之上
代表人物
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
设立年代
秦武王正式设丞相,西汉承袭
科道言官什么意思科道言官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主要负责监察官员的言行和政务。他们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以确保官员忠诚、廉洁和尽职。科道言官有权力检举贪污腐败、不法行为和政治失职等问题,并向皇帝报告。他们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政府的廉洁,保障人民的利益。科道言官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监督政府的运作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科道言官民心是是一种上报或者谏言的制度。
科道,指都察院六科绐事中及十五道监察御史。科道官品秩不高,大多为七品,不属高级文官,但其选官资格也与阁臣、九卿大体相同。明初科道官任用不拘资格,自宣德后期起,科道官选用越来越严格。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他们的权力相对较大,在明朝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言官的具体职责是主谏议的官,也被称为谏官。他们可以听劾官员,将其拿送法司究问。
言官和谏官区别言官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 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力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无可奈何。 所以这两种官员都是直接和皇帝打交道的,很多人时候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但是这两种官吏的人才选拔也非常的严格,对当时的朝廷体系也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是也有个别现象,监官陷害忠良的也是有发生。
建言和谏言的区别是什么意思建言,是提出建议对策,给决策部门作为参考的意思,现多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以提案的方式反映民心民意、提出有关建议的说法,也可用于社会组织或公民对政府提出建设性建议。
而谏言,则有规劝领导的意思,多用于古代言官或官员,规劝皇帝改变想法和做法所提的意见。现代社会己不再用此词了,己属于历史名词了。
言官和御史的区别第一是言者无罪权。前面我们说到,谏官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人无法完全避免犯错,而谏官也是人,也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如果因为说错话而被处罚,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直言敢谏的言官被淘汰,余下一帮溜须拍马的逢迎之徒,那么监察机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第二是风闻言事权。《清史稿·职官志》记载:
“(清)初沿明制,设都察院。天聪十年,……定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监察御史许风闻言事。给事中同。”
所谓的“风闻言事”,就是允许谏官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道听途说,就可以上奏纠参。无论是什么小道消息、街头巷闻、花边八卦,如果谏官本人认为有必要奏达天听,都可以大胆进言,即便最终证明传闻不实,谏官也不应为此受到处分。
这一制度极大地扩充了言官的监察能力。虽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官员滥用风闻言事权,挟私打击政治对手的情况,但若无这一制度保障,言路必将受到阻遏,官场的许多阴暗面,也失去了曝白于日光之下的机会。
另外,古代官员想要升迁,最关键的是要得到皇帝的赏识。对京中那些品秩比较低的科道官而言,平常基本没有觐见皇帝的资格,那么上奏言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向皇帝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也鼓励谏官多写奏折,多向朝廷揭发官场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二是谏官言谏系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