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州和县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天下被分为哪十三洲

目录导航:

  1. 古代州和县有什么区别
  2. 《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个大洲分别是什么
  3. 西游记中有哪四个洲
  4. 三国演义五大部分详细概括
  5. 三国时候一共有几个州啊,孙权占那几州,曹操占哪几州
古代州和县有什么区别

州、府、县的区别为:指代不同、管辖面积不同、使用年代不同。

一、指代不同

1、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

2、府: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3、县: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

二、管辖面积不同

1、州:隋唐以后的一个州的面积,通常情况下,肯定大于一个县的面积、但远远小于一个省的面积。

2、府: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这是大名府的大小,东至山东东昌府冠县界四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界八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界二百八十里。

3、县:在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所以县都不打,根据计算,平遥县城的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多一点。

三、使用年代不同

1、州:州制是隋开皇三年启用的。

2、府:起源于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划。

3、县: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个大洲分别是什么

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四大部洲,是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位於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的咸海中,有四个大洲,称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

四大部洲分别是∶ 1.东胜身洲(东毘提诃)∶位於须弥山东方的咸海中,本洲的众生人身殊胜,因此以身胜为名。《长阿含经》卷十八说∶「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圆,像彼地形。」本洲有三事殊胜∶土地极广、极大、极妙。2.南赡部洲(南阎浮提)∶位於须弥山南方,此洲盛产阎浮树,又出产阎浮檀金。其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此洲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胜於其他三洲及诸天。3.西牛货洲(西瞿耶尼)∶位於须弥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宝做为货币而行买卖交易。其地形如满月,人面亦如满月,此洲有殊胜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4.北俱卢洲(北郁单越)∶位於须弥山北的咸海中,洲形四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北俱卢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是金银、琉璃、水晶所制成,并且为大众共同所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居民寿足千岁,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於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佛教认为世间无数,佛陀历经多劫的修行,从无限的时空中体验到世界众多得难以计算。如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一样,除了地球以外,虚空中还存在有许许多多的星球,是我们无法了解的。

西游记中有哪四个洲

在《西游记》中,天下被分为四大洲,分别为:

1.东洲:又称"东胜神洲",其上主要居住着神仙。含义为东方胜利的神奇之地。

2.西洲:又称"西牛贺洲",其上主要居住着牛魔王等妖魔。含义为西方邪恶之地。

3.南洲:又称"南赡部洲",其上主要居住着人类。含义为南方富饶之地。

4.北洲:又称"北俱芦洲",其上主要居住着寒冰之神。含义为北方严寒之地。

三国演义五大部分详细概括

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1、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2、董卓之乱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3、群雄逐鹿

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百姓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孙坚父子与刘备等人为著名的势力外,另外还有一些势力的崛起经过,更能呈现出乱世所发展出的不同模式。

首先是刘表,他就是典型的受专于刺史改州牧政策的地方统治者。刘表成为荆州牧,掌握荆州的军政大权。

他在乱世之中,先杀孙坚,后抗曹操,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力量,不过刘表过于保守多疑,宠信奸佞。他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后,曹操统一北方,开始南征,刘琮便举众投降。

接下来是刘焉、刘璋父子,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刺史改州牧的建议,而后主动申请赴任益州牧,到了该地后,一方面扫除地方势力,加强自身的统治;另一方面公然断绝益州与中央的联系,成为益州的一方之霸,他死后,由其子刘璋继承其位,最后由刘备所降服。

领兵的武将如韩遂、马腾等人,也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来源的一大途径。他们曾一再击败中央政府的军队,而声名大噪,不过后来发生内斗情况,最终被曹操所分化击败。

此外,民间出现了很多以宗教形式出现的武装集团,例如张角领导的黄巾贼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

另外还有一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间割据势力,那就是张鲁在汉中地区领导的五斗米道教众。凉洲枹罕的宋建则自立为河首平汉王。

4、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5、三国归晋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

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当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270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叛乱,直至279年方平定。

司马炎在此时先做好伐吴准备,他派羊祜守襄阳与孙吴名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

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演义分为以下5大部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三国时候一共有几个州啊,孙权占那几州,曹操占哪几州

东汉末年天下有十三州和一司,十三州分别为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一司为洛阳附近,称为司隶。

在樊城之战三个势力稳定后,

曹操势力独占司隶,并占天下九州半,十州分别为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还有荆州的一半。

东吴势力占有两州半,扬州、交州和荆州的一部分。

刘备实力占有一州多一点点,一州就是益州,还有荆州的一点点。

别看好像孙刘的一个州好像比曹操的几个州都大,实际上孙刘地盘很多地方都是荒芜之地,也没有人也没有田地,也没有士兵驻守,严格的讲孙吴的实际地盘也就在长江附近,刘备就更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天下早晚都是曹魏(晋)的,诸葛亮怎么打都打不过曹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