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需要避讳什么 古代避讳有哪三种字体

目录导航:

  1. 赵祯需要避讳什么
赵祯需要避讳什么

宋仁宗赵祯,必须避讳的有祯、贞、侦、征、旌等13个字

我国古代社会,对帝王将相或尊长不敢直接称其名,或者有许多字不能直接写出,此即谓之“避讳”。

古代社会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之说

避讳起源于周、行于秦汉,盛于唐宋,驰于元,复又严于明清,废于民国。

历代王朝的避讳制度或密或驰,避讳禁令或严或宽,依据不同王朝的政治需要,各有其独自的特点。

宋仁宗赵祯,必须避讳的有祯、贞、侦、征、旌等13个字

我国古代社会,对帝王将相或尊长不敢直接称其名,或者有许多字不能直接写出,此即谓之“避讳”。

古代社会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之说

避讳起源于周、行于秦汉,盛于唐宋,驰于元,复又严于明清,废于民国。

历代王朝的避讳制度或密或驰,避讳禁令或严或宽,依据不同王朝的政治需要,各有其独自的特点。

根据文献记载,夏、商无讳名。西周是避讳的滥觞时期。

《礼记·檀弓下》说:人“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也。”说明西周开始讳死者之名,生者不讳。

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提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

秦始皇第一次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避讳。秦始皇名“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改称端月。

这种读正月之“正”音为“征”的习俗,一直保持了下来。

汉朝继承了秦代的避讳制度,而且更加严格和完善。

汉朝封建统治者在文书中为了避帝讳而改地名,如避文帝刘恒名讳,改恒山为常山……。

汉代的文书避讳不仅沿袭了秦的避国讳制度,最突出的一点是发展出了避家讳。

即文人们对祖先和父辈的避讳,如《史记》以讳司马谈而改赵谈为赵同等,《淮南子》一书因讳淮南历王长,长一律改为修,寿县出土的汉镜“长相思”作“修相思”,等等。

唐代国讳被正式写入法律,从而使其法典化。《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上书若奏事,皆须避宗庙讳。

有误犯者,杖八十。若奏事口误及文书误犯者,各笞五十。

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宋代是避讳制度最为严格的一个朝代,统治者先后制定的《庆元条法事类》、《礼部韵略》都作了具体规定。

据《史讳举例》记载, 高宗赵构的名讳多达五十多个, 堪称“空前绝后之例”。

到光宗时须避讳的文字近三百个。

洪迈在《容斋随笔·帝王名讳》条中说: “本朝尚文之习太盛, 故礼官讨论, 每欲其多, 庙讳遂有五十字者。”

元朝建立之前已经与宋金有密切联系,避讳制度收到宋金影响,帝后皆不讳,是元朝讳法特点之一。

元朝文武大臣向皇帝报告事情的上奏文书中的避讳字样规定得非常严格。

有“表章回避字样”,但总体来说元朝讳制疏于各朝。

明朝初年,讳法甚疏;万历以后,避讳之法稍密。

明天启、崇祯年间,避讳逐步严格,“崇祯三年,奉旨颁行天下。

避太祖、成祖庙讳及孝武世穆神光喜七庙讳,正依唐人之式。”

但明朝忌讳甚严,忌讳“则”、“生”、“光”、“法坤”、“有道”等等,《廿二史劄记》引《闻中今古录》记载,“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帝览之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

光则恭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斩之。礼臣大懼,因请降表式,帝乃自为文播天下。

清朝初帝名音译无定字,故不讳。入关以后,康熙帝汉名玄烨,始行避讳之法,雍乾之世极严。犯讳者治罪,重至杀头。据统计,清朝初期大兴的文字狱案件中,因避讳而起者约占十之三四。

辛亥革命爆发,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要革除教科书中‘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至此,中国文书避讳制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