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不由帅是成语吗 古代戍边的是将军吗吗

目录导航:

  1. 将在外不由帅是成语吗
  2. 杨延昭不是民族英雄吗
  3. 固原历史典故
  4. 秦国守边疆的有哪几个将领
  5. 出塞是爱国的诗吗
  6. 塞下曲其三中什么字写出戍边将士
将在外不由帅是成语吗

谢邀我来回答此问题,将在外不由帅是成语吗是有的,它是个成语,在古代为了不贻误战机,在重大战役决策时都由在外的将领自己决定。现实生活中这种类似的事情有很多,

不是个成语吧。但是有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好像是个成语。意思就是说,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者等待君主下令作战。

不是。与之相关的成语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意思是古时指大将在外带兵打仗可权宜行事,对国君或上司的某些不恰当的命令可以不执行。

将在外不由帅不是成语。这句话的原话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古代交通和通信设施落后,在外边戍边打仗的将领,有很大的权利,不必事事都向皇帝报告。

杨延昭不是民族英雄吗

是民族英雄

前言:杨家将的故事深入人心,这是因为他们忠义,在对抗外敌上前赴后继,用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出出感人腑腹的英雄传奇事故。

杨家将的故事从第一代杨业开始,至第二代代表人物杨延昭,到第三代人物代表杨宗宝,以及第四代人物代表杨文广。中间穿插着杨门女将。其一代一代英雄人物用他们的生命捍卫着国土的安全,舍生忘死的精神无不令人敬佩。这也是民族精神传承中的重要一环。正因如此,杨家将的故事才会经久不衰。

艺术中的杨家将故事是经过千百年来艺术家们的加工扩展而来的,因此其中的情节过程与真实历史上事迹会有差别。艺术本来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通过对情节的扩充,让人物的精神得到升华,这是艺术固有的特性。因此故事内容会更丰富,这无而厚非

。后人不必因为艺术形象中某些事件情况与原型有出入,就去否定原型人物的精神。而应该站在当时历史背景的角度地看待他们,这样才是历史唯物主义。

杨家将第二代代表人物.杨延昭

杨延昭其人

历史上真实的杨延昭生于公元958年,是著名抗辽将领杨业的大儿子。在杨家将小说中,他是第六子,被称为杨六郞。小说中,契丹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镇守着幽燕正北北向方,是辽国的克星。而当时镇守这里的,正是杨延昭,因此,他们把他称为杨六郞。

杨延昭自小就跟随着他的母亲佘赛花学习杨家武艺及兵法,并深得他父亲杨业的教导。因此,他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深通兵法要义,自幼就练就一身过人的军事本领。等他稍大一些,杨业每次上战场都带着他。他因此具有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后来逐步成长为十分有名的军事将领。

杨延昭自小就勤学军事和武艺

首次肩负重任

杨延昭具有内才,平素里并不多言,而是集中精力学习军事知识。公元976年,他18周岁,被提升为供奉官。不久后,他的父亲杨业攻打应州和朔州两个州镇,杨延昭首次以将领身份担任了先锋官。他不顾生死,在城下大战敌将,结果被乱箭射中了左臂。但他不顾疼痛,却越战越勇,结果攻克了城池。

因为此战中他立下大功,得到朝廷封赏,被任命为景州知州,后来改任江淮南都巡检使,调查当时农业歉收事情。不久后,调任崇仪使乃至知定远军。此时的杨延昭已被委以重任,如同是京师的使者一般。

杨延昭首次作战就负伤且立下大功

屡败辽军

公元999年,辽国侵扰边疆。当时杨延昭驻守逐城。这个城本来不大,城中兵少缺粮。此时辽国大军合围过来,辽国萧太后亲自督军作战。城中宋军人人害怕,军心不稳。杨延昭亲自召集城中所有壮丁登上城墙,给予他们兵甲器械守护城墙。当时气温很低,泼水成冰。于是,杨延昭令人往城墙外侧拨水,城墙顿时光滑坚固异常,这样辽军登不上城墙来。在守城壮丁的打击下,他们很快溃退而去。于是,城守住了。此战战功甚大,杨延昭被升为莫州刺史。

