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牛肉发展史 古代哪朝的菜系最多

目录导航:

  1. 潮汕牛肉发展史
  2. 八大菜系鼻祖
  3. 东北菜是什么菜系
  4. 东北菜是属于什么菜系
  5. 鲁菜传承多少年
潮汕牛肉发展史

在清末及民国初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老市区、潮汕地区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是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中山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既现在汕头小公园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潮汕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汕尾乃至潮汕美食美名远扬,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牛肉丸著称。

聪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引进“移植”过来。但潮汕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客家牛肉丸的制法照搬过来,而是扬其长、避其短,想方设法做出潮汕牛肉丸的特色来。

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九,是用菜刀的刀背,而潮汕人改用两根特制的铁棒,每根约重1.5公斤,横截面呈方形或三角形。将牛肉顺着肉纹切成条,放在砧板上。手执两把大铁棒,左右开弓,反复捶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

潮汕牛肉火锅,可谓火锅中的一品例外。潮汕先民在沿海湿热的气候中,悟出重油重盐不利于健康的道理,所以在烹制火锅时,也仅以牛骨和白萝卜炊煮汤底,不见一星辣麻花椒。

涮烫时相较其他火锅也更讲究,总是遵循「吃丸子—涮肉—喝汤—涮肉—涮蔬菜—下粿条」这样的次序。

国人吃牛的历史

《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也就是说,诸侯以下的身份,均无法食用牛肉,可见牛肉地位之高贵。

《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均记载了一次丰盛的筵席: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牛肉排在前列,其贵重程度可见一斑。

西周时《礼记·王制》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两千年前,汉律对杀牛者的惩罚更加严厉,杀牛者诛,替牛偿命,哪怕是牛的主人。

到了隋唐时期,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在宋朝,不是正当防卫的情况下,杀死他人的牛,要处以「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

明清时期则规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清朝对吃牛肉者惩罚非常严格,皇宫菜肴也明确规定不能有牛肉。

中华文明建立在农业之上,牛耕文化是古代农业及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古人如果吃了牛肉,会受到惩罚,那么耕牛老了怎么办?古人在何种情形下才能吃上一口珍贵的牛肉呢?

唐宋时期,除非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所有牛不管老弱病残,一律都在禁杀之列。

根据资料记载,如果耕牛老了,已经干不了活了,需要向官方申报,之后才可以屠杀。不过,牛主人只能留下牛肉,其他的如骨头、牛皮等是重要的生产物资,还要上交给官府,进行备案。

对耕牛的保护和牛肉入馔的严格控制,直到清末才随着政治经济环境放松。民国建立之后,新思想涌入,人们才开始较为自由地吃牛肉。

据说潮汕牛肉火锅中,最重要的食材「潮汕牛肉丸」是由客家人所创。客家人和潮州人族群相邻,客家人居住在山上,多倚靠黄牛和水牛进行田间生产运输。

最早的肉丸被称作「肉饼」,皆因客家人劳作辛苦,口味重,刀工也粗,老的被淘汰的耕牛,肉质干瘪,大致剁来便蒸。

时至今日,饲料的种植生产技术提高,加上优选优育,肉牛出栏率得到很大提升,所以潮汕牛肉火锅的市场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潮汕人何以「脍不厌细」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土地面积占广东省的5.8%,而人口却占全省总人口的14.15%,人口稠密。

据记载,潮汕地区的先祖是夏周时期的闽族,秦汉以来因为政治活动,大量中原人南迁。在唐宋以前,潮汕都还是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自唐后期起,受两次南下移民浪潮的影响,这种局面得到缓解。

南宋时期,由于战乱,众多皇亲贵胄、王侯将相一路南逃至此,时人称:「初入五岭,首称一潮,土俗熙熙,有广南福建之语。」

进入清朝中叶以后,又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潮汕民谚有「县县有客,单澄海一县无客」一说,是指潮汕各县除了澄海,都有少量客家人。

潮汕地区文化特色被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涌入的大量人口赋予了鲜明的特征,同时又在共同的地理条件和饮食习俗下有所兼并、调和及趋同。

虽然潮汕气候温暖湿润,利于万物生长,但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经常遭遇风暴袭击,对牲畜农作物的养殖考验较多。

人多地少及不稳定的灾害,促使百姓通过精耕细作,去试图解决土地资源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故潮人逐渐养成了「精细」为主的精神内涵。

