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君王帝皇四个有什么区别
-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夏周晋秦隋汉历史顺序
- 夏朝和夏商有什么关系
- 夏商的历史是从哪儿来的
皇帝:最高等级的,是秦朝之后天子的通称。
帝王:包括三皇五帝,夏商周天子,历代皇帝、藩属国国王,也包括战国时期正式称王的诸侯。
君王,君主:一致,与帝王范围相同。
国王:比皇帝低一级,包括秦之前的天子和称王的诸侯,也包括汉代之后的王爵。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
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这里所说的五千年是指从文字记载得知的从炎帝和黄帝诞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也是夏朝时候的人,而且还是开国皇帝。甲骨文是在距今大约四千年时期出现,而考古学家考证的那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却比甲骨文要早最少两千年时间,两千加四千,那么也就是说,在六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文字了,但是夏朝到现在才五千年的时间,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古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名。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股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
现在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最近在良渚发掘出京畿规模的古城了,其土龄在夏商周之上,先人早有记载:《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良渚就是虞朝都城!而且当时良渚文化的波及范围,谈不上小国寡民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的地方有浙江 江苏 安徽 江西范围也有30万以上公里。
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
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这里所说的五千年是指从文字记载得知的从炎帝和黄帝诞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也是夏朝时候的人,而且还是开国皇帝。甲骨文是在距今大约四千年时期出现,而考古学家考证的那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却比甲骨文要早最少两千年时间,两千加四千,那么也就是说,在六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文字了,但是夏朝到现在才五千年的时间,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古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名。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股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
现在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最近在良渚发掘出京畿规模的古城了,其土龄在夏商周之上,先人早有记载:《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良渚就是虞朝都城!而且当时良渚文化的波及范围,谈不上小国寡民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的地方有浙江 江苏 安徽 江西范围也有30万以上公里。
夏周晋秦隋汉历史顺序夏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传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夏,周,秦,汉,晋,隋。
1.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2.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西周自建国起共历11代12王,享国275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及战国。)
3.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国14年)始于嬴政,终于胡亥,共2帝。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4.汉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上承秦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5.晋朝(公元265—公元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国祚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
6.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这几个朝代顺序依次为:夏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
按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隋唐五代传!
夏朝和夏商有什么关系夏是起源于西部的华夏部落建立,商是起源于东部的东夷部落建立。这两大部落交替掌握了古代的中国政权,太昊-黄帝-夏-商-周-秦,随着秦汉,主要是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两大部落逐渐随之形成汉族,也包括其他部落,如蛮、越(粤)、狄、羌。
夏商的历史是从哪儿来的夏商周起源于豫西伊洛颖汝四河流域,出土的大型宫殿和类似于甲骨文的文字可以证明。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不按照套路出牌,努力继承自己父亲家产的启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而夏朝能够最终形成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禹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大禹就没有后来的夏朝。在夏朝之前并没有世袭制的传统,从来都是有能力者居上,面对泛滥成灾的黄河洪水,大禹改变了以往的策略,应用自然规律和有效的方式免除了天灾,带给了人们安稳的生活。按照以前的继承规则,有能力的人应该PK上岗,但是启不干了,洪灾是自己的父亲解除的,在治水的同时也统一了一些区域,而且还深得民心,坐拥这样的便利条件而不称霸,反而拱手相让,只有智商为负的人才会同意。于是启压下了所有人的统治欲,坦然的坐上了宝座。
都说富不过三代,特别是在美女云集、财富充盈的皇室中这句话简直就像自然规律一样灵验,就在夏朝的败家子夏桀逐渐把家产败光的同时商汤却在不断的笼络人心,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经过日日夜夜的坚持之后终于带着商朝走上了国之巅峰。商朝时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政治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奴隶制的至高点,并且还带领我们的祖先进入了青铜器时代,社会朝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只可惜这一切被商纣王给毁了。
而周朝就是一个历史事件比较丰富的朝代了,本来前面的皇帝就不太靠谱,终于有一个踏实肯干的宣王却急于求成,失了民心。由于当时的农业快速发展,各个诸侯国的实力也日益壮大,最后周幽王的一把火结束了西周的统治,之后就进入了东周。
夏商周起源于豫西伊洛颖汝四河流域,出土的大型宫殿和类似于甲骨文的文字可以证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不按照套路出牌,努力继承自己父亲家产的启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而夏朝能够最终形成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禹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大禹就没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