杨延昭打败辽军守城成功

当时,大将傅潜手握重兵,驻停中山这个地方。杨延昭与杨嗣和石普等多次请求傳潜增兵作战,但被拒绝。不久后傅潜犯了罪被撤,宋真宗皇帝召见杨延昭,询问他关于边关要务的许多问题。杨延昭对答如流。宋真宗非常高兴,称杨延昭有他父亲杨业的遗风,因此给了他赏赐,令他还是担任原职。

公元1000年,辽国大军攻打边疆,杨延昭奉令领兵对抗。他在羊山埋下精兵,趁辽军兵力空虚没有准备时,从北面猛攻辽军。辽国不敌,往羊山退却,此时宋军伏兵尽出,将辽军团团包围了起来。辽军惨败,将领被杀。杨延昭令人将辽国大将数人的人头割下,装在匣子里送上朝廷请功。不久后,他被升任本州团练使。宋真宗对杨延昭的忠诚心中清楚,他对宰相说:”朝廷中有许多嫉妒杨延昭,我尽量庇护他,才能让他安心地打仗杀敌。“

此后三年,杨延昭连续与辽国作战,朝廷给他连续增兵。因此,他打的仗规模越来越大。公元1004年,他上奏了皇帝但迟迟没有得到答复,认为战机不能再等,因此,率兵攻打辽国古城。此战最终大获全胜,俘虏大量辽军,名动一时。

杨延昭大败辽军

自然病死

艺术上的杨延昭死得十分精彩。小说描述,有一日散朝后,有人向八贤王报告说,有一只白老虎冲入集市人群。于是八贤王骑马前去,一箭把这只老虎给射杀了。不想这白虎正是杨延昭的化身,之后不久,杨延昭与八贤王双双死亡。当然,这只是小说的演绎。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延昭是怎样死的呢?

公元1005年,宋真宗因杨延昭戍边有功,给他升官为保州防御使,之后再调任升高一级,做高阳关的副都部署。杨延昭着力把精力用在对辽作战上,对内务并不关心,军中书信往来及拆状,都不身自处理,而只派身边小吏去处治。当时,有个叫周正的,经常被派往处理军中事务。这个周正是个奸诈小人,借机在军中作恶。后来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派人把周正处治了,并告诫了杨延昭。

公元1015年,杨延昭在军中因病去世,终年57岁。

杨延昭病逝后,宋真宗皇帝深感悲痛

结语

杨延昭作为杨家英雄的第二代人物的典型代表,虽然去世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带有传奇色彩,也不是影视作品中那样轰轰烈烈。但其一生都在出死入死,为保卫国土而拼死作战。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是中华民族意志和抵抗外敌伟大精神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他是值得后世人民学习的榜样。

他英勇善战,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奖赏时,他把奖品分发军中,让将士们分享。在出入排场上,没有当官的样子,像小兵一样行走。在作战上,他号令严明,且身先士卒。有功劳时,把功劳归于将士。守边20多年来,他深让辽军惧怕。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宋真宗十分惋惜,派人把他的灵柩送回他的故乡。他的故乡河朔一带的人们无不痛苦哀伤。朝廷在他去世后,其三个儿子全部被录用为官,而其亲随等人也都被录用。

笔者认为,杨延昭作为杨家将第二代人物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英勇忠贞的一生。他不惧生死勇敢作战,保护了边疆的安宁,为大宋后来几十年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他的事迹是真实的,虽然不象艺术形象那样被神化,但这正是常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最高境界,因此更值得后世人民学习。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许许多像杨延昭这样的英雄人物,不断地抵抗外族的侵略,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民族文明才不被中断。正因如此,杨延昭是十分伟大的英雄。