无论是手工业、农业、商业,还是艺术和饮食,都有深刻的「精细」烙印。而潮汕受韩愈等大名士影响深远,尊重儒学,办学勤勉,故又继续形成了「精而不奸」的社会性格。

轻巧之间出真味

广东菜三大菜系之一的潮汕菜,有数千年的历史。潮汕人喜爱「鲜」味,一是新鲜,二为鲜味,特别强调以料本身取味,故潮汕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潮汕菜注重清淡、注重养生、注重原汁原味。全国许多菜系,崇尚浓厚滋味者居多,较少像潮汕美食这样以清淡为主。

然而,「清淡」一直都是古今大美食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清代美食家袁枚认为「味者宁淡毋咸」,而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著名美食家蔡澜,祖籍即为潮州。

潮汕海岸线长,又遍布江河水道。韩江、榕江、练江等21条河流交错纵横,总长7397公里,水库、山塘3000余座。除了临海以外,潮汕地区淡水养殖面积广阔,有近20万亩。

天然海水、淡水鱼获种类繁多,因地制宜、现捕现煮的美食,自然更追求鲜淡的简约原味。

著名潮学教授黄挺在《潮汕文化索源》中提到「晚唐以前,潮州属荒僻之地」。地处湿热的南方,人们少有喝烈酒的习惯,因而人人都有敏锐的味蕾,最能体味淡中的层次变化。

几支不同文化的人口流入,也将多种类型的烹饪方法引入。对当地有极大贡献的韩愈,自然也将中原民俗带到了潮州。而宋末皇室南逃,再一次把中原饮食风尚和方法传到岭南。

北宋以来,韩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使本区的生存环境日益改善,来自闽南的移民增多。潮谚有云:「潮州人,福建祖。」宋代名宦王大宝、明代学者薛侃、状元林大钦、兵部尚书翁万达,都是宋代由福建入潮的移民后裔。

从福建迁移到潮汕的百姓,将闽地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入潮,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

宋代以后,闽潮两地官员来往更加频繁,不少福建人到潮州做官,给潮州饮食带来闽南口味。潮人饮食受闽南影响较大,如重汤轻油、喜欢清淡等。清代淮扬菜通过商贸活动也有部分特色为潮菜所吸收。

传统潮菜以淡雅为特点,做法以水煮居多,有「锅子」「火锅」「打边炉」等吃法,不用细究是当地自古就有,还是从北方传入,受用广泛是最好的体现。

流动的盛宴

关于潮汕牛肉火锅的广泛流传和备受喜爱,很多民间人士及商业人士已有讨论。

重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冷链运输技术的进步,其二是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捧,其三是商人经营有术。越来越多的潮汕风物向外流传,并不是近期才显露端倪的。

事实上,潮汕人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带货」能力,这和他们身上的适应变通能力、进取开拓特质是密切相关的。

对当地影响深远的韩愈,由于上书《论佛骨表》,史称「韩愈谏佛」,导致宪宗震怒,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写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句子,但韩愈没有沉溺在背井离乡的悲戚感中,他反而迅速站稳脚跟,在潮州的8个月,治理水灾,兴建学堂,不为远离庙堂而颓丧,而在蛮荒之地栽下重教育的种子。

从此潮汕地区好学崇文之风尚开始形成,并且延续千年至今。

近代以来,汕头开埠,西方文化进入潮汕,潮汕人外出经商、过番谋生者众多。

而现如今,土地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张,很多潮汕人便外出务工和经商,有人称潮汕人是中国的「新犹太人」,每到一处地方,迅速适应环境,融入风土人情,就可以「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量走出去的潮汕人自然将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扩散到各地,而其健康清淡、鲜美精细的理念,遇到「营养过剩」的外地人是绝佳的补充,潮汕火锅店往往门庭若市。

因此,身边常听到人们争谈「匙柄」「三花趾」等潮汕火锅中的食材,也可知原因了。

八大菜系鼻祖

在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到了清代的时候,当时辣椒从南美经过印度,从西藏传入中国,首先引进辣椒的就是四川。清代中期的时候,川菜已经形成,到了清末就成为四大菜系之一了。鲁菜也属于京式菜系,因为鲁菜影响力大于北京菜系,所以往往用鲁菜代表京式菜系。苏式菜系绝大部分是在淮扬地区,所有苏式菜系也称为淮扬菜。于是就形成了京(鲁)、苏(淮扬)、广(粤)、川四大菜系。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因为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后来形成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苏、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所以说 八大菜系是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的。

其实八大菜系总共包括鲁菜、粤菜、川菜、湘菜、浙菜、徽菜、苏菜跟闽菜,而鲁菜就是这八大菜系之首了。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在清朝初年,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了清朝末年,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的鼻祖应该是鲁菜,鲁菜是宫廷菜的代表,像川菜现在火遍大江南北,但是讲究品质和质量还是鲁菜和淮扬菜。

东北菜是什么菜系

本土菜系

东北菜是东北地区的本土菜系,以汉人移民的烹饪技法为本,结合丰富的东北物产,吸纳满蒙朝等民族和外国的一些饮食元素,自成一系。

东北菜属于东北菜系。

是指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烹饪菜系,由鲁菜演化而来,而又因东北地区独特而统一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特色。

东北各地的饮食高度相似,但细分之下也有龙江菜、吉菜、辽菜等菜系的说法。 东北菜的特点是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色鲜味浓、酥烂香脆,烹调方法长于熘、爆、扒、炸、烧、蒸、炖、,以炖、酱、烤为主要特点。代表菜品有锅包肉、白肉血肠、东北乱炖、溜肉段、地三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扒熊掌、拔丝地瓜、酱骨架,杀猪菜等等。东北人喜好吃的酸菜和用蔬菜蘸大酱的蘸酱菜也是东北饮食区别于其他菜系的一大特点。

东北菜是东北菜系,有锅包肉,熘肉段 ,粘豆包,干豆腐尖椒,铁锅炖大鹅,地三鲜,酸菜饺子,拔丝地瓜,干不愣炒肉,还有杀猪菜

东北菜是属于什么菜系

东北菜属于东北菜系。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甚至被称为“第九大菜系”。东北菜的形成过程也融合了一些中国其他菜系和汉族饮食的特点。

东北菜是东北地区的本土菜系。

以汉人移民的烹饪技法为本,结合丰富的东北物产,吸纳满蒙朝等民族和外国的一些饮食元素,自成一系。

东北菜的特点是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色鲜味浓、酥烂香脆,烹调方法长于炒、熘、扒、蒸、炖、炸、红烧。东北菜讲究吃得豪爽、吃得过瘾,色泽鲜明,善于运用优质应季食材,借助葱姜蒜等提味,用酱油等提色。

东北菜的常见菜品有锅包肉、熘肉段、酱骨架、地三鲜、白肉血肠、雪衣豆沙、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酸菜白肉、东北乱炖、扒三白、赛熊掌、杀猪菜等等。东北酸菜和蘸酱菜也是东北饮食区别于其他菜系的一大特点。

鲁菜传承多少年

鲁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经过每朝每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逐渐形成了具有齐鲁地方风味的鲁菜菜系,担负着中国传统烹饪传承的重任。

那么,在鲁菜文化中,鲁菜发展史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牛、羊、猪为主料,还善于制作家禽、野味和海鲜。对当时的烹饪要求及风尚嗜好,有许多文字记载。在西周、秦汉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和齐国都城临淄,都是相当繁华的城市,饮食行业盛极一时,名厨辈出。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在得志前就是一个高明的厨师。《礼记》一书对膳、食、饮、烩、脯、羹、珍等,从原料搭配、烹调方法到调味要求,都做了专门的记述。

《礼记?内则》称“调和方法,因料而用;五味之用,因时而易”。对调味的要求是“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礼记》已基本概述了烹、煮、烤、烩、炮等多种烹调方法和要求。由此可见,史料中关于烹饪理论的论述,有许多是来自齐鲁之邦的,它们在这些地区广为流传,相沿成习,从而奠定了鲁菜系的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鲁菜演进较快。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方法,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提到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的烹饪方法,以及“盐、豉、醋、酱、酒、蜜、椒”等调味方法,仍在鲁菜乃至中国菜中广为运用。书中还记述了一些名菜的制作方法,蜚声中外的烤鸭、烤乳猪,在当时已在这个地区广为流传。

《齐民要术》中有关烹饪的论述,对鲁菜和整个中国菜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经隋、唐、宋、金各代的提高和锤炼,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到了元、明、清时期,鲁菜保持古朴的情韵,学习了其他菜系的长处,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鲁菜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馐,并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广为采用。

至近代,为适应多种需要,厨师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巧运匠心,竞相献艺,不断烹制新菜,改进研制了不少采用多种原料配置、运用多种加工技法、兼备多种口味特色、讲究多种艺术造型的新菜品,使鲁菜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向着加工更精细、造型更美观以及科学配膳方向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