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女娲在天庭的地位
- 中华文明起源结构
- 为什么三皇五帝只有姓没有氏
- 三皇家指的是
- 神农氏为什么要多一个氏
女娲的地位时有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据说原因有三:
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
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血亲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
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中华文明起源结构中华文明代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缔造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物质、政治、精神的统一,不是一成不变,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华一词是中国与华夏二者的集合也可代指中国。
现在我们所普遍认知中华文明有很多源头,不再是单一的的中原一元一说,我们是由多个源头民族互相融合形成的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中华原始文明的出现是我们口口相传的上古三皇时期,三皇时期是我们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时期,三皇当时是指代表人物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皇霸篇》)后面还有很多没有被流传下来的人皇名号。
为什么三皇五帝只有姓没有氏在上古、远古低级文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代,男人没有姓、只有氏,氏:是男人统称、代称的象形、象征、象意代字符号、是代号。
远在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曾经出现过数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他们分别是“燧人、伏羲、神农”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由于他们曾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后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故而追封他们为“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没有历史传说的那么神秘,不过是华夏文明在原始部落时期,推选出来的部落大酋长。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出现,各方各派为了标榜本家学说的正统性,纷纷将此八位帝王级大酋长引入自己的学说。在学术氛围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三皇五帝的身份也开始水涨船高。连扫平六国,奠定华夏大一统的秦始皇,都要对三皇五帝心怀敬意,以“皇帝”二字给自己定尊号。
无论是史书考证,还是民间传闻,“三皇五帝”已是家喻户晓,然而大家是否留意过,平时称呼“三皇五帝”时,只有名而没有姓氏。那么三皇五帝到底有没有姓氏,若是有的话,他们的姓氏又是什么。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上古时期的姓氏起源说起。今天咱们说起姓名,往往由两部分组成,前边是姓氏,后面是名字,两者结合起来便是某个人的姓名。名字可以随便起,姓氏却不能,它必须与父祖保持一致,极少数也会跟随母亲的姓氏,无论跟谁姓,姓氏只有两个来源,或者是父系,或者是母系,没听说还有第三种情况。
姓氏一般分为两类,单姓和复姓。单姓是单个字姓氏,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复姓则是两个字的姓氏,比如独孤、慕容、令狐等等。现在这种姓氏文化大约有不到三千年的历史,差不多自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
在夏商周三朝,乃至更早的上古时代,华夏文明的姓氏文化十分复杂。一个人的完整姓名得有五六个字以上,因为它是由“姓、氏、名”三部分组成,姓是姓,氏是氏,名是名,三者各有不同的意义。
“姓”自产生以来,没有经过太大的变化,一个人生在哪个家族或者部落,便要以该家族部落的“姓”来给自己定称谓,它相当于某个家族和部落共同的代号。“氏”更像是地名,因为上古时期,伴随社会条件的发展,某个部落壮大起来以后,会有不同的分支,各部落为了区分自己的属地,便将自己的姓名中加上“氏”。“名”自然不用多说,一般根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怎么起都行。
以伏羲为例,他的全名应该叫做“风燧人伏羲”,“风”是他的姓,“燧人”是他的部落氏族,“伏羲”才是他的名字。其他三皇五帝成员,他们的姓与氏到底是什么?咱们继续往下说。
燧人是那位教会华夏民族“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那位先祖。他的全名是“风燧人允婼”,风是他的姓,燧人是他的部落氏族,允婼是他的名。允婼是位居三皇五帝之首,他带领族人建立起燧明国,大约是河南商丘一带。燧人允婼是位非常有作为的上古帝王,特别是发明“取火”,使得华夏文明从原始部落开始步入文明的时代。后来,他迎娶华胥氏为妻,所生的一双儿女更为有名,他们是伏羲和女娲。
伏羲,上文有所提及,他的全名是“风燧人伏羲”,是三皇之首燧人允婼的嫡长子,父子二人将“三皇五帝”占据两席之地,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伏羲在自己父亲燧人允婼的基础上,将燧人氏带向全新的文明,他创立出文字和婚嫁制度。文字的发明可谓是开启文明的钥匙,还提倡采取聘礼的婚嫁方式。所以,传统观念上认为华夏文明始于伏羲。
神农是尝百草的上古帝王,本姓“姜”,“神农”是他的部落氏族,“炎帝”才是他的名,所以他的全名叫“姜神农炎帝”。神农炎帝最大的事迹是联合皇帝打败蚩尤,共同创立华夏文明,合称炎黄子孙,同时他还是最早的医学药学家。
黄帝,作为五帝之首,是真正意义上华夏部落的先祖。他本姓“轩辕”或“姬”,“有熊氏”部落,名为“黄帝”,全名则是“轩辕有熊黄帝”。颛顼,是黄帝的嫡长孙,由于后来黄帝改姓为“姬”,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故为“高阳氏”,颛顼是他坐上部落首领的封号,他的本名叫“乾荒”,所以颛顼的真名应该是“姬高阳乾荒”。
帝喾,是皇帝的曾孙,祖父被封在高辛地,创立“高辛氏”,他的全名是“姬高辛俊”;尧,姓为伊祁,氏为唐,名为放勋,全名为“伊祁唐放勋”;舜的真名则是“姚妫重华”。以上便是三皇五帝的的姓、氏、名的考证,由于他们的全民太长,说起来又十分绕口,后人为了方便,故而只称他们的“姓氏名”其中的一部分,或者以他们的尊号相称。
三皇家指的是传说中的“三皇”是指伏羲、女娲、燧人氏;“五帝”是指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伏羲时代正是华夏民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传说伏羲长着人的头,蛇的身体,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他还发明了占卜八卦,创造了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伏羲还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由原来的女娶男转变为男娶女,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所以伏羲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传说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然后教大家用火把食物烹熟,结束了远古人类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后世奉为“火祖”。
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称他为燧人氏。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关于她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最早的传说就是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等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
所以伏羲、燧人氏、女娲就成为了三皇。
神农氏为什么要多一个氏司马贞的《三皇本纪》中记载:“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炎帝,长于姜水,火德王。”依此推测,神农氏是生活在姜水流域一个姜姓部落的首领,“姜”字的原意是牧羊人,可见,这个姜氏本是一个游牧或者半游牧的民族;“女”字底则表明这姓氏应该是源自古老的母系社会。
所以神农氏就多了一个姓氏,姜氏。