杨家将历史上并没有,自然不会有民族英雄这一称。

民族英雄:是指抗击外势力保家卫国的人,并且历史上确实有的人或大事件。

杨家将故事是后来写作改变的,虚构的。真实的历史上没有关于杨家将的事,也没有收复边疆的记录,虽然杨家将跟大辽打过仗,但是并没有彻底赶走大辽也没给予大辽重创。

是,但他是杨家将中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是杨继业的第六个儿子,柴郡主的驸马,小说中是这样写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不好说。

是民族英雄。

杨延昭(公元958至公元1014)是北宋名将杨业的长子,杨六郎是他的绰号,因为他骁勇善战,辽兵认为他是六郎星下凡。他在与辽军的作战中履历战功,威震山西河北。

固原历史典故

固原市区西南有座山叫白马山,据说是杨七郎白马战死沙场的地方。固原市头营镇西北边有个杨郎村,固原市区北边有个潘家堡子村,传说杨郎村驻扎的是杨家将队伍,固原有哪些历史故事|固原有什么历史故事,潘家堡子驻扎的是潘仁美队伍。

泾源县蒿店乡的三关口,传说是杨家将驻守的主要关口,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当年杨家将在此“威震三关,声闻四达”,现在三关口山上还建有杨七郎的庙宇。

三关口

固原州,古雍州域。夏商之间世居戎狄种落。其后内侵,周武王放逐泾北。泾北者,泾水之北也,正属兹境。”

大禹分九州的时候,固原属于雍州的地域,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顺便把西北的戎和狄这些部落征服,然后他们流放到固原的地方。所以,这里居住着戎、狄等游牧民族。

这里需要说一下,在远古时代(大概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眼中,整个天下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华夏人,或者叫诸夏,生活中原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

另一种是蛮夷人,与华夏人是相对立的,蛮夷与华夏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主要体现在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上。

而蛮夷人又根据方位来划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到了春秋时期,这里开始出现城邦朝那;

先秦时期,义渠、乌戎等大部落出现,后来秦昭王“巡幸北方”,灭了这些部落,设置北地郡,使这片地方成为大秦帝国的后方,是大秦帝国的粮草和马匹供应基地,为大秦帝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北伐成功,把固原这个地方从北地郡摘析出来,建立安定郡!这个举措相当重要,并且影响深远,因为它让固原这个地方开始以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而存在。后世的分分合合,基本也就在这个区域内增减。

固原“盖兼有泾邠陇会之地”!

明朝时期的三边总制府在固原设置,也是因为这句话!因为固原正好就在绥德、甘肃、宁夏、西安的中间位置!

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高平镇置原州,随后改郡属,这个“原”字作为固原名字的一半,在这里正式固定了下来!

固原的“乱”,从这里就开始了。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固原这个地方人口变得繁庶,战略位置变得十分重要!

一是和中原还有西域的联系越发紧密(丝绸之路、中西文明的交汇);

二是作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天然交汇处;

三是这里水草丰茂,地势平坦,十分适合放牧和种植粮食庄家;

这些因素使得固原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太平宇文周天和四年,原州城筑起来成为一个城池,并且置总管府;

隋朝大业初,废府,另外置平凉郡属之;到唐朝时期,又复属原州;

元稐中陷吐蕃;元载和杨炎(唐德宗时期)谋划收复未果,吐蕃部落“遂城故原州而屯”;

一直到几十年后的大中三年才收复固原。

北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建镇戎军;随后曹玮筑镇戎军城,周长九里二分,离现在的原州城区偏西不远;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被金攻陷,金升军为州;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立开城府以为安西王行都治;

明朝初年,降为县,属平凉府(史书上记载,原州城离张义堡三十里)

