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非洲撒哈拉沙漠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 世界各民族更迭史
- 非洲气候和自然带呈现的特征属于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 古埃及文明历史讲解
- 非洲昼夜时间
(1)自然原因 撒哈拉的季风雨的异常使撒哈拉地区的降水量变少,而撒哈拉处于热带,太阳辐射很强,蒸发量很大,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2)人为原因 撒哈拉原来气候条件好,人们过度开垦,砍伐树木,破坏植被,使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世界各民族更迭史你好,世界各民族的更迭史,是指在全球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之间的迁徙、扩张、征服、融合等历史事件所形成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这个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和冲突,影响着全球各地区的历史进程。
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古代时期的亚述、巴比伦、波斯、埃及、希腊、罗马、中国、印度等古代文明;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欧洲各国的王国和帝国等;近代时期的欧洲殖民主义、美洲原住民的遭遇、非洲大陆的殖民和解放、中东地区的战争等等。这些事件构成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其中就有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列如下蒙古族的大元王朝,满族人的大清帝国
非洲气候和自然带呈现的特征属于什么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非洲自然带 是关于赤道对称分布的.自然带基本是沿着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
古埃及文明历史讲解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古埃及的深度解析:
1. 历史背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在尼罗河流域,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埃及曾经经历了多个时期,包括早玄武岩时期、早王朝时期、中王朝时期、新王朝时期等。在这些时期中,古埃及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和文化体系,并留下了众多著名的文物和建筑。
2. 政治制度: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为专制制度,由法老领导全国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法老被视为神圣的存在。古埃及社会分为上层贵族、中产阶级和下层民众,其中贵族享有高额的特权和优待。
3. 宗教信仰: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主要围绕着太阳神和死后的生命延续展开。古埃及人相信,在死后可以转生到另一个世界,因此他们会进行精心的坟墓建设和陪葬品布置。古埃及还有许多神话传说和各种崇拜物象,如金字塔、斗牛等。
4. 文化遗产:古埃及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括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图坦卡蒙墓等众多著名建筑和文物。此外,古埃及还发展了象形文字和纸草制造技术,这些都成为后来文明的重要基础。
5. 经济生活:古埃及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社会,尼罗河流域的灌溉系统和肥沃的土地支撑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古埃及还发展了手工业和贸易,出口物品主要包括棉花、亚麻、香料、金属制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古埃及的深度解析还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艺术、科学、医学等,这里只是对古埃及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古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今中东地区),横跨亚非两洲,其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地区。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距今约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城邦进而形成国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约公元前5450年),终止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
5150年前(约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完成统一,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大一统国家,其朝代延续并更迭长达三千年之久,一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时期,共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含0至第32王朝)
非洲昼夜时间非洲昼夜长短是跟太阳直射点有关的,且跟纬度有关,同一纬度的昼夜长短是一样的,但跟经度无关。
比如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昼夜总是平分的(即白天6:00-18:00),无论是哪个季节都是不一样的。非洲跨越纬度大,即使同一个季节也不同的
现在,中国北京的当地时间是2019年12月8日 20:33:58,则非洲的当地时间是2019年12月8日 15:33:58。
因为中国北京是东八区时区,非洲是东三区时区,非洲比中国北京慢5小时,所以中国北京的当地时间是2019年12月8日20:33:58,而非洲的当地时间是2019年12月8日15:33:58。
扩展资料:
一、中国时区
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实际上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共分五个时区: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昼夜长短是跟太阳直射点有关的,且跟纬度有关,同一纬度的昼夜长短是一样的,但跟经度无关。
比如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昼夜总是平分的(即白天6:00-18:00),无论是哪个季节。
但由于非洲所跨纬度很大,所以即使在同个季节,处于不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也不同,你可以通过(4)所介绍的方法大概地估计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⑴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即日出时刻为6:00.
⑵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越往南,纬度越低,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
⑶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越往南,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⑴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⑵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⑶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夜最长.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夜渐长;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夜渐短.
⑷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昼最长,夜最短.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长,夜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短,夜渐长.
⑸北半球各地,春秋分昼夜平分.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半年内,昼长夜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年内,昼短夜长.
⑹南半球各地,春秋分昼夜平分.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半年内,昼短夜长;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年内,昼长夜短.
3.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
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
4.计算方法
因为沿地表任一点所在纬线圈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即每跨经度15°,历时1小时,
故某地昼长=该地昼弧所跨经度数/15 (单位:小时).
昼弧是指在某个时刻被太阳照亮的那一部分。
可以想象拿着手电筒照一个地球仪,对准的地方就是太阳直射点(活动规律参看3)。
如果你要计算地球上某个位置的昼夜长短,先找到其所在的纬度圈,然后该纬度圈被手电筒照亮的部分所跨的经度是多少。
假设照亮的部分所跨经度为90度,则白昼时间为(90/15=6)小时。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正午永远是12:00,
故可知该地的日出时间是12-(6/2)=9点,日落时间为12+(6/2)=15点
假设某地所在纬度圈全部在光照下,这时该地就出现了所谓的“极昼”现象,因为白昼时间是360/15=24小时,即整天都是白天。
反之,若该地所在纬度圈全部不在光照下,则出现“极夜”现象,因为白昼时间是0/15=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