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古代饥荒多久一次
- 古代出现大旱最长的时间
- 古代为什么经常大旱三年不下雨
- 全国有多少个干旱地区
- 中国干旱最严重的是哪年
古代饥荒大约每十年一次
根植于中国农民骨子里的农耕经验,让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的旱灾,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也是一个农业旱国。中国近代(1840-1949)发生的旱灾有9次。每一次大型旱灾都要持续两年以上,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十年就要重演一次。在农民的农耕经验中,几乎一大半,都是对于旱灾的恐惧。
1876这一年,山西的农民还在苦等天降甘露,可是他们等待来的,只有遮天蔽日的蝗群,以及越发干枯的土地。
古代出现大旱最长的时间崇祯大旱
崇祯大旱指发生在1637~1643年间的一场特大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
古代为什么经常大旱三年不下雨两种观点,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但作为艺术一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所以有了第二种说法。
1、有的,太早的不清楚,但康熙年间甘肃曾四年大旱。但所谓大旱也不是一点雨都没下。
2、没有的事,那是电视里瞎说的。古时候因为水利系统不如现在,全靠天吃饭,很容易就有旱灾。
全国有多少个干旱地区全国干旱城市有郑州、济南、大同、太原、石家庄、天津、北京及内蒙古、西北、西南地区,11地区都是比较干旱的,至于着些地方为什么会干旱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的。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干旱城市有郑州、济南、大同、太原、石家庄、天津、北京及内蒙古、西北、西南地区。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我国气象干旱发生频繁。东北的西南部、黄淮海地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四川南部等地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云南北部等地达60%~80%;我国其余大部地区不足40%;东北中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年干旱发生频率较低,一般小于20%。由于降水不均,每个季节都有一些地方发生干旱。全国各地皆以冬春旱或春旱发生的机会最多,持续时间最长。
通常将年降水量小于200(或250)毫米的地区划为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或250)——500毫米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区。用这种降水量指标衡量,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大陆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总面积约为4800万平方公里,占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遍及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区的面积约为280万平方公里,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的面积约为21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西起西北国界,东达大兴安岭西麓,大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的965个县,其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有耕地约7.7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占65%,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的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99.7%的耕地都是旱地。而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的83%又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所以干旱是西北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灾害。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农业气候的主要特征,一是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多,农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大。二是热量条件较好,可使农作物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物质的累积。三是降水量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匀,农业干旱频率高,农作物产量较低。
面积辽阔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不仅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而且在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以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的西部17个州,提供给这个国家80%以上的农牧业产品;苏联中亚干旱和半干旱区,近年来提供全苏45%的商品粮;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农牧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是小麦、玉米、棉花和杂粮以及畜产品的生产基地。西北内陆干旱平原,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其外围有高山环绕,山区有较大而稳定的降水,每年通过428条大小内陆河流,为山前平原提供约787亿立方米的出山径流量,形成许多串珠状的灌溉绿洲,很适宜发展瓜果、甜菜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气候干旱的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南北的绿洲,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糖、油、肉、瓜果的集中产区,河西走廊每年给甘肃提供的商品粮占这个省的70%以上。
中国干旱最严重的是哪年夏代末年(约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大旱,“伊洛竭而夏亡”。
商朝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约前1766—1760年),连续七年大旱,河干井枯,赤地千里,民无死所,白骨遍野。
周朝自宣王末年到幽王初年(约前803—780年)大旱灾与大地震直接加速了西周的衰亡。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史载“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
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大旱,造成江、汉、河、洛皆竭。
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发饥荒,人相食。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史载“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元朝天历元年(1328年)至至顺元年(1330年),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连年大旱,饥民相食。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此后陕北连年大旱,流民激增,终于引发大起义,明朝统治也随之而终结。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全国13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年),华北大旱,“晋豫奇灾,居民死者百数十万”,史称“丁戊奇荒”。河南、山西受灾最重。史载:“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省535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
1942—1943年,中原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300万人。
1972年全国特大旱灾
全年受旱面积3069.93万公顷,其中北方的旱灾为建国以来所罕见。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 、吉林 、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先后出现春旱;入夏后,除黑龙江外,上述地区仍然少雨,形成春夏连旱,旱情日益严重,旱区有所扩大 ,甘肃出现夏旱。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之外,殊属罕见,但仅此一次,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中国灾情报告:1949-1995》公布的数字,即已造成千万人以上的人口损失
1959年,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
以河南省为例,从1958年12月到1959年5月,河南省的降水量仅为86.3毫米,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一个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10。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无水、麦田枯黄,一场冬、春、夏连旱给农业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此外,包括西北传统干旱省份在内,中国南方和北方的21个省份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
旱情在随后的两年内并没有得到缓解,到了1961年,河南全省的粮食产量比1955年下降了将近一半。当时,地处中原的河南还是一个粮食无法自给自足的地方。
从1959年起,黄河中下游普遍少雨,1960年黄河从山东范县至济南一度断流40多天,当时,干旱程度已为黄河流域范围内百年一遇的重旱。1961年,干旱的范围继续向南扩大到江淮平原。
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应该是公元1637-1643年的“崇祯大旱”。“崇祯大旱”持续时间之长(前后持续约7年)、受旱范围之大,为数百年所未见!当时我国南、北方共有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连旱达7年之久!以公元1640年的干旱最为严重。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逐渐增多,旱灾转变为“北涝南旱”。而在此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越发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