明朝时期的固原相当精彩。

大明洪武初年,固原地区属平凉右卫管辖。一开始,其实两地属于内地,因为那时候明军强悍,打得北元没有招架之功,哪里还有精力来骚扰,所以边患少。

设立大明北境九边重镇的时候,其中的延绥、宁夏、甘肃三镇衙门分别设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银川和甘肃张掖,俗称“三边”!在九边中又称“西三边”。而固原就在这三镇的中间,南倚崆峒,北视宁夏,东接榆林,西连甘肃,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关中的门户。

到了正统年以后,随着鞑靼小王子势大,西北边防形势渐趋紧张,鞑靼军经常绕过宁夏镇(银川)渡过黄河,走韦州道,沿清水河袭攻固原等地。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虏寇聚众经固原大举入侵平凉,一番掳掠;迫使明王朝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七月,下令兴工重修固原城;次年闰九月,迁平凉右卫所于固原城,设守御千户所,并在开城设开城守御千户所,以加强固原地区的防御能力。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鞑靼军攻破开城县,县治和千户所被迫迁往原州故地,即今固原市。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固原城的地址终于固定了下来,一直沿袭到了今天,成为固原的原州区!

次年,升千户所为固原卫。这时候,固原卫上隶陕西都司,下辖西安州(治在今海原县西安乡)、镇戎(治在今固原市七营乡境北)、平虏(治在今同心县预旺乡)三个守御千户所。成化五年(1469年),固原兵备佥事杨勉增筑固原城。

也就是从正统年间开始,固原实际上成为了“三边”的指挥中心般存在!

因为由于明初明太祖北伐失利,放弃了河套地,采取收缩防御的态势,使得虏寇占据了河套,让“三边终无宁日”。面对西北三镇各自为战的失败局面,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刑部主事张鼎起奏折称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戍边将领在抵御蒙古鞑靼、瓦剌时不相统一,各自为阵,有警不相救援,致使连番失败,损失惨重。

由此,觉得应该推举一员文武兼济的大臣总制三边,统一指挥三边人马,联合作战。就这样,一个“三边总制”的职位产生了。主要职能是统一指挥三镇军务。总制府设在固原。

固原也由隶属于平凉府的一个小县,一跃而为西北规格最高的军事重镇,成为西北军事指挥中心,直到明末。

第一任三边总制是著名的明朝名将王越。后来为了权衡西北镇守将领,这个职位屡有反复裁设,一直到自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起,三边总制始为定制,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改总制为总督,直至明亡。

西北三边总制由不定制变为定制,足见当时西北边患对明朝中央政府的严重威胁,也彰显了固原三边总制军事地位的重要。

从设立三边总制开始到明末的140多年里,先后有56名三边总制(总督)驻守固原。这些大员们都是文化很高的将领和文臣,他们给固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秦国守边疆的有哪几个将领

有蒙恬、王离、屠睢和赵陀

秦军守边彊的两大军团:长城军团和岭南军团。

长城军团。长城军团主要由蒙恬统帅,这支部队也是骁勇善战、功绩显赫。修筑长城,北击匈奴,退敌七百多里,使得匈奴数年之内不敢再犯。秦末,长城军团由王翦之孙王离统帅。

岭南军团。秦朝的岭南军团,可谓杂牌军,主要由军队、徭役、移民等成员组成,战斗力在四大军团中当排最次,数量约50万左右。最初的统帅是屠睢、赵佗为副将。

答秦国守边疆的将领有很多,比如蒙恬蒙毅兄弟,还有王剪父子和章邯等。秦国在国家成立初期只是一个西戎小国,当时秦国的范围就在今陕西甘肃西川宁夏等一小地带,秦国所处的地方均是苦寒贫瘠之地,所以历代秦国统治者都要以强大秦国为国策,秦国经过几十代秦国统治者都治理,终于统一了国家,建立了大一统多民族的强大秦帝国,所以帝国强大就要派名将去守边疆。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出塞是爱国的诗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不是,是边塞诗。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塞下曲其三中什么字写出戍边将士

(其三)中“ 逐”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 满”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守边将士不怕艰苦,英勇顽强的精